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以闲适的心情,细腻的文字,细述过往和目下所历、所见、所闻的许多人与事:昔日家族的荣耀与辉光、父慈母爱的幸福与温馨、读书时光的美好与快乐、师友之间的友善与融洽、日常生活中的幽默与情趣。作品生动细致而不乏情趣,平易省净而又意味深长。体现了学者散文的恬淡和精致。
习惯了现代社会的繁忙、急促、喧嚣,忽一日静下来,闲坐窗下,细数过往和目下所历、所见、所闻的许多人与事:昔日家族的荣耀与辉煌、父慈母爱的幸福与温馨、师友之间的融洽友善以及日常生活中那些美好、快乐的时光……如同随风飘散的花儿,俯拾皆是,左右逢源,正应了宋人的两句诗: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花落春仍在,一切都是美好的。
此书的作者为女性,其性格爽直而平和、敏锐而宽宏,文笔平易省净而饶有情趣,意味深长,在当代散文界自是一格。
从《七八个星天外》说起
序王一涓《闲数落花》
莫砺锋
王一涓的第二本散文集完稿了,向我索序。我对她的前一本《七八个星天外》颇有好感,便一口应承下来。不久她用电子邮件传来几百页文稿,书名是《闲数落花》。我一向怕读长篇的电子文本,便把目录与后记先读一过,觉得无论是题材还是写法,二书都是名副其实的姐妹篇。既然我还没有通读第二本,这篇序言不妨先从第一本谈起。
两年前初读《七八个星天外》,一看书名便笑出声来:到底是辛弃疾专家巩本栋的夫人所写的书,这个书名肯定是本栋的点睛之笔!但是看到《后记》中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啊,事啊,真是多如繁星。可和你有关的,只能就是那几颗星星。……然而,就是那几颗星星啊,却温暖、照亮了你的人生,并与那满天的星斗一起,闪烁在浩瀚无垠的夜空。这本小书里的人与事,就是我生命中的那几颗星星吧。人尽管平凡,事也无关宏旨,但却都是真真切切的,正像夏夜星空点缀在天际的那几颗星。于是我想到了稼轩的那句词:七八个星天外。原来这是王一涓自己的妙手偶得。这个书名好在哪里呢?先让我们读冯至的十四行诗《我们准备着》的第一节: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彗星是星空中的怪客,有些彗星光彩夺目,据《新唐书·天文志》记载,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其长亘天,竟然横亘整个天空,真是壮观。冯至所说的彗星,当指名震遐迩的大人物。这不,张新颖在《能写师友回忆录的人是有福的》一文中,便引用冯诗并认为彗星是指非常之人。然而彗星毕竟是行踪渺然的天外来客,我辈肉眼凡胎,家中又没有天文望远镜,一生中也难得一见。还记得1986年初,哄传久违的哈雷彗星要光临地球了,人们奔走相告。二月的一个寒夜,我家附近的一个单位不知从哪弄来一架天文望远镜,架在大楼顶上供大家观测彗星。那夜我排了一小时的队,终于凑近望远镜的镜头,经过主管者的再三指点,才在茫茫夜空中找到了哈雷彗星的倩影:模糊的一个小亮点,与旁边的无名星辰没啥两样,也根本没有想象中形若扫帚的彗尾,不禁大失所望。据说哈雷下次回归地球要到2061年,我有生之年肯定不能再睹芳容了。所以与其翘首盼望彗星的出现,倒不如随意观赏平常的满天繁星。对于一般人来说,只有北极星、北斗星和牵牛星、织女星等少数几颗星辰能叫出名字,其他的星斗都是无名之辈。古人以为像傅说那样的杰出人物才会变成星辰,民间却传说地上的每个凡人都对应着天上的一颗星,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便持此说,王一涓也是如此。
《七八个星天外》共分七辑,只有最后一辑《红楼絮语》的五篇都是谈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像是学术随笔,其余六辑的内容全是记人,正像作者所说,人尽管平凡,事也无关宏旨,但却都是真真切切的。有几辑写得格外生动,例如第三辑《自行车驮着的岁月》,所收十六篇短文的唯一记叙对象就是她的宝贝儿子。这个孩子的小名就叫贝贝,如今已是风度翩翩的青年绅士,但书中所写的都是他高考之前的少儿时代。这是母亲眼中一个男孩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的全过程,如有刚当上母亲的女性读者,大可当作《育儿经》来读。至于我自己,最欣赏的是第四辑《我在哪里找到了你》。此辑收文十篇,其中有四篇写的是我熟悉的人物,读来倍感亲切。《书呆》写其丈夫巩本栋,书呆当然是谑而不虐的昵称。本栋是我的同门师弟,同事二十多年了,堪称老熟人。王一涓说本栋是个慢性子,我深有同感。凡有同事一起出差,大家约好在车站或机场集合,最后一个到达的肯定是本栋。不过他并不误事,有时离进站或登机只有一两分钟了,大家焦急万分,望眼欲穿,本栋不慌不忙地准时现身了。但是王一涓还是让我知道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本栋逸事,比如他读中学时随身携带一把弹弓,读博时写信指示家中购买黄河牌彩电等事,十分有趣。《写在蜡梅花开时》写的是师母陶芸先生,她是程千帆先生的夫人。