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遵循人际关系建立、发展、维持和完善的路径,拟从八个章节论述人际关系发展的一般过程,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知,形成印象,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建立人际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建立友情和爱情等,后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和群体影响等展开论述。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 漫谈人际。主要讲述内容为,人际无处不在(人际关系在生活中的体现),认识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界定,人际关系的类型等)、人际需求(人际产生的心理原因),人际的意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第二章 人际知觉。主要讲述内容为,认识人际知觉(人际知觉的内涵、基本范围及影响因素)、印象形成和第1印象、认知偏差(各种偏差及分析)、印象管理(如何保持良好形象)等。第三章 人际沟通。主要内容为,认识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内涵、意义、类型等)、人际沟通结构(七环节)、身体语言沟通、沟通经验分享等。第四章 人际关系。主要内容为,认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内涵、意义等)、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深度、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自我暴露、人际关系的恶化、人际关系的原则、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等。第五章 人际吸引。主要内容为,认识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的定义、类型)、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喜欢与爱情的区别、走近爱情、理解爱情、大学生恋爱困惑、如何面对失恋等。第六章 人际互动,主要内容为,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竞争和合作)、竞争与合作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竞争心理优势、合作与竞争的社会功能等。第七章 从众、服从、顺从,主要内容为,认识从众(定义、分类、影响、经典实验)、人为什么从众、认识服从(经典实验、影响)、人为什么服从、认识顺从、顺从的策略等。第八章 群体心理,主要内容为,常见的社会影响现象分析,主要涉及社会助长、社会干扰、社会惰化、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冒险转移、模仿、暗示等。
从开设人际关系心理学公选课近10年学生的选课情况,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来看,学生的人际需求比较强烈,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作为人际关系心理学在线课程学习的需要,拟编写本教材。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生活中的心理学,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特别适合对人际关系感兴趣、有认识和改善自己人际关系需要的人们!人际关系心理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之一,本书可作为高校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等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高校学生跨专业公选课参考教材使用。同时,本书也可供对人际关系心理学感兴趣、有需要的社会人士作为学习参考用书。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依据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的一般顺序,探讨我们每个人为什么离不开人际关系,如何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他人面前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如何收获亲情、友情和爱情,如何在群体中与他人互动,又如何在接受他人影响的同时不迷失自我等。通过对人际关系中种种人际心理、行为的描述和解释,帮助人们理解和调节自己的人际心理、行为,从而更好地预测自己和他人的人际心理、行为。
本书是以同名在线课程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讲稿为基础编写而成的。课程的内容遵循人际关系的发展,关注人际关系的提升,力求体现通识性、实用性和生活化,以及情感渗透性,不追求人际关系心理学学科的理论性,以人们生活中实际的人际心理需求为关注点,通过生活化的探讨、情浸式的论述和经典案例的佐证,让大家更好地走进人际心理,一起成长。
通识性方面,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案例分析等方式呈现,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人际需求;实用性方面,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偏重学以致用,编写本书时,力争更好地结合人们需要的人际心理知识和技能展开,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应用于生活实际;生活化方面,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生活中的心理学,编写本书时,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内容设计凸显现实需求,生活化的体现,摆脱心理学的“高大上”桎梏;情感渗透性方面,人际关系心理学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编写本书时,通过文学作品的渗透,情感话题的探讨,更好地体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生命色彩和情感价值。
本书的内容包含八个章节,第1章人际漫谈,采用漫谈的方式,探讨人际关系的普遍性及其意义,阐明人际交往的心理动机,对人际关系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章人际知觉,人际关系始于人际知觉,本章阐明人是如何形成对他人的认知,并如何管理自己,使自己在他人面前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第三章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的形成与人际沟通密切相关,本章阐明人际沟通的基本过程,如何对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障碍进行有效沟通;第四章人际关系,阐明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和维持,如何遵循人际关系发展的原则,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第五章人际吸引,阐明人际吸引的常见形式及其原则,探讨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与联系,如何认识爱情、理解爱情、走进爱情,收获良好的亲密关系;第六章人际互动,阐明人际互动的常见形式,探讨合作与竞争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第七章从众、服从和顺从,阐明在生活中,从众、服从、顺从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如何理性从众、服从,此外对顺从的策略进行探讨;第八章群体心理,阐明生活中常见的群体心理效应: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社会惰化、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和冒险转移、模仿、暗示等。本书重视生活中的人际心理、行为与基本理论的融合,每章有本章小结和思考题,节中还附有美文赏析、资料链接、心理测试和电影推荐等。同时,在本书后面附有部分参考文献,供有兴趣继续深入研究者和学习者使用。
本书前四章的内容由湖北工程学院郑应霞编写,后四章的内容由武汉学院甘琳琳编写,部分图表由湖北工程学院张晓函同学绘制。本书的内容结构设计和全书统筹由郑应霞负责。
在编写的过程中,本书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引用了部分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同时,本书也参考了一些网络资源。在此,谨向多年来致力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国内外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对引用的资料和成果的作者表示真挚的感谢!基于编写者学识的局限,本书还有很多的疏漏和不足之处,如果有机会,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使本书进一步完善。
在书稿完成和本书出版之际,感谢家人、同事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勇气将书稿完成和出版;感谢我可亲可爱的同学们,在教授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中给我无限的快乐和灵感;感谢养育我的父母,您们对我人格的影响让我终身受益;感谢我的读者,感谢您的选择和阅读……所有感谢,凝聚为一句诚挚的祝福:祝愿大家幸福快乐、平安吉祥!
个人简历:2000年9月-2004年7月,就读于湖北工程学院(原孝感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9月-2007年7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至今,任职于湖北工程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作为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师至今。主要科研成果:1、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在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中的有效性,教育观察,2019年第13期。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教书育人,2019年第1期。3、基于团体辅导的大学生自我和谐构建及思考,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4、大学生自我和谐教育的重要性及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28期。5、教学做合一对高校师范生教学实习的启示,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2期。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对策,教育评论,2014年第10期。7、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8、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7期。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教书育人,2012年第5期。10、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5期。主要著作: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主编:雷万鹏,副主编,吴亚林、李碧武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ISBN 978-7-216-07640-1,参编者,2.1万字。2、心理学,刘运芳、熊德明主编,武汉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ISBN 978-7-5430-7639-6,参编者,3万字。
人际关系心理学目录目录
第一章人际漫谈/1
第一节人际无处不在/1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意义/5
第三节人际交往的心理动机/10
第四节认识人际关系心理学/13
第二章人际知觉/19
第一节认识人际知觉/19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22
第三节印象形成/27
第四节认知偏差/31
第五节印象管理/35
第三章人际沟通/40
第一节认识人际沟通/40
第二节人际沟通的过程/46
第三节人际沟通的类型/52
第四节身体语言沟通/60
第五节沟通经验分享/69
第四章人际关系/75
第一节认识人际关系/75
第二节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人际关系的恶化/81
第三节自我暴露/85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原则/88
第五节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93
第五章人际吸引/107
第一节认识人际吸引/107
第二节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111
第三节走进爱情/119
第四节理解爱情/131
第五节大学生恋爱的困惑/139
第六节面对失恋/141
第六章人际互动/146
第一节认识人际互动/146
第二节合作与竞争的心理机制/150
第三节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154
第七章从众、服从和顺从/159
第一节从众/159
第二节服从/168
第三节顺从/176
第八章群体心理/183
第一节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183
第二节社会惰化和去个性化/188
第三节群体极化和冒险转移/191
第四节模仿和暗示/194
参考文献/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