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中国1943-1945——美军观察组在延安的见闻(新)国际名人看中国
定 价:30 元
- 作者:【美】威尔伯 J.彼得金
- 出版时间:2018/6/1
- ISBN:9787200130737
- 出 版 社:北京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712.55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二战期间,为了评估中国共产党对侵华日军的作战情况,美国军事观察组(也被称作迪克西使团)被派往延安,他们观察共产党抗日游击队的军事设施、武器装备、战地医院、军工厂、培训设施,并代表美国军方与延安共产党建立合作与对话关系。作者是使团的首批成员之一。到延安后不久,就被使团派往山西、河北抗战前线,观察那里的战况。该书收录了作者在延安、重庆等城市不同经历的400余篇日记以及100余幅珍贵照片,详细记录了他3个月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与*、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作者彼得金以日记体回忆录记述了其1943年赴中国,1944年8月加入美军观察组赴延安,进而考察中共的华北抗日前线,返回重庆后又再次运送物资赴延安的经历。从个人角度反映了美军迪克西使团在延安的工作状况及其对延安和华北前线,以及国民党地区昆明重庆等的观察和记录,流露出作者对中共领导抗战的好感和赞扬。附录所收信件和报告、名单等内容信息量大,对研究迪克西使团、研究中共对美军飞行员的救助等极有帮助。
总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北京出版集团出版国际名人看中国丛书,不仅是系统全面地介绍和纪念为建立新中国所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际友人,也是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通过传承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广交国际朋友,让更多的外国人来讲述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去展现今天的中国发展,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 国际名人看中国丛书收录了多个国家的著名人士的作品。这些作者在20世纪亲历、见证了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他们通过在华参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切身感受,深刻地诠释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我们今天再次阅读这些国际友人传世的经典著作,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变革创新的精神,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国际名人看中国丛书中,有很多国际友人,在今天仍然对中外人文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80年前,这些国际友人跨越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将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介绍给世界,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真相。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80年前斯诺他们做到了,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做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和平发展,使更多友好的目光投向中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的看法都不相同。今天的中国,应该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努力引导各方面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甚至融入中国,我们无法回避。我们相信,只要秉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不同文明间就能够相互促进,共通共融。 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校的信中强调指出:希望你们发扬传承艾老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谱写国际友谊新篇章,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路易?艾黎和宋庆龄、埃德加?斯诺、海伦?斯诺等人发起成立的工合国际,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他在华工作60年,为支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在人文交流中,这些有着共同记忆的人物一直是构建平台的主线,因为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人类的和平与友谊做出贡献的人。当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国女王于白金汉宫举办的国宴上讲话时特别提到:一位中文名字叫作何克的英国记者,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还担任陕西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为带领学生向安全地区转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近年来,在何克就读的英国圣乔治中学和李约瑟就读的英国奥多中学,由英中了解协会和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论文比赛已经开展了三届,这些英国的中学生已经开始通过论文写作来了解今天的中国。在美国,来自斯诺家乡的肯尼迪教授将开始《红星照耀中国》出版80周年的全球巡展;中国问题专家麦金农教授筹备的以史沫特莱研究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也将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这个新的时代,中外关系正在出现新的特征,因而对人文交流的目标和内涵提出了新要求。人文交流的背后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世界的了解和尊重,更是引领各国民众为了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发展相向而行。阅读这些国际友人们的作品,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国之交在民相亲。衷心祝愿国际友人们的伟大精神历久弥新,让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友谊万古长青! 孙华 |
威尔伯?J.彼得金,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克林顿市,成长于蒙大拿州波尔森市及俄勒冈州波特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佐治亚州班宁和中国桂林担任步兵指挥官。1944年被任命为美军驻中国军事观察团(迪克西使团)的行政官员,并于1945年成为该团的指挥官。战争结束至1964年,是美国陆军后备队的上校。1978年,迪克西使团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邀请返华,在人民大会堂的招待会上,作者代表美国人民接受了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人民发出的友好祝愿。
目录
前言 班宁堡 在境外 中国桂林 迪克西使团 中国被占领区 阜平 返回延安 延安 重庆 从重庆运送物资到延安 延安 马栏 重庆 回家 结语 补遗 附录1:迪克西使团的使命 附录2:卢登写给彼得金妻子的信 附录3:巴利奥历险记(惠特赛的报告) 附录4:包瑞德给彼得金的命令 附录5:翻译官对平汉铁路之行的报告 附录6:彼得金发给魏德迈的电报 附录7:迪基写给魏德迈的信 附录8:彼得金写给迪基的信 附录9:迪基写给彼得金的回信 附录10:迪克西使团花名册 附表1:中文词汇表 附表2:缩略语表 附表3:人名英汉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