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书中嵌有二维码以关联在线视频、案例和习题等资源。全书共9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专题,具体包括:社会信息网络化、电子政务概述、电子政务与社会治理、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与管理、电子政务与网络舆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及案例分析等,从而展示了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应用。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既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政府各级公务员培训使用及有关人员阅读。
徐晓林,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003年获得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科研项目择优资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13年被美国公共管理学会授予“美国公共管理学会功勋奖”。兼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公共管理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电子政务)、行政学基础理论。
杨兰蓉,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省省级采购技术类评审专家。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事例推理的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模型及其支持系统的研究”、“基于因特网的招标投标新模式研究”、“基于粗糙集的投标风险分析与规避决策模型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化与公共组织结构变革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招标投标、现代管理技术理论与方法等。主要讲授“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等课程。
第一章 社会信息网络化
引例
第一节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 网络化带来的革命
第三节 中国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节 网络化时代政府职能的转变
本章习题
案例讨论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述
引例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型及发展阶段
第三节 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
第四节 电子政务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五节 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的四个基本维度
本章习题
案例讨论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与社会治理
引例
第一节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第二节 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第三节 数字治理与城市政府善治
第四节 电子政务对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影响
本章习题
案例讨论
第四章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引例
第一节 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二节 加拿大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三节 英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四节 澳大利亚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五节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六节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本章习题
案例讨论
第五章 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
引例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结构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技术架构
第四节 中国电子政务战略规划
本章习题
案例讨论
第六章 电子政务的建设与管理
引例
第一节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第二节 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第三节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的项目管理
本章习题
案例讨论
第七章 电子政务与网络舆情
引例
第一节 网络舆情
第二节 网络舆情与互联网政治
第三节 政务微博
第四节 政务微信
本章习题
案例讨论
第八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引例
第一节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
第二节 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本章习题
案例讨论
第九章 电子政务案例
第一节 贵州省“云上贵州”智能交通云实施案例
第二节 上海市政务微信“上海发布”探析
第三节 广东省南海市的电子政务系统
本章习题
参考文献
《电子政务》:
1.信息的普遍性和无限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只要事物存在、有变化、有差异,就有信息。同时,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更是无限的,因此,信息也是无限的。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信息;客观世界不仅存在我们已经认识和掌握的信息,还存在大量我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的信息。
2.信息的永恒性
客观世界某个物种会消失,某种能源会用尽,但信息不会消失和穷尽。
3.信息的可传递性和共享性
信息无论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具有传递性。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称为通信;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信息存储。信息可以在时空中转移,知识的积累、交流和传播,就说明了这一点。物资和能源在运输时,发出点发出物资和能源,其本身的数量就要减少,遵守质量守恒或能量守恒定律。信息传递则不同,信源发出信息后,其自身信息并不减少,而且同一信源可供给多个信宿(信息接收者)。一个物化的产品,因受时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同时被多人共享。而一般情况下,信息可以同时被多人共享,这种共享较少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4.载体的可变换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一方面,它只有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又必须依附于某种物体上;另一方面,同一信息的载体是可以变换的。例如,某一信息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述,这个语言符号既可以是汉语,也可以是英语或其他语言。而这些语言既可以载荷于声波、电磁波,也可以转换成相应的文字载荷于纸张上。脱离这些具体的符号及其物质载体,信息及其传递是不可想象的,而信息载体以及信息本身形式的变换,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内容。
(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信息技术正在加速知识的编码化并刺激知识经济的增长。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能够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从而加速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根据我国的现状,信息产业的构成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发四部分。信息产业自20世纪40年代兴起,70年代得到高速发展,90年代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规模扩大最迅速、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跨人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截止到2015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个数6.08万家,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企业1.99万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4.09万家。2015年全年完成销售收入总规模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在全国41个工业行业中增速居第5位。从经济发展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程度、社会各行业和各领域的管理水平;从社会进步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市场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乃至社会结构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