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家训箴言》收集的言辞依据有代表性的古代正统版本,每条警句、格言都有具体释义,同时注明作者和出处。《新编家训箴言》体例简明、文字精炼、版式新颖,风格轻灵活泼,不拘格套,给人审美感受和想像空间。“书从数阅方知妙,山自频过盖觉幽”。家庭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核心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其中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主要是“为学”和“为人”两个方面。在“为学”和“为人”之间,“为人”比“为学”更重要。“为人”,首先要确立做一个具有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中国人的资格。
家庭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核心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其中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主要是“为学”和“为人”两个方面。在“为学”和“为人”之间,“为人”比“为学”更重要。“为人”,首先要确立做一个具有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中国人的资格。《新编家训箴言》共十二章,从头至尾始终把“为人”、“为学”和做合格中国人作为编辑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编家训箴言》所收集的言辞依据有代表性的古代正统版本,每条警句、格言都有具体释义,同时注明作者和出处。《新编家训箴言》体例简明、文字精炼、版式新颖,风格轻灵活泼,不拘格套,给人审美感受和想像空间。“书从数阅方知妙,山自频过盖觉幽”。《新编家训箴言》读之愈久,意味愈长,日读日新,终生获益。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当代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形态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体现。
科学发展,教育领先;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孩子进行培养的过程。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是社会组织的最基本的细胞。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许多名垂千古的圣贤和楷模,如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屈原、孙膑、诸葛亮、朱熹等,大都从庠序、私塾、世家和书香门第成名。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家训典籍占有浓重分量并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家语》、诸葛亮的《诫子书》、嵇康的《家诫》、杜预的《家诫》、陶渊明的《责子》、王僧虔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熹的《朱子语类》、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及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这些家训典籍,体现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传统美德。
一 崇尚学习
(一)勉学
(二)勤学
(三)治学
(四)博学
(五)教学
二 伦理礼仪
(一)道德
(二)道义
(三)仁义
(四)礼仪
三 人格魅力
(一)抑恶扬善
(二)公正无私
(三)忠实诚信
(四)刚正不阿
(五)高风亮节
(六)舍生取义
四 德行修养
(一)满损谦益
(二)崇俭戒奢
(三)尚廉反贪
(四)知过必改
(五)言扬行举
(六)矢志不渝
五 情感世界
(一)爱恋永恒
(二)喜忧悲愁
(三)爱憎怨恨
(四)乡思离情
(五)怀古鉴今
六 天道自然
(一)天经地义
(二)阴阳平衡
(三)天地人和
七 和谐统一
(一)有无相生
(二)名实相符
(三)祸福相倚
(四)贫富相易
(五)相反相成
(六)物极必反
八 处世哲学
(一)为人处世
(二)世态炎凉
(三)审时度势
(四)前车之鉴
(五)事在人为
九 社交之道
(一)知人之明
(二)君子之交
(三)志同道合
(四)以己度人
十 康乐人生
(一)自强不息
(二)生生不已
(三)夕阳晚霞
(四)颐养天年
十一 民为邦本
(一)民本民生
(二)民心民意
(三)民主民权
(四)民众民气
十二 国家国事
(一)爱我中华
(二)安危兴亡
(三)富国强兵
(四)政通人和
后记
4.103非我而当者。吾师也①;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谄谀我都吾贼也。
【注释】①非:动词,批评,责怪。当:形容词,(言语、行为)恰当,合适得当。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批评我而言辞得当的人,是我的老师。②是:词,认为正确,肯定。③谄谀:动词,谄媚阿谀。贼:仇敌,敌人后四句的意思是:肯定我而言辞得当的人,是我的朋友;谄媚阿谀我的人,是我的敌人啊!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修身》
4.104闻一善言若惊,得一士若赏。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
【注释】①闻:动词,听见,听到。善言:表彰的话,鼓励的话。若:动词像,好像。士:名词,人才。赏:动词,赐予,奖励。悛(qua):形容词,改。惧:动词,害怕,畏惧。
句意:听到一句鼓励的话受宠若惊,得一人才好像受到奖赏,有了过错-悔改,有了缺点一定要警惕。
【出处】《国语·楚语下)
4.105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