本书描绘对象,有社会名流、风云人物、业界翘楚、平民百姓和法网中人,堪称一幅世间众生相。他们的人生,轨迹各异,姿态独具,或绚烂辉煌,或神秘奇特,或曲折坎坷,或灰暗悲凉,或荒诞不经……且往往一念之间注定,偶然之中铸就,令人深感造化弄人、命运无常!探寻其足迹,感知其内心,品咂其人生,也许能给迷惘者以启迪、给感伤者以慰藉、给郁闷者以愉悦,甚或可助前行者少走弯路、少留遗憾。这组人物群像,也生动折射广东一段历史时期的风云激荡,形象诠释广东敢为人先的基因传承,真实记录个别逆时代潮流者溅起的些许浪花。
今天重温这些写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人物通讯,会有许多新发现,它们具有新闻的典型性、文学的故事性、社会学的文献性,记录了时代变迁中一张张鲜活而独特的面孔。试问读者:假如有一天,您成了新闻人物,希望记者的生花妙笔如何刻画您?展示~佳形象、留下精彩记录,大概人同此心吧。可如今是自媒体时代,“业余记者”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任何人稍有闪失,就可能“自投罗网”,触发负面舆情,损害自身形象,乃至毁了一世名节。有人说:勇者,脚下都是路;智者,知道走哪条路。但踏雪留痕、走石有印,无论您走哪条路,做勇者还是智者,都会留下您不同于他人的人生足迹。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已及知天命之年。惜别二十年记者生涯,亦已匆匆十载。回眸发表于报刊的拙作,大多为信息碎片和应景文字,仅存于恍惚之间,如云烟过眼,难再忆起;唯当年游走于笔端的一个个鲜活人物,仿似惊鸿一瞥,不时穿越时空,回荡脑海,驱使笔者汇编成书。
本书所记众生,有社会名流、俊杰奇才,也有平民百姓、法网中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各异,姿态万千,或辉煌绚烂,或神秘奇特,或曲折坎坷,或灰暗悲凉,或荒诞不经……且往往一念之间诱发,偶然之中铸就,令人深感造化弄人、命运无常!探寻其足迹,感知其内心,品咂其人生,也许能给迷惘者以启迪、给感伤者以慰藉、给郁闷者以愉悦,甚或可助前行者少走弯路、少留遗憾。
有人说:勇者,脚下都是路;智者,知道走哪条路。但踏雪留痕、走石有印,无论你走哪条路,做勇者还是智者,都会留下你不同于他人的人生足迹。
这足迹,就无声地印在你的脚底板下。愿或不愿,它就在那里;留或不留,它也在那里;美或不美,它还在那里。正如拙作《脚底板》所言:“它是你年华的见证,它在公正地书写你的人生。”年华易逝,人生苦短;情怀可以不老,思考当伴终生。有些感悟,需要阅历来积淀;有些体验,需要细节来延续。编此小书,既梳理体悟,亦警策余生,若还能给读者些许笑谈,当浮一大白矣!
