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我国乡村自治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进行了系统而多视角的阐述,客观、立体地再现了近代以来乡村自治的整体面貌。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关照现实,对于当代中国的乡村自治问题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分析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关系演变的本质和规律;比较我国乡村依法律、依政策自治的优劣和利弊;分析现行以直接民主为特征的乡村自治过渡到以“协商”为内容的间接民主自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比我国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立法资料,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乡村自治模式和立法建议。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状况和评价
第三节 研究条件、方法、思路和基本观点
第四节 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的学术争鸣
第五节 主要内容
第一编 专制统治下的自治
第一章 清末民初乡村自治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晚清时期
第二节 民国时期
第二章 乡村自治组织分析
第一节 乡村的乡、里、保、甲等组织领导人的来源、能及其社会地位
第二节 乡村的乡、里、保、甲等组织的性质及其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 户政制度
第一节 户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户、家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家族向心于国家而边缘家户的原因
第四章 传统家国法律关系
第一节 国家制定法与家族法、乡规民约的渊源关系
第二节 国家制定法与家族法、乡规民约的法理关系
第五章 士绅阶层分析
第一节 士绅乃四民之首
第二节 乡绅协同封建国家实现对乡村统治
第三节 商绅自治展开近代社会新纪元
第六章 名为自治实则专制制度下的自治
第一节 清末民国乡村自治的评价
第二节 清末民国对乡村施以综合治理
第二编 身份制自治
第七章 专制制度下“户”走向崩溃
第一节 农户的破产与革命
第二节 从“户”到公民
第八章 乡社合一模式
第一节 农民融入国家政治生活
第二节 人民公社理论与实践
第九章 身份制自治
第一节 “人民公社”和农民的关系
第二节 身份制的农村户口
第三编法律指导型向协商政治型自治转变
第十章 法律指导型自治
第一节 法律指导型自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法律指导型自治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法律指导型自治的意义
第十一章 乡镇政权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利的法律实践
第一节 乡镇政权权力改革回顾
第二节 乡镇政权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利的矛盾不是农村的主要矛盾
第十二章 《村委会组织法》执行困境
第一节 乡镇政权权力与法律规定的冲突
第二节 法定的村民自治权利与政策及法理的冲突
第三节 村民自治权利与共产党执政权的关系
第十三章 社团和各类企业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社团和各类企业是乡村政治参与的主体之一
第二节 现行法律对社团和各类企业参与村民自治的限制及其解决
第十四章 协商政治自治制度设计
第一节 村民自治而非村民委员会自治
第二节 实行间接民主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
第三节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法的修改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