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心中强烈的渴望是什么?”史密斯教授向刚进校的大学生抛出一个问题。
顿时,课堂上热闹起来,有人说是“爱情”,有人说是“金钱”,也有人说是“工作”和“事业”。
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把学生们所说的渴望写在圆圈的周围,然后说道:“你们说的这些渴望都很重要,它们构成了一个圆圈,能够让生活变得充实和饱满。不过,你们知道这个圆圈的中心点是什么吗?”
同学们面面相觑,心理学教授史密斯一字一句说道:“这个中心点就是自我认知,你们的‘爱情’、‘金钱’、‘工作’和‘事业’都是以此为中心画出的圆。找到这个中心点,你才能把人生的圆圈画得更美更圆,相反,找不到这个中心点,或者中心点不稳定,圆就不成其为圆,生活就会过得懵懵懂懂。”
上面这个片段截取于本书中的一节自我认知课。
自我认知能够深入生命的核心,满足人根本的渴望。
当你迷茫的时候,你需要自我认知来保持真我;当你怀疑的时候,你需要自我认知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不要看低自己;当你畏惧的时候,你需要自我认知勇敢地接纳自己。
如今,自我认知课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生喜欢的课程。不管是在理科精英汇聚的麻省理工学院,还是窈窕淑女聚集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不管是东海岸的哈佛大学,还是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你都能看到不少人在运用书中的方法开启自我发现之旅,深入生命的内核,发掘生命的热情。
无论你的青春期是否顺利,也无论你是否大学毕业很多年,抑或成了老江湖,本书都能让你知道影响你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外部因素有哪些,什么是自我价值,以及如何培养出健康的自尊。请你相信,你和地球上其他人一样重要。
生活充满压力,压力让人迷茫、怀疑和畏惧。
当你迷茫的时候,正是你需要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将从中学到保持真我的方法,避免在外界压力下屈服。
当你怀疑的时候,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发现并关注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以及自己的优势,给予你鼓舞和信心,让你不再自卑。
当你畏惧的时候,这本书能够赋予勇气,让你勇敢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意味着不去提升自己。当你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价值后,你也会更加珍爱自己。这恰恰是健康自尊的基础。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迎接挑战并达成目标,这些都体现在本书的每一小节中。
自我认知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满足了这一需求,我们就能以此为中心,以存在感和价值感为半径,画出自己生命的圆圈,并由此感到充实、快乐和幸福。相反,如果这一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内心也就失去了支撑点,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生命也没有方向,很容易陷入自卑、孤独、迷茫、怀疑、恐惧和痛苦之中。
自我认知,意味着不再拿自己与别人作比较,而是深入内心,发掘自己生命中那些独特的东西,并加以接纳和认同;然后以此为基础逐渐成长为充满自信、正直阳光的人。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程度越高,他就越自信,越有存在感,也越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
有人认为年轻人提高自我认知度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自我膨胀等,以至于变得外强中干,在社会上不堪一击。其实,上述这些现象并不是自我认知度提高后的表现,恰恰是自我认知度偏低的结果。
自我认知度偏低的人由于对自我的认识不是很清楚,既看不见,也不能接纳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获得内心的支持,存在感极低。为了弥补缺失的存在感,他们常常会与别人攀比,从而走向两个极端:不是看高自己,就是看低自己,得意时瞧不起别人,失意时瞧不起自己,始终在自大和自卑之间摇摆不定,从来不会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
自我认知是积极关注自己,勇敢接纳自己,不仅要接纳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不仅为自己的优势欢欣鼓舞,也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
由于对自己的独特性全面接纳,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所以他们不会与别人攀比,也不会轻易让别人的言论动摇自信。他们正直自律,对自己和他人都充满关爱,既能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也能更好地与他人融洽相处,适应社会。无论别人说什么,也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他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自身的潜力,尊重并信任他人。
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别人。
一个接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接纳别人。
一个认同自己也认同别人的人,才有可能做到公平公正,真正去践行人人平等。
《不要看低自己》是美国大学生都喜欢的自我认知课,不管是在理科精英汇聚的麻省理工学院,还是在窈窕淑女聚集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不管是在东海岸的哈佛大学,还是在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你都能看到不少人在运用书中的方法,抛弃攀比心理,接纳原本的自己,发掘生命的热情。