曾胜泉,男,1965年3月生于广东兴宁,1986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系。现任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曾任羊城晚报主任记者、广东省互联网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有13篇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被知名报人、羊城晚报原总编辑微音称为“批评专家”。率先在国内提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黄金两小时法则”,执笔起草广东省《突发事件新闻处理办法》《党委建立新闻发言入制度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经常应邀到党政部门、党校高校、新闻媒体、国有企业授课,获赞“生动实用”。
第一辑 理想光谱
残疾农民克顽症 山村建起大医院
不育丈夫自脱帽 送子观音美名扬
农家学子勤为径 越过硕士读博士
身处逆境不失志 智慧擎起最高楼
发明世界计时钟 一钟能知天下时
阴差阳错改行当 抢救国宝乐陶陶
呕心沥血办实事 为官百曰功德存
为民谋利敢担当 心底无私天地宽
山寨菇王知恩报 点草成金益山民
老年心态不服老 晚霞风采亦迷人
第二辑 商海浮沉
让利生财创火业 功成突遭杀手锏
沉香大王蒙冤屈 无罪判决成空文
乐善好施却赖债 全凭空手套白狼
广州卣富年二八 一个点子几千万
与蛇结缘财广进 兴建蛇园斥九亿
无悔曰险居羊城 经商成了大陆通
为了祖国计算机 闯入德国电脑城
第三辑 文苑撷英
灵感飞来文泉涌 化作名著垂青史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圆文学梦
武侠臣著出少年 文弱书生不沾边
求师交友多幸遇 一门三杰耀画坛
汲古拓今采众长 卓尔不群成~家
白云出处从无例 点彩蔬果自飘香
毛笔肖像惊四座 微雕油画震环球
面壁十年书长卷 熬成珍品金不换
年少奇遇系命运 两次偶然定一生
若非一番寒彻骨 哪得秋菊扑鼻香
坐拥宝藏神闲静 腹有诗书气自华
打工收藏古钱币 被盗才知与众赏
第四辑 奇闻趣事
情郎一脚踏两船 姐妹抓阉定终身
一妻六妾风流汉 三进宫后吐真言
守寡苦曰何时尽 为何相爱不相合
捡养弃婴九浪子 爱心感召成正果
五代同堂老寿星 猴年必遇特别事
孤独死神何所惧 幽居山洞似闲云
三次诈降终缴械 狱中打趣戏溥仪
后语
脚底板
沉香大王蒙冤屈无罪判决成空文
他历经18年艰难申诉,终获无罪判决,但被非法没收的2921公斤名贵沉香却返还无期……
在含冤18载后,“广东省最大投机倒把案”主角汪庆终于在1999年1月11日盼来“发还没收财物”的无罪判决。
然而,1年过去了,汪庆还未讨回被非法没收的2921公斤名贵沉香等财物,手中攥着的无罪判决书仍然是一纸空文!但他表示绝不放弃,“啃”了18年法律的他要为自己讨说法……
成了万元户坐了七年牢
1981年4月19日下午,23岁的汪庆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到电白县人民医院做产检。这时,他得知自己为公社推销积压沉香所需的一笔货款被县工商局冻结,便匆忙前去打听,并叮嘱妻子在车站门口等他回家。
汪庆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去竟是自投罗网!他被指“腐蚀干部”,让守株待兔的公安人员逮个正着。
单纯的汪庆百思不解,顿时懵了:“我没有硫酸,怎么能腐蚀干部!”
办案人员解释:“傻瓜,腐蚀干部就是用金钱或物质收买拉拢哩。”
汪庆发誓自己从未干过这种丑事,恳求放他出去,将返程车票送给妻子,一同回家,但没人理睬。
直到被关押1年3个月后,憔悴的汪庆被人按着头示众于公开宣判大会时,妻子才愕然知道被抓的丈夫平白无故地成了“投机倒把犯”!
汪庆这才得知,那天分手后,身无分文的妻子挺着大肚子,跋山涉水3天3夜,才回到离县城50多公里、位于大山深处的家中。一进门,妻子惊呆了:家中贵重财物已被抄一空,连不到两角钱一瓶的雪花膏也不放过!已3天粒米未进的公公向她哭诉:“执法队抄家后,还逼我将财物挑到山外的公路上。”老人不知一向正直守法的儿子到底做错了什么,含泪目送全家血汗财产被警车拉走,当场气晕过去。
而祸端,居然是帮助集体推销积压沉香!
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香中之冠”,是一种珍稀名贵的药材和藏品,它与茶、书、画、花一样,均为文人雅士日常把玩之物,可收藏欣赏、焚香怡情、研粉煮茶、泡酒煲汤,亦能治疗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等病。它并不是一种原生含香的木材,而是沉香树在特定条件下“结”出的含油树脂的心材,质坚硬而重,能沉水或半沉水,气味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有油渗出,以质坚沉重、香浓油足、色紫黑者为佳,可锉末或磨粉用。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所著药典《本草纲目》记载:“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按市价,特级沉香比黄金贵200倍!
