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之路》系学习中医的入门之书。全书共十章,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二章,脏腑学说;第三章,气血津液学说;第四章,经络学说;第五章,病因学说;第六章,四诊;第七章,辨证;第八章,治法与治则;第九章,中医药学发展简史;第十章,背诵部分。
《学习中医之路》内容简练,有序地论述了学习中医之阶梯,是初学中医极好的参考书。
中医药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数千年来,它一直绽放着绚丽的光彩,为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数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伟大的医学家,勤奋地耕读着,努力发掘,推动着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和成长。一代又一代伟大的医学家,钻研剖析中国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为中国医药学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中医药学蕴含着数千年来无数医学家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为祖国医药学的发展和成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中医药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学习它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既要了解中医药学的昨天,又要展望中医药学的未来;既要掌握学习中医药学理论的阶梯,又要掌握中医药学理论的实质内涵。只有熟练地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才能更好地学习中医各科临床。如果不能通晓中医基础理论,即在中医临床上下工夫,那只能是盲目的、无目的的学习,或者说是生搬硬套的学习。不通晓中医学基础理论,即不明病因、病机、疾病发生的原委,论治疾病只能是依葫芦画瓢地治病。
学习中医,必须熟练地掌握中医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上才能准确无误,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故学习中医,必须熟练地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才能对临床各科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学习,最终才能造就成临床上的好医生。
秦世云,副主任医师,1942年出生于安徽省临泉县。自幼酷爱医学,自学中医,学日有年,于1964年参加卫生工作。1986-1987年在安徽中医学院进修。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行医于基层,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有《临证要方》《秦氏医案医话》《中医妇科实践录》《临证拾遗方》等书。
秦中文,男,1975年12月生,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7年参加工作,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外科手术精湛,于中医药颇有研究,对一些外科术后器官功能恢复运用中药多能随手奏效。根据父亲的临床经验方,对药方的君、臣、佐、使加以更改,申请中药发明专利十余种。
杨侠,女,1978年7月生,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8年参加工作,从医二十余年。以病人为中心,中西药并用。擅长治疗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病。对慢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腰腿疼痛等疾病,运用中西药结合及中医非药物治疗效果显著。2017年于首届黄山论坛《论文汇编》发表《以(中医药法)为准则,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论文一篇,得到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的认可。
绪论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五节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二章 脏腑学说
第一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五脏的病理变化
第三节 六腑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六腑的病理变化
第五节 心包络和命名
第六节 奇恒之府
第七节 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与病理变化
第八节 六腑之间的生理关系与病理变化
第九节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学说
第一节 气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气的病理变化
第三节 血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血的病理变化
第五节 津液的生理功能
第六节 津液的病理变化
第七节 气与血的关系
第八节 气与津液的关系
第九节 血与津液的关系
……
第四章 经络学说
第五章 病因病机
第六章 四诊
第七章 辨证
第八章 治法与治则
第九章 中国医药学发展简史
第十章 背诵部分
附
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