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在/文艺报文丛》精选了《文艺报》近来刊发的66篇文学、理论、影视、舞台艺术界名家的访谈文章,按发表时间排序。访谈打开的不仅是思想,是心灵。
文学
埋藏在人性深处的文学之光
王安忆:我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写实主义者
王蒙:《这边风景》就是我的“中段”
任溶溶: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
物质时代的“释爱”之书
欧阳江河:诗歌应对时代做更复杂的观照
认清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品格
冯骥才: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诗词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张炜:做脚踏大地的写作者
贾平凹:“我有使命不敢怠”
马识途:那些硝烟里的“战争与和平”
钱谷融:人的问题,应是文艺不离不弃的问题
评论是有生命的学问
太行风云未觉远
杨润身:抗战硝烟孕育创作
贺敬之:延安精神铸就“中流砥柱”
《三体》与中国科幻的世界旅程
作家要不断向生活学习
曹文轩:“站在水边的人无法不干净”
他是诗歌忠诚的信徒
在阅读中被塑造和修复
麦家:真正有才华的作家,每次出发都走一条新路
肖复兴:儿童文学是成人世界最醒目的对应物
文艺理论
文艺批评的世纪风云
关于当代文学史的答问
保持对学术工作的热情
守正、纳新、创新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重拾民族美学自信
建设科学的文学批评体系
大国学术风范的探寻与追求
发现东方与再中国化
文学的使命与国家形象塑造
追求历史真实就是追求真理
美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与中国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再思考
真学者就该把学术作为自己的生命
全球连接·数码转型·后人类主义
少数民族文艺
史诗与口头传统的当代困境与机遇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瓶颈与突破
中国神话学的文化意义
从满族视角到中华文化眼光
艺术
文献纪录片:一个国家的影像典藏
《全家福》:用记忆酿出的美酒
音乐剧创作重在抓文本
康洪雷:一次特殊的“推拿”体验
创立中国雅歌的音乐理想
小剧场戏剧面临艺术和市场的“升级换代”
思考,是他的存在方式
韩剧为什么又火了
打动人心的作品需要精雕细刻
记录那些没有历史却写就了历史的小人物
“我和当代作家相伴成长”
经典作品可以触碰当代人的精神困惑
不能仅从票房看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成败
在看见和看不见中间的那个世界
回望硝烟守卫和平
孟冰:在严肃戏剧艺术面前
与鲁迅“对话”
加快推进电影市场体系结构性调整
侯一民:壁画艺术的继往开来
像玄奘一样向着目标前行
戏剧,让观众自由地去思考和想象
编后记
《水流云在/文艺报文丛》:
从1994年呼吁抢救自己的家园天津老城,到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整整20年里,在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传承上,冯骥才一直在发出自己响亮的声音。路越走越远,事情越做越多,思考越深越急迫。
说出这个时代的疼痛在2015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冯骥才的6部新作《俄罗斯双城记》《中国传统村落立档田野调查手册》《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范本》《鬼斧神工——中国历代雕塑藏品集》《心居清品》《泰山挑山工纪事》集中与读者见面,让人惊讶于这位年逾七旬的作家不竭的创造力和行走大地、守护文明的情怀。其中,《中国传统村落立档田野调查手册》《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范本》是他最近两年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的阶段性成果。
“我们民族最悠远最绵长的根,是在村落里;农耕文明的根基是在我们的大地里。然而,在城镇化这条高速车道上,每一天、每一刻都有传统村落被碾落成尘。”冯骥才急迫的心情可想而知,“单是‘文革’对文化的冲击,足以使我们的文化成为空架子。我们是从‘文革’直接进入改革开放的,把这个架子忽然放到一个阔大的天地里,迎头撞来的是全球化和商业文化,进入了一个消费的时代。民间文化和广大农村一样,都被严重边缘化了。我当时看到了这点,就出来喊了,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一样,是没人理的,到了地方跟人家讲这事儿的重要性,人家也是应付我一下,并不认真对待。刚开始做是非常难的。”但是冯骥才并不畏难,他不放过任何可以发声的机会。终于,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2013年6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成立;今年2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要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据“中国传统村落网”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先后有三批累计2555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我国极为重要的、活态的历史财富。冯骥才对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乡愁的概念就是对乡村的牵挂,失去了村庄我们牵挂什么呢?它实际上是从人的感情、记忆、传统等更深的、根性的层面来讲村落的意义。”然而,具体推动这项工作是极难的。“它是一个生产生活的社区。不是固态的对象,是活态的生活社区、生产单位,作为农村最基层的单位,有管辖它的政府,有生活在里面的百姓,要处理好各种生产、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的关系。”冯骥才说,不仅如此,现在政府掌握的“申报材料”,并非真实的情况,“我们的专家实地去看的时候,发现有些村子实际上没什么东西了,情况很糟糕,而有些真正有价值的也许没有报上来。”冯骥才觉得,传统村落的情况非常复杂,要摸清家底儿并非易事。如果说之前的很多工作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花朵和果实,现在似乎是在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