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宋嫂鱼羹、东坡肘子,莫不大快朵颐;三月鲥鱼、四月芋芳,恰值时令节序;绿葵紫蓼、春韭秋菘,食之不厌精细。
且不说苏东坡写下的《老饕赋》、《菜羹赋》、《东坡羹颂》、《猪肉颂》、《酒子赋》、《蜜酒歌》,单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菜肴就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玉糁羹”、“东坡芽脍”、“东坡饼”、“东坡酥”等等,不一而足。苏东坡在任何险恶的政治境遇下,都能保持宽厚、达观的心态,同时因地制宜,满足一点微博的口腹之欲,发之为让人馋涎欲滴的诗文,他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等诗句早已脍炙人口,咏之足可下酒。“清欢”,只是淡淡的欢愉,它不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是参透人间喜怒哀乐后的澹定,是对稍纵即逝的悠闲心境的捕捉,是对温煦友情的不舍和眷恋。
于是画舫在前,酒船在后,橹篙相应,放乎中流,传餐有声,炊烟渐上,幂历柳下,飘摇花间,左之右之,且前且却,谓之行庖。
——李斗《酒船厨子》
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十月与稻粱俱肥……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由今思之,真如天仙厨供,酒足饭饱,惭愧惭愧。
——张岱《蟹会》
个人资质:Corel中国地区CCCP(设计师)、CCCE(设计专家)和CCCI(认证教师)考试题目编写者。中国商业插画师资格考核员,认证教师。Adore公司师资培训讲师。水晶石教育学院外聘讲师。教育工作经历:中央美术学院在职期间进行数码插图的教学工作,平面设计、图形图像学的教学工作。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
“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明代小品文家华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闲适的生活图景,而他就在这闲花、闲鸟的陪伴下,随兴抽检,随意摘录,编选了一本小品文集,自谓“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吃惯中国饭菜的人,再去吃英国的黑暗料理,多半会觉得难以下咽。那些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我想更多是那只“中国胃”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感,因而被一缕缕地牵引至故乡的美食,幻化为一碗烩面,一碟鱼香肉丝,一钵老火靓汤,一屉小笼汤包……
现在流行当“吃货”,“吃货”已从“饭桶”转变为一种能吃、会吃的崇高赞誉。能够做一个无所顾忌的吃货,吃遍各地美食,吃得口舌生津,吃出意境门道,吃得心满意足,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论述过厨子的重要性:“我们的生命并不在上帝的掌握中,而是在厨子的掌握中。因此,中国绅士都优待他们的厨子,因为厨子是在掌着予夺他们的生活享受之大全。”但厨子只是我们通往饮馔自由王国的工具,厨子烹饪的菜肴是要经过食客的检验的。
鸿门宴、杯酒释军权,是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政治饭局,一个发生在秦末、一个发生在宋初,那都是借饭局之名除掉异己威胁的权谋。卧榻之旁容不得他人鼾睡,饭桌之上又岂容他人分食?朕者,特点就是吃“独食”。朕赏你吃一口,是你的福分;想觊觎朕的江山,那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
所以,争天下的事还是让“肉食者”谋之吧,对百姓来说,过好柴米油盐的寻常日子才是最真实的。
南朝时的周颙虽只茹素,但他绝对是个饮食美学家,极讲究蔬食的品种和色彩搭配。他在山中常吃的是“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最为推崇的蔬菜是“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里不仅有意境美、色彩美,摆在桌上直接就是一幅画,难得的是读起来还有音节之美。
到了唐朝,全民写诗,诗人“吃货”比比皆是,但我最为推崇的是白居易,他的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足以完胜其他诗人而坐上唐代的头牌。平时,他也是“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极有“吃货”的情趣;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与吃配套的享受,“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美好的一天就在吃酒、喝茶、自然醒中度过了,仙人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嘛。
