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诗学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并行不悖的两条路径,为我们呈现了多维的审美理想和诗歌范式,而并非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冲突与矛盾态势。《中国现代时期新旧诗学互训》立足于新旧互训的基点,力图从诗学嬗变的源头中梳理出二者的对立与统一,使抒写心灵艺术的诗歌重新回归人类心灵的栖息之地。
王巨川,1973年出生在寒冷而美丽的哈尔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现当代诗学理论、文化政策与产业研究。
绪论
第一节 新旧诗学互训的“尝试”
第二节 关于论题选择的思考
第三节 多维度的新旧诗学研究
第一章 现代诗学视域中的民族主义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两种形态
第三节 新旧诗学与民族主义
第二章 复线历史与新旧诗学的现代性
第一节 复线历史中的新旧诗学
第二节 复线历史中的国家想象
第三节 复线历史的现代性辨析
第四节 “时间的滞差”与“另类现代性”
第三章 现代诗学建构的内因外力
第一节 西学东渐:现代诗学建构的外因
第二节 国学思潮:现代诗学建构的内力
第三节 “两种声音”产生的两条路径
第四节 新旧诗学的论争
第四章 新旧诗学的互动空间
第一节 交汇的文化空间与诗学之“变”
第二节 “诗界潮音集”:古典诗学求变的潮音
第三节 《小说月报》:变革时代的缪斯空间
第四节 北大“三刊”:新旧诗学的互动空间
第五章 新与旧之间的诗学观辨析
第一节 “新我”与“旧我”的纠葛
第二节 “勒马回缰作旧诗”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开放的自由与精致的范式
第六章 新旧诗学的会通
第一节 新诗发生学的范本思维
第二节 格律化实验:新旧的自觉沟通
第三节 断裂与承续:古典诗学的现代转型
第七章 胡适诗学论:双重人格与二元诗格
第一节 “文化场”:双重人格的构建语境
第二节 中西之间: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第三节 新与旧:双重人格交织中的诗学实践
第八章 新旧诗学与民族文化整体性思维
第一节 语言符号理论的踪迹
第二节 汉学语境中的符号学理论
第三节 古典诗学语言符号化形态与表达方式
第四节 古典诗歌的诗体流变与整体性思维
第五节 现代诗学与整体性思维的同构
余论
附录一1978-2010:现代旧体诗研究论文索引
附录二1910-1920:《小说月报》旧体诗目录索引
附录三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旧体诗研究述要
参考文献
后记
丛书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