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涌入城市,加剧了社会多元化的可能,同时也为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契机。本书将以冲突和融合为切入点,基于对一系列微观社会调查与宏观统计数据的分析,讨论转型期人口社会流动的渠道及其市民化问题。全书将分析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农民的职业选择及其过程,并将讨论制度等因素所可能带来的境遇或难题。在此基础上,本书还将讨论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之间的群体交往,及其如何塑造社会信任并影响社会融合。
本书是一部社会学著作,将研究投向当前社会的热点人口流动,体现出研究与现实社会的紧密互动。作者基于当代中国生活史与社会变迁数据,把目光投向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过程,以非农职业获得为窗口,探索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过程及其对农村劳动力配置的影响,并关注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及社会融合问题。
书稿充分运用社会学理论、数据模型和个案分析,在实证层面所探索的人口流动所体现出的冲突与融合,分析制度因素在其中的宏观影响等,对于当下户籍制度改革等,具有一定的政策相关性和指导意义。
【绪论】: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最为瞩目的社会现象之一。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已逾2.6亿,仅就规模而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长期以来受到学者和政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各区域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工资差异,尤其是收入的城乡差别,使得劳动者在流动中寻求经济回报的最大化,从而促成经济融合并汇聚成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使得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日益多元化,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机会、社会福利及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的冲突 。而户籍身份带来的制度壁垒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城乡二元分割,使得这些冲突更加复杂。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将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研究转型期中国人口流动带来的冲突与融合问题,更显得尤为必要。
学界关于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其中最为主流的一支文献是,通过对比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社会经济地位之各个维度上的差别,来考察农村移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以及其在社会福利获得方面遭受的不公,并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 。当然也有许多学者将目光投向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动因问题。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推拉理论即已占据对人口流动与迁移的学术研究的主流 ,因而对中国自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之动因研究也基本遵循了这一脉络 。所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流动研究往往十分关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拉力作用,对中国农村内在的经济与制度推动力却研究不足。最后,在新型城镇化制度背景下,也有相当一部分文献探讨人口流动的社会后果,探索如何在挖掘人口流动经济潜力的同时,控制其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这部分文献又往往与考察农民工社会资源弱势的文献紧密联系 。
从上述文献的角度看,我们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人口流动问题。首先,从人口流动来源地的角度,在中国情境下,主要是农村劳务输出地区,考察农村社会存在哪些经济与制度性因素,塑造了人口流动的大趋势。其次,文献应该着重反思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过程,考察有哪些因素促进或是阻碍了劳动力在二元劳动力市场进行配置的过程,以及个体如何突破或是受制于这些制度性的约束。最后,我们必然将目光投向人口流动的目的地,即劳务输入的中国城市,探索人口流动造就的多元化过程,究竟会给城市社会带来何种影响,以及我们应当怎样调节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本书对人口流动的研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展开。
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书对人口流动的研究虽然在已有的框架下进行,但是略具以下几点创新意义。首先,本书力求将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分析纳入经典移民理论模型,在反思其他国家和地区移民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考察中国人口迁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由于户籍制度的中国特性,既有文献对中国人口流动的研究往往十分强调中国情境,而有时缺乏与国际人口流动文献的对话,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中国人口流动的研究,可能更容易提出适合中国现实的政策建议;但另一方面,不对经典移民理论于中国的适用性加以反思,可能也不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人口流动的现实。
郑冰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2013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获社会科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