《不要看低自己》不是一本空谈道理的书,40节课,虽然每节课都很短,仅仅只有一千字左右,但每节课的观点都能深入人心,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书中的实战演练,还可以教会我们必要的技巧,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带领大家开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
正如读者评价:“该书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就像一盏明灯,可以指引我们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发掘自己的未来,避免受他人的影响。”
无论你的青春期是否顺利,也无论你是否大学毕业很多年,抑或成了老江湖,本书都能让你知道影响你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外部因素有哪些,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存在感,以及如何提升自我认知度,不要看低自己。请你相信,你和地球上其他人一样重要。
生活充满压力,压力让人迷茫、怀疑和畏惧。
当你迷茫的时候,正是你需要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将从中学到认同自己的方法,避免在外界压力下屈服。
当你怀疑的时候,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发现并关注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以及自己的优势,给予你鼓舞和信心,让你不再自卑。
当你畏惧的时候,这本书能够赋予勇气,让你勇敢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意味着不去提升自己。当你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价值后,你也会更加珍爱自己。这恰恰是自我认知的目的。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迎接挑战并达成目标,这些都体现在本书的每一小节中。
不论你现在感觉如何,请相信自己有勇气来开展此次旅程。
不要畏惧冒险,祝你好运!
丽莎·M.萨博,美国著名心理医生,资深校园心理辅导师,畅销书作家,写作并出版了12本书。《不要看低自己》由40节自我认知课组成,是一次抵达内心的旅程。由于该书清晰、简单和实用,一看就明白,一用就有效,深受美国大学生的喜爱。
第1课 不比较,认同自己和他人 001
第2课 讲自己的故事 006
第3课 你最大的优点,是能发现自己的优点 010
第4课 大脑的化学信息 015
第5课 父母贬低你的话,并不能反映你的价值 019
第6课 社会上的话,你不要全信 024
第7课 永远站在自己这边 028
第8课 没有人是残次品 034
第9课 完美的多样性 040
第10课 看一个人的外形,并不能判断他的价值 044
第11课 犯错是人类的天性 048
第12课 攀比的杀伤力令人畏惧 051
第13课 说别人再多的坏话,也无法让自己变好 055
第14课 你不做自己,太可惜了 059
第15课 家庭影响你,但不能决定你 064
第16课 朋友圈很好,但不要圈住自己 069
第17课 宁做真实的自己,不做舆论的棋子 073
第18 课 你的迷茫很正常 078
第19课 到你喜欢和讨厌的事中,去寻找真实的自己 081
第20课 遥望明天的梦想,能看到今天的自己 085
第21课 有了高处的信仰,你就不会在低处爬行 089
第22课 了解自己的激情,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 094
第23课 别让不会说“不”害了你 098
第24课 忙着在乎别人,容易弄丢自己 102
第25课 世上没有委曲求全这回事 106
第26课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感受 110
第27课 情感管理四步法 114
第28课 回报,出现在忍耐之后 119
第29课 证明你存在的方式,是承担你的责任 124
第30课 直觉是难得的礼物 129
第31课 往好处想,真的能变好 134
第32课 关爱的力量 140
第33课 敞开心扉,你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145
第34课 想法是行动的种子 150
第35课 所谓信念,就是强大的自信 158
第36课 选择的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163
第37课 小问题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变成大问题 169
第38课 大目标需要小步骤 173
第39课 要承认,有时我们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178
第40课 请相信,还有比人类更伟大的力量 183
第1课不比较,认同自己和他人
导语
自我认知是对自身独特性的了解,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也是一个人具有存在感的基石。要获得自我认知,首先需要我们放弃与别人比较的习惯,不攀比、不自卑、不自大。随着自我认知的深入,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你也一样。
凯蒂的父母从小就喜欢拿她与周围的孩子进行比较。每次比较都让凯蒂很受伤,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人,以至于形成了自卑心理。
最近,凯蒂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即使是这样,她心中的自卑感依然如影随形。看着身边那些意气风发的同学,与他们(她们)比起来,她觉得自己既不漂亮,也不受欢迎,不聪明也没才艺,什么都做不好。
一天,凯蒂碰巧看到同学汤姆在练习空手道。他动作优雅,十分专注,看上去体格强壮,自信满满。汤姆在众人面前潇洒自如的表现,让凯蒂很是羡慕。
“你又聪明又自信,不像我,总是容易沮丧,老爱犯错。我要是你就好了。”凯蒂告诉汤姆。
汤姆微笑着对凯蒂说:“人都会做错事,说错话,也会恐惧不安。
你只是没有客观地去看待它们。你知道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一直是个害羞的孩子。每天早上赶校车之前,我都会大哭一场。我之所以练习空手道,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可是我觉得你很棒啊!”