汪庆出生于电白县观珠镇贫苦农家,13岁起跟随父亲采集沉香。高中毕业后,颇有经济头脑的他专事沉香经营,不到20岁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商,其包销药材的成功经验获得当时广东湛江地区的肯定推广。
这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改革的序幕。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活的广大农村,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电白县采集沉香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干部、工人、农民齐齐参与。但由于销售渠道不畅,造成大量积压,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为摆脱困境,当地政府牵头,联合药材部门,找到了“能人”汪庆。
汪庆不负众望,在获得国营药品公司出具的有关证件后,与全国10多个省的药材经营单位签订了购销合同,很快为电白县霞洞、马踏两个公社推销积压沉香7296公斤,净赚3。9万多元。他按承包协议,领取工资、差旅费、退货损失费等共计1。5万多元。
在推销沉香过程中,汪庆曾将公社党委同意支出的3000元奖金送给北京药品公司业务员张某。此外,他还借了1000元给霞洞公社主管药材的干部林某买耕牛。
因推销有功,汪庆这个神奇的“二道贩子”被誉为“搞活流通和市场的先进典型”,受到两个公社的隆重表彰。
汪庆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带给公社可观收入的同时,自己也回报颇丰。“最多的时候,我手里的流动资金有20多万元。每年纯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而当时,一个处级干部的月工资才百元左右。”
正当汪庆经商如鱼得水、深受干部群众称赞的时候,灭顶之灾突然从天而降:他的销售货款被无端冻结,请求解冻却被莫名其妙地抓捕!
1982年7月20日,在万人目睹的电白县公开宣判大会上,汪庆不顾警告昂起头颅,因为他相信那位正直律师无懈可击的公正辩护,最终能给他带来“无罪释放”的好运。但电白县人民法院的判决却令他如五雷轰顶:以投机倒把等3项罪名判处汪庆有期徒刑10年;没收从其家中搜获的赃款赃物和退货沉香2921公斤,上缴国库。
在宣判现场,检察院的公诉人还特意罗列了汪庆的其他“罪证”,包括从日本进口的摩托车、梅花牌手表以及上海产的金星牌电视机。更让公诉人气愤的是,汪庆这一介农夫竟然“沾上资产阶级的享乐思想”,偕妻坐飞机四处游玩,甚至跑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照夫妻合影,“而我们的县委书记,连省城广州都还没去过哩。”
汪庆不服,提起上诉。同年10月,湛江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汪庆做出改判有期徒刑7年的终审判决。
申诉十八年冤案得昭雪
汪庆随即被押送广东阳春监狱,强制劳动改造。
他一边劳动赚工钱,一边学法写申诉。没多久,他便将《刑事诉讼法》背得滚瓜烂熟,连标点符号也记得一清二楚。
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犯人们都呼呼入睡了,汪庆却打起精神躲进灯光昏暗的厕所,笔蘸臭虫之血,反复在纸片上写申诉信。他每天都在心里质问:“害我者到底是法盲,还是‘红眼病’?!”他记不清用去了多少纸笔和邮票,但寄出的信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狱政科长见他积极劳动,并主动给犯人讲文化课,便好心劝他:“你其他方面都改造好了,只要认罪服法,可减刑两年。”
汪庆当即谢绝对方的好意:“我为集体推销沉香有功,按承包协议领取自己应得的1万多元奖金,符合改革开放政策,何罪之有?!既然无罪,减什么刑!”他深信清者自清,总有一天会云开见日,沉冤得雪。
劳改7年,汪庆从不认“罪”,把挣到的工钱几乎都用于买纸笔写申诉信。为此,他节衣缩食,穿犯人丢弃的烂衣,几个月剃一次光头,买不起牙刷就用盐水漱口,瘦成一身皮包骨。
其间,汪庆曾写信劝年轻的妻子改嫁,吓得她马上借钱坐车赶来安慰他;父亲靠卖狗仔筹路费去看他,还从家里拎上两只母鸡,想让瘦弱的儿子补补身体,结果一只闷死于途中,另一只汪庆不忍心要,恳求父亲带回家,让它生蛋卖钱。
1988年4月23日,汪庆刑满释放。