宋朝是一个精神和物质都极为丰饶的时代,从《东京梦华录》到《梦粱录》、《武林旧事》里都记录了绵延不尽的酒楼脚店,各式各样的食味馂馐,“吃货”更是层出不穷。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个是苏轼,一个是陆游。
且不说苏东坡写下的《老饕赋》、《菜羹赋》、《东坡羹颂》、《猪肉颂》、《酒子赋》、《蜜酒歌》,单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菜肴就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玉糁羹”、“东坡芽脍”、“东坡饼”、“东坡酥”等等,不一而足,虽然很多是牵强附会,但也说明了苏东坡在美食界的影响之巨。苏东坡在任何险恶的政治境遇下,都能保持宽厚、达观的心态,同时因地制宜,满足一点微博的口腹之欲,发之为让人馋涎欲滴的诗文,他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黄菘养土羔,老楮生树鸡。未忍便烹煮,绕观日百回”、“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诗句早已脍炙人口,咏之足可下酒。“清欢”,只是淡淡的欢愉,它不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是参透人间喜怒哀乐后的澹定,是对稍纵即逝的悠闲心境的捕捉,是对温煦友情的不舍和眷恋,吃什么倒在其次了。
陆放翁虽是一员文官,却总想着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无奈只有在辗转全国的播迁中,留下上万首诗作,其中就有两三百首与饮食相关。“霜余汉水浅,野迥朔风寒。炊黍香浮甑,烹蔬绿映盘”、“芼羹笋似稽山美,斫脍鱼如笠泽肥。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大巢初生蚕正浴,小巢渐老麦米熟”,充满了对新摘园蔬的热爱和鱼米芳泽的眷睐;“洗君鹦鹉杯,酌我蒲萄醅。冒雨莺不去,过春花续开”、“团脐霜蟹四腮鲈,樽俎芳鲜十载无。寒月征尘身万里,梦魂也复醉西湖”,又有把盏一醉的痴迷和壮志未酬的遗憾。这里吃的就不仅是美食,而是情怀了。
南宋的林洪也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吃货”,他不仅懂吃,而且对吃的主人公有一种“理解的同情”,他的《山家清供》不只是保存了宋代的山野食谱,更有许多关于吃的故实、妙典,读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有明一代,张岱是个大大的“吃货”,应该是无可质疑了。他年轻时“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的簪缨身世,足以使他的刁钻口味傲视同侪。从《老饕集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岱确实在饮食一道上理论功底不浅,他对各地名产方物的了解,对煮蟹持螯的痴狂、乳酪制作过程的熟稔,都非一般段位的美食爱好者所能比拟的。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那可是穿越明清的两个资深“吃货”,无怪乎读这两本书,有一半精力是在读菜单。《金瓶梅》里面的市井食单,没有三二十年的浸淫是写不出来,“一根柴禾炖猪头”、“糟螃蟹”等等放到现在也都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同时,看着那“一碟头鱼、一碟糟鸭、一碟乌皮鸡、一碟舞鲈公”,以及“红邓邓的泰州鸭蛋,曲弯弯王瓜拌辽东金虾,香喷喷油炸的烧骨,秃肥肥干蒸的劈晒鸡”,能不勾起你浓郁的食欲吗?而《红楼梦》描摹的是钟鸣鼎食之家的生活,看了难免让人感觉高高在上,那“茄鲞”、“烤鹿肉”、“燕窝粥”都不是平常人的吃食,大观园的少爷小姐们把螯对诗、猜拳行令也都透着一个“雅”字,我辈俗人恐怕是消受不起的。
真正雅中带俗是李渔和袁枚,肴馔横陈,盘碗参差,往来酬酢,见多识广,是清季两个最有名的“吃货”了。李渔最讲究食物的清淡,他对蔬食的要求是“清,洁,芳馥,松脆”,最为推崇的是笋和蕈。他认为笋“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而蕈能吸收“山川草木之气”,所以食之无渣滓。袁枚不仅是知味之人,且是个高超的烹饪理论家,他的“作料须知”、“搭配须知”、“火候须知”、“器具须知”、“上菜须知”等,现在拿到五星级大酒店,都是可以直接当作培训教材的;他所欣赏的菜肴,越是寻常的食材,就越是要用几十种海鲜、香蕈和鸡汤来“众星拱月”,以吊出奇味。比如,他极为得意的“蒋侍郎豆腐”、“杨中丞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要么是用大虾米一百二十个或小虾米三百个加秋油一并煨出来;要么是把鸡汤和鳆鱼的味道浸入到豆腐中;要么是用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与豆腐一起在浓鸡汁中煨制。而这些鸡鱼虾屑的精华和鲜味被豆腐吸收后,则要统统丢掉,以免夺了豆腐的风采。对此,我只能说,子才,侬真能吃,也真能造!
当然,我前面说过,现在“吃货”是个褒义词,是人人奋而争当的。所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吃货”很有必要,这里列举的,只是史海的一朵浪花而已。那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阅读吧!