“我们都一样。你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以此来断定自己的价值。要知道,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这样一想,你就会好很多。不要比较,认同自己和他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汤姆的话让凯蒂感到很温暖,也让她意识到与别人比较,忽视自己的独特性,正是她自卑和沮丧的原因。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身边像汤姆这样的人并不是很多。不管是父母,老师,朋友,同学,还是身边的其他人,都喜欢拿我们与别人进行比较——
“你看谁谁谁多有礼貌,你怎么不像她那样?”
“与谁谁谁相比,你努力得还不够!”
“她长得还行,就是与其他同学比身高差了那么一点。”
……
比较,虽然能够让我们看清与别人的差距,并产生“见贤思齐”的动力,也许这正是人们喜欢比较的原因,但是它所产生的正能量非常有限,所带来的伤害却很深很深,尤其是对那些刚刚进入新环境的年轻人。因为这时他们不论在身体上,还是情绪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变
化。一方面他们急切需要存在感,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自我刚刚形成,还不牢固,情绪也极不稳定,常常缺乏安全感,更容易自我怀疑。比较,无疑会扰乱内心,让他们紧紧将目光盯住自己的缺点,陷入自卑。
人比人,气死人。
在比较的道路上没有真正的赢家,大家都伤痕累累,从早到晚生活在羡慕嫉妒恨之中;更甚者趋炎附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唯有抛弃与别人进行比较的惯性思维,我们才能开启自我认知的旅程。
实战演练1
提高自我认知度之后,你就会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的价值,这时的你既不会与别人比较,也不会为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更不会因为自己的优势而蔑视他人。
阅读以下对话,选出你认为哪些回答反映了你是一个有自我认知的人。
“听说你们赢了自由泳接力,恭喜恭喜。”
□“谢了,感觉好极了。对了,听说你跳水比赛也赢了,好棒啊。”
□“我也不知道怎么赢的。我状态挺不好的。”
□“和我比起来,其他人都慢得和乌龟一样。”
“听说帕特里克和你分手了,你还好吧?”
□“再好不过了!反正我也要甩了他的,他老拖我后腿。”
□“唉,我就知道,这事早晚都会发生。一旦了解我的为人,
没人想和我在一起。”
□“确实挺难过。不过现在我已经好很多了。”
“不好意思,你好像坐错位置了,你能核对下自己的票吗?”
□“对不起对不起,我老干这种糊涂事。”
□“我可是先来的。你就不能找个空座位吗?”
□“不好意思,我弄错了。我的座位在后排。”
“嘿,那可是我的毛衣,你怎么不问我一下就穿了?”
□“不好意思,你没在家,我就穿了下。我应当问下你的。”
□“闭嘴。我穿比你好看多了。”
□“我一定是脑子进水了,我穿上也不好看。这样吧,我再
给你一件作为补偿。”
实战演练2
你认为谁很“完美”?写下他(她)的名字。
列举他(她)的缺点。
从自我认知度较低的角度描述你自己(极力与别人比较、忽视你的一切长处、仅仅着眼于你的不足、总想别人比你强的地方)。
从自我认知度较高的角度描述自己(不与别人攀比、意识到自己的长处、接纳自己的不足、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今日确认
我不想和任何人比较,我有我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