翌日,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茂名已从湛江划分出来,成为地级市),郑重地递上一摞在狱中用心血写就的申诉材料。
不久,茂名中院做出决定:“汪庆申诉无理,予以驳回。”
但汪庆并不气馁,决心打一场马拉松式的申诉持久战。
申诉需要路费,而此时,汪庆早已倾家荡产。为了摆脱困境,他借钱在电白县城租了几间月租10元的破平房,将受其连累饱尝白眼、吃尽苦头的老婆孩子从乡下接来,一边举债重操旧业,一边锲而不舍逐级申冤。
苍天不负苦心人。几年后,一度连复印申诉材料都要借钱的汪庆,又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沉香大王”。他收藏了不少品质超群、体大密实的坚黑沉香,将部分香材制成首饰、工艺、药材、香料,把家中打造成书画装点、幽香弥漫的沉香文化园地,吸引了大批沉香名家玩家到此赏宝品香。沉香成了他交友结缘以及安神、治病的宝物。
更令他惊喜的是,全国人大、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广东省人大、高级人民法院及茂名市人大对他的申诉高度重视,指示有关部门认真复查处理。
1998年7月,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此案立案再审。经过半年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法院认为:“申诉人汪庆依法取得了茂名市药品公司等单位的证件,并以这些单位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没有违反当时国家对中药材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规定,也未从中掺杂掺假,其行为不构成投机倒把罪;汪庆给张某3000元,是经公社党委同意支付的,该行为属不正之风,但不构成犯罪;汪庆给林某1000元,经查属债务关系,也不构成犯罪。原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应予纠正。”
同年12月30日,茂名市中院做出终审判决:撤销原判,宣告汪庆无罪,将原判没收的“赃款赃物”发还给汪庆。
1999年1月11日,汪庆从茂名中院法官手中接过无罪判决书时,即刻定睛细看数遍,激动得泪流满面,连一句感谢话也说不出来。他双手攥着判决书跑回家,一家人喜极而泣。
为了这一天,汪庆苦苦煎熬了整整18年!
发还财产判决沦为一纸空文
平反后好长一段时间,汪庆每天都在家里捧读判决书,盼望电白县法院登门向他道歉,退还被错误没收的财物。
他手中有一份清单,详细记录了当年被抄走没收的财物,包括现金4万多元,1981年价值20多万元的2921公斤沉香,以及摩托车、手表等大量物品。而那2921公斤沉香,市价早已超亿元。
望着这份财物清单,已不差钱的汪庆喃喃自语:“这可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财产,一定要讨回来!”
在家等了20天,汪庆见无动静,只好自己拿着《平反判决书》来到电白县法院,要求返还自己的财物。但他碰了一鼻子灰。
此后,他又一次次前往法院催办,又一次次无功而返,法院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
汪庆气愤地说:“我23岁被捕入狱,41岁平反昭雪,蒙冤受累长达18年之久,给我和我的家庭带来了极其沉重的打击:我被抓后,家里的财物被没收了,准备盖房的宅基地被人强行占去,建筑材料也被抢光;外公外婆相继含恨去世,年老体弱的双亲带着辍学的弟妹靠上山砍柴卖钱为生,妻子带着两个幼儿投靠娘家……枉法裁决毁了我最宝贵的青春和刚起步的生意,这方面没法补偿也就罢了,但被非法抄走的几十万元财物,怎能分文不退?难道仅仅给一纸空文的判决书就算了吗?法律的尊严到底哪里去了?”
记者前往电白县法院采访。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案执行难度大,因为没收的财物已上缴国库,原来的经手人也不在这里了,不可能一下子退回。”他说,法院刚刚向县政府提交报告,要求县财政局发还上缴财物;至于何时兑现,则说不准。
当记者把法院的态度告诉汪庆时,经过1年上访、申诉和等待的他,对追讨财物再也没有当初那样乐观其成。但“啃”了18年法律、历尽艰辛坎坷的他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那么多年都熬过来了,我一定要为自己讨回公道!我一定要告诉人们:法律不是儿戏!”
(原载于2000年3月18日《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