那时我与程先生住在同一座楼里,先生住东头一楼的101室,我住西头六楼的606室,正好构成一条对角线。从我家的阳台探出身去,便可眺望到那个栽着腊梅花的小院子。阅读王一涓怀念陶先生的文字,令人百感交集。《何日彩云归》追念同事王彩云。王一涓与王彩云同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办公室工作,我曾在电子信箱的收信人栏中把她俩合称中文二王。王彩云因患恶疾英年早逝,我有事未能参加追悼会,便代系里拟了一副挽联:彩云易散斯人斯疾,霁月长明此面此心。阅读此书,眼前浮现出王彩云淳朴憨厚的笑容。《非典教授》写中文系前主任许志英先生。我在南大任教的前十年间,许先生先后担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是我的顶头上司。我对领导一向敬而远之,除了工作关系,与许先生并无交往。有一阵虽然同住一个小区,路上相逢也只是互相点头而已。我只知道许先生有见识、有性格,后来因他请我为他所拟的两副挽联调整平仄从而得知他不耻下问,此外所知无多。王一涓把许先生作为非典型教授的一面展露无遗,生动叙述了许先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尤其是他退休以后直到生意索然、毅然弃世的晚年光景。读过此书,许先生的完整形象才在我心中清晰起来。《七八个星天外》所写的便是这样的凡人凡事,但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是夏夜星空点缀在天际的那几颗星,他们不像彗星那样令人震撼、敬畏,而是使人感到亲切、可爱。我相信,这样的书要比名人传记更贴近我们普通读者。我也相信,凡是喜欢《七八个星天外》的读者,一定会同样喜欢《闲数落花》,因为两者的内容一脉相承,而论文笔的洗炼,则后者更上一层楼。
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王一涓是谁?就像书中所写人物一样,她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是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的大学生,毕业后教过十年中学,然后来南大中文系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直至退休。王一涓有两个全系公认的特长,一是普通话说得标准,所以退休后还受系里返聘负责南京大学普通话测试站的工作。二是散文写得出色,文字清新流畅,且擅长将平凡的题材点铁成金。当年许志英先生写作随笔,便特邀王一涓帮他润色修改。许先生的随笔结集以后,曾在后记中指出:我还要特别感谢王一涓女士。我请她为我的随笔把把文字关,因为她有十年教中学语文的经验,善于咬文嚼字,又写过不少优美的随笔,所以请她帮忙做这件事。现在看来这样做是很对头的。她连我以前写的几篇随笔,也全看了。她的修改很慎重,尽管一般不是很多,却都是改之所当改,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许先生是专治现当代文学的教授、博导,他的话当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闲数落花》第一辑中的《从前慢》《文苑人》等篇,去年曾公布在南大小百合的系版上,全系师生莫不先睹为快,好评如潮。所以我认为,王一涓是一个没有加入作家协会的优秀散文作家。古今中外,有许多优秀散文出于业余作家之手,《七八个星天外》与《闲数落花》也是如此,值得一读。
王一涓,江苏淮阴人,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撰有学术论著多种,出版散文集《七八个星天外》等。
从《七八个星天外》说起序王一涓《闲数落花》(莫砺锋)
第一辑 文苑人
从前慢
文苑人(一)
文苑人(二)
文苑人(三)
文苑人(四)
迟到的感谢
冯翠儿
我的同学我的班
悼小铁,兼怀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第二辑 也算闲情偶寄
池塘
也算闲情偶寄
柳絮柳絮满天飞
我的舌尖上
鬼子进村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次散步的遭遇
家园
七彩云南
第三辑 读书郎
读书郎
小鬼当家
难得不糊涂
被选举
小小学童
你长大了,我很感动
母亲手记
第四辑 天若有情
天若有情
怕过清明 怕过清明
小鸡小鸡叽叽叽
心结
奶娘
第五辑 想一想是可以的
曹雪芹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差了一点
从前,有个范滂……
南宋,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一想是可以的
隧道里的猫
第六辑 豆豆
豆豆
豆豆下馆子
两个小伙伴
小电工
诈骗电话
一张结业证书
博桥,那家毛线店
病房速写
笑典
那时花开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