曹亚瑟,文化史研究者,著有《白开水集》、《烟花春梦:金瓶梅中的爱与性》、《小鲜集》等,合作编译《纸上的王冠:谁是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得主》等。
卷一 食之俗
段成式 食必方丈
周去非 老 鲊
苏 轼 猪肉颂
僧文荤食名
孟元老 州桥夜市
吴自牧 面食店
洪 迈 蕨萁养人
朱 弁 食豚早晚
罗大经 堂 食
叶绍翁 田 鸡
周 煇 说食经
顾 禄 春 饼
重阳糕
陆 容 江西俗俭
黄鼠肥美
张 岱 蟹 会
乳 酪
屈大均 诸 饭
陈其元 制造食物之秽
刘廷玑 油炸鬼
梁绍壬 醋溜鱼
麻蛋烧猪
李 斗 酒船厨子
家庖特色
袁 枚 时节须知
火候须知
戒暴殄
戒火锅
李 渔 笋
蕈
汤
饭 粥
李光庭 食物十事
卷二 食之趣
刘义庆 落啖饭粒
人乳饮豘
张 鷟 无脂肥羊
孙光宪 赵大饼
陶 榖 寒消粉
欧阳修 饮食过人
苏 轼 菜羹赋
书蜀僧诗
林 洪 冰壶珍
傍林鲜
惠 洪 禅师知羊肉
周 密 健 啖
陆 游 东坡食汤饼
庄 绰 戒食鱼
罗大经 缕葱丝
田艺衡 悬 鸡
梁章钜 燕 窝
面 筋
黄河鲤
褚人获 驼峰熊掌
烹鸡诵
方濬师 烹鱼雅趣
蟹会 张岱①
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十月与稻粱俱肥,壳如盘大,坟起②,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螾蜒③。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④不及。一到十月,余与友人兄弟辈立蟹会,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腊鸭、牛乳酪。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蓏⑤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⑥,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⑦。由今思之,真如天厨仙供,酒醉饭饱,惭愧惭愧。
《陶庵梦忆》
【注释】
①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或“古剑”。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有纨绔子弟的豪纵习气,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四书遇》《石匮书》等。
②坟起:凸起如坟状,故曰坟起。
③螾蜒:形似蜈蚣而小的青黑色之虫,用以形容螃蟹肉多的小脚。
④八珍:《周礼·天官》:“珍用八物”,概为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后多指珍稀之物。
⑤果蓏(luǒ):瓜果的总称。
⑥玉壶冰:酒名。宋人叶梦得《浣溪沙·送卢倅》词:“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
⑦兵坑笋、余杭白、兰雪茶:皆当地竹笋、大米和茶叶的名品。兰雪茶乃张岱创制,《陶庵梦忆》专门有《兰雪茶》一则,系采用“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制成,“雪芽得其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
【赏读】
中国文人对螃蟹的痴迷恐怕是世界上无出其右的。早在北宋时期傅肱就写出了《蟹谱》,随后南宋的高似孙又写了一本《蟹略》,两者相互补充,详细记述了蟹的名称、形貌、性躁、品类、繁育、生长过程、分布、捕捉、食用以及有关的风俗、掌故、诗文等。
大文豪苏轼喜吃螃蟹,在流放之地,螃蟹曾给了他很大慰藉。那时当地人很少吃螃蟹,所以“紫蟹鲈鱼贱如土,得钱相付何曾数”;他一手吃蟹,一手举杯,感叹:“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他还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尖者,公蟹也;团者,母蟹也。
所以,张岱与诸友人兄弟成立蟹会,待秋风起时煮蟹持螯,配上各式瓜果,再以当地的各种名品佐餐,“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这对年轻时期“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的张岱之辈来说,不过是平常饭食,而在我们看来真算是土豪般的生活了。
我以为史上最嗜吃螃蟹者无过于清代的李渔了。他这样记述自己对螃蟹的痴情:“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甚至他曾有一婢,因勤于事蟹,被其改名为“蟹奴”。他还如此吟咏:“蟹乎!蟹乎!汝于吾之一生,殆相终始者乎!所不能为汝生色者,未尝于有螃蟹无监州处作郡,出俸钱以供大嚼,仅以悭囊易汝。即使日购百筐,除供客外,与五十口家人分食,然则入予腹者有几何哉?蟹乎!蟹乎!吾终有愧于汝矣。”总让人感觉嗜好得有些夸张,痴迷得有些过火了。
螃蟹的做法各种各样,但我以为《金瓶梅》第六十一回中常峙节老婆做的“酿螃蟹”最为独特。那是用“四十只大螃蟹,都是剔剥净了的,里边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煠过、酱油醋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螃蟹剔净,省却了“钩”“索”“挑”“剔”的麻烦,这种做法挺适合西门庆这种不会“精致的吃”的粗人。
古人吃螃蟹,雅致些的,都要持螯赋诗的。大家对《红楼梦》里贾宝玉与众小姐在大观园里吃螃蟹赏桂花、大搞赋诗比赛一定印象颇深,你很难想象一群少爷小姐只在那里闷头大嚼,那会多么无趣!
梁实秋先生向来讲究吃的章法,提到吃螃蟹,他的经验是:“在正阳楼吃蟹,每客一尖一团足矣,然后补上一碟烤羊肉,夹烧饼而食之,酒足饭饱。别忘了要一碗汆大甲,这碗汤妙趣无穷,高汤一碗煮沸,投下剥好了的蟹螯七八块,立即起锅注在碗内,洒上芫荽末、胡椒粉和切碎了的回锅老油条。”以蒸蟹始,以大甲汤终,前后照应,老辈人的吃法,也处处像一篇起承转合的大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