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叔本华的名著《人生的智慧》中精选箴言,从梵高的绘画中精选作品,然后根据箴言选配绘画,把两者有机结合,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
我们尊崇梵高和叔本华,因为他们早已身负盛名。梵高的画作被细 细品赏,叔本华著作中流露出来的浪漫悲情似乎更符合现代的阅读时尚。一旦成为了大师,孤独也成了奢侈品。编者的独具匠心之处,把两颗同样不被 世人理解,被现实和友情所伤的孤独的灵魂交汇相通了。因为对梵高生平 和画作背景极为熟稔,因为对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心领神会,所以体会了两者 的相得益彰,所以有了水到渠成的阅读与心领神会。
水到渠成的阅读
我是带着一点疑惑开始看这本书的。阿图尔·叔本华,文森特·梵·高,一位哲学家,一位艺术家,两个同样如雷贯耳的名字。叔本华,即使无知如我,也知道他的哲学名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曾经读过他的《人生的智慧》,知道他的名言: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梵·高,作为一个艺术家,是多少西画家心中神一般的存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油画系的同学,曾在操场上铺开巨大的画布,用恣肆的笔触在画布上书写:向梵·高致敬!当年的震撼我到现在依然记得。在艺术史上,梵·高的地位自不用赘言,罗伯特·休斯在《新艺术的震撼》中这样评价梵·高:开启了油画仅用色彩和笔触就能表达强烈情绪之先河的艺术家。而在普罗大众中,梵·高生前的落魄及身后的盛名之间的反差,使他的故事已经逐渐演变为传奇。他的向日葵和星空,几乎成了大众文化中最流行的图像符号。他的传记和画册即使不能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总是摆在书店流行榜前排的位置,对他的生平和艺术的评论与解读,是艺术界和坊间至今仍然不衰的热门话题。这样两个人,他们在这本书中被并置,在谈论梵·高的文本中,这是一个崭新的角度,也是一个令人疑惑的角度:叔本华的文字,梵·高的图像,他们以什么样的理由被放置在一起?他们有何相通之处?他们是否能互为印证、互为解读?毫无疑问,他们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国籍不同,出身不同。叔本华出身富贵,一生衣食无忧,不用为生计奔波,有足够的财力安心为自己最热爱的哲学写作。梵·高的父亲是牧师,作为家庭的长子,梵·高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并未按照父母希望的方式去生活,曾经做过牧师,热爱艺术,却并未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依靠弟弟的支持才能不间断地进行创作,常常陷入生活困境,买不起面包,买不起颜料,甚至曾因为交不出房租而被警察带走。性情也不同。叔本华冷, 冷静理性,在《人生的智慧》中那些对世人世情的论断,是才智超绝者俯瞰众生居高临下的犀利和理性。梵·高热,热烈奔放,那些明亮的画面和跳跃的笔触,全是对生命,对世界无法掩饰的热爱和执着:花季那么短,你知道这些是能让世界开心的唯一理由。但他们又是相通的两个人。他们孤独,孤独是曲高和寡者共同的命运。叔本华的孤独是难以找到精神同道的寂寞,他30岁时就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但是他的成就直到晚年才获得承认,叔本华为此感叹:此刻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在对寂寞深刻体会之后,他反复地提到孤独,孤独是精神卓越之士的注定命运:对这一命运他们有时会嘘唏不已,但是他们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地选择了孤独,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梵·高的孤独则是难以被世人理解,难以被认同的孤独,这不仅仅指他的作品,他的绘画观念。作为曾经一度自闭的人,终其一生,在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上,梵·高都是一个不自信的、有障碍的人,甚至包括他的至亲和朋友。就像广为人知的故事里提及的那样,在和好友高更发生争吵后,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他常常被身边人认为性情孤僻,行为古怪,难以融入人群。孤独感伴随着他的一生。 他们都是真正诚实的人。顾城说,真正诚实的人从不面临选择。叔本华是这样,梵·高也是这样。他们忠于自己的内心,只为自己真正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努力。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无懈怠。叔本华一生都在为哲学而写作,心无旁骛。他说:我不曾从外在获得任何鼓励,对所做事情的热爱是我在许许多多的日子里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的唯一支持。梵·高决定开始绘画后,几乎每天都进行创作。当时他几乎无法成功地卖出一件作品,但是他仍然勤奋工作,因为他画画的动力来自内心炽烈的需求和执念,而非他人的认同。他说:我对艺术有强烈的信仰,坚信艺术如激流,将人带到极乐之境。阅读过程中,在叔本华的文字和梵·高的图像同时出现在眼前时,突然间,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出现在我的知觉中。梵·高的一生和他的艺术,似乎常常在叔本华那些犀利的文字中得到印证,他命运中那无法逃避的定数: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梵·高其人,始终无法融入人群;梵·高其画,生前也没有得到世人承认。独处并非他的自我选择,而是他的艺术在当时注定的命运。叔本华说:名声到来得越迟,维持的时间就越长久,因为任何优秀的东西都只能慢慢地成熟。流芳后世的名声就好比一株慢慢成长起来的橡树。那得来全不费工夫,但却只是昙花一现的名声,只是寿命不过一年的快速长成的植物;而虚假的名声则是迅速茁壮起来,但却很快就被连根拔掉的杂草。这段关于名声的箴言,如果不是知道他们两人并非同时代人,简直诧异到以为叔本华是梵·高的知己,是在为梵·高的生前落寞和身后盛名而感慨。读着这样的文字,看着这样的图像,这样的两个人,他们在书中相遇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于是,我突然间理解了编者编辑此书的初心,并感谢她的慧眼。 是为序。 武秦瑞 2017年10月27日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的绘画对现代艺术特别是表现主义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