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800年,爱尔兰裔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著作了《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他在该书中首次对“企业家”进行了定义,阐释企业家是专门承担风险的人。
后来,奥地利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所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指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就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方案,不断寻找新的意义所在,不断发现新的实现自我的途径。按照他的定义,企业家的内涵和外延要广泛得多,不仅包括在交换经济中通常所称的生意人,也包括公司雇佣人员,例如经理、董事会成员等。
美国著名企业家克雷格·霍尔在所著《负责任的企业家》中指出,企业家是做实事的人,是冒险家,是风险承担者,他们对朋友、商界伙伴和社会是负责任的。也就是说,企业家不仅是社会革新者,更是社会责任与信用关系的维护者,并且致力于改进社会。
总之,“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经济要素创新组合的人。”他们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使得人们更加幸福。财富虽然只是一个象征,但它与人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等息息相关。
企业家也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着、诚信和服务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企业家精神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特征,也是他们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是他们行动的理性超越和精神升华。
当然,企业家是在创造财富的实际行动中,在点点滴滴的事例中体现出伟大精神的。我们在追寻他们成长发展的历程时就会发现,虽然他们成长发展的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生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则是殊途同归的。
这正如美国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同时,爱默生认为:“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
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了《企业家成长启示录》丛书,精选荟萃了现当代中外在钢铁、石油、汽车、船运、时装、娱乐、传媒、电脑、信息、商业、金融、投资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的精神。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本套作品充满了精神的力量、创业的经验、经营的学问、管理的智慧以及财富的观念,相信我们广大读者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启迪。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方便地了解和学习这些企业家,我们还增设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使本套作品更具可读性、指向性和知识性。为了更加形象地表现企业家的发展历程,我们还根据他们的成长线索,适当配图,使之图文并茂,形式新颖,以便更加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
我们在编撰本套作品时,为了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资料的翔实性,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和许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们表示衷心谢意。但仍难免出现挂一漏万或错误疏忽,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们修正。我们相信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著名企业家的人生成长与成功故事,会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长中的目标和关键点,直至开创自我的幸福人生!
《企业家成长启示录·从米店小老板到塑胶大王:王永庆》:
一代巨富王永庆是著名的企业家,他的资产超过数亿元,可是谁又能想象得到,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其实他也是从贫苦之家走出来的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清道光年间,王永庆的先祖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金田乡移居台湾。父亲在台湾主要以种茶和卖茶为生,家境还算过得去,但不料中年时大病一场,竟然耗尽了所有家产,所以家境从此陷入困境。自此,家庭里外的粗工细活也就全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
清道光年间,王永庆的老曾祖母许雪娘因是寡妇,在家乡无法谋生,便带着儿子王天来和儿媳林谨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台湾寻找生路。
在此之前,安溪已经有不少同乡来到了台湾。许雪娘一家落户在台北县新店镇直潭孔子岭上,当地人把这里称作“情人谷”。
“情人谷”名字虽然浪漫,但是人们的生活却并不是那么富有诗情画意。这里山多平地少,物产匮乏,并不是一个适宜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在福建省安溪,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种茶人。于是,许雪娘和儿子、儿媳三人“重操旧业”,在直潭开荒种茶,定居下来。
王永庆的祖母苏好,是一个乐天知命、心地善良的女人。那时候,一些愚昧而贫苦的农民认为养女儿没用,女儿出生后多数被直接掐死。
苏好出生时也差点儿遭此厄运。她曾对王永庆说:“我出生的时候,我母亲要掐死我,我父亲说先找个算命的看看再说。还好,算命先生说我将来的命运很好,所以才活了下来。”
乡亲们都羡慕苏好嫁给了王添泉,说她找了个知书达理的好丈夫。苏好自己也暗暗庆幸自己的“命好”。
可是真正嫁进了王家门,却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王添泉虽然满腹经纶,但是却穷得家徒四壁,嫁过来享福是不可能的事。好在苏好是个知足常乐的女人,对如此贫困的家,也不十分失望。
当时百姓普遍贫穷,特别是在乡下,能解决温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有几个人会把孩子送去念书呢?私塾里的学生寥寥无几,王添泉的收入非常有限。
王添泉在村里私塾做教师,而他除了教书,什么农活都不会干,随着子女一个个降临人间,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望着因操劳过度而未老先衰的妻子,以及因营养不良而身材瘦小的儿女,王添泉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中。他觉得自己很没用,没有办法给妻子和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王添泉觉得教书这行当难以养家糊口,经常抱怨说,早知孔老夫子的学问这么不值钱,还不如当初跟父兄学种茶呢!痛心疾首之余,他决心不让儿女读书。所以,王永庆的父亲和叔伯们大都是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睁眼瞎”。如果说王添泉此举也算是一种“穷则思变”的话,只能算是一次失败的改变,他的儿子们并没有因为不读书而变得富裕起来,反而变得越来越穷。因为贫穷的根源并不在读书识字上,根源在于他们的思想的“宿命论”。
1917年1月18日,那年是农历的龙年,一个新生命降生于台北县新店镇直潭里的一户茶农家庭。祖父王添泉为这个孩子取名叫“王永庆”,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取得值得庆贺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