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史学方法导论》和《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两大部分,并附《性命古训辩证》。《史学方法导论》,实际为《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史学文辑》,收录了傅斯年先生1918年至1941年间有关史学问题研究的十三篇学术文章。《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中国古代史专著,虽为残稿,但学术地位及学术影响巨大。美籍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评价:“傅斯年先生是一位历史天才,是无疑的……这篇文章(指《夷夏东西说》)以前,中国古代史毫无系统可言。”《史学方法导论》一书则完全代表了傅斯年提出的“史学即是史料学”的命题,是这种治史原则的完整体现,当年影响巨大,人称傅斯年开创了“史料学派”。 此两种讲义为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
适读人群 :历史学者 历史学爱好者 “史学即是史料学”,一部大学讲义稿,当年即影响巨大。几篇残稿论文,让史学界对中国上古史的认识有了系统脉络。他就是“足以坐上20世纪中国史学大师的宝座”、学贯中西,被誉为学术界“通才”的傅斯年。他曾提出,“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本书是一部傅斯年有关史学论著的精粹,是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必读之作。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随着中国发生“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西封闭的地理、文化格局解体,中西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学者开始对西方学术研究方法投入极大的关注。无论是传统学者的自觉转型,还是留洋归来学人用西学治学方法研究探讨中国文化,传统的学术主流研究方法与西方的实证法、诠释法等交汇,激荡出不少新思想和新观念,这种学术方法上的创新,使民国学术面貌为之灿然一新,产生了一个卓然的学者群落。这批民国学人不管是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是守望知识度人、学术纯粹的天空,他们都以自己的思想、人格、学识。、修养,为那个时代建立起了各个学科的新型学术范式。
时代发展到今日,那些当年建立的新型学术范式仍然规定者我们当下的学术研究路径。无论人们如何标新,如何骄傲,民国学人作为一个整体,像山一样绕不过去。事实上,他们一直是中国现当代学术的原点所在。
上海书店出版社长期以来致力于传统文化、文史资料、学术精品的整理和出版,“新原点丛书”本着这一出版传统,将优秀的民国学人的学术成果不断介绍给读者,希望这一举动能给当代学人的学术研究带来某种便利。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省聊城人,生于儒学世家。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刘师培、黄侃等国学大师,后到英德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教育与研究部门任职。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与学校教育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成就,一生著述颇丰,被誉为学术界的“通才”。他是我国近现代之交,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涌现出的一位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史学方法导论 ………………………………………………1
史学方法导论 …………………………………………3
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 …………………………………41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48
《史记》研究 ……………………………………82
战国子家叙论 ……………………………………95
本所发掘安阳殷墟之经过
——敬告河南人士及他地人士之关心文化学术事业者 ……………………………………140
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
——一个短记 ……………………………………156
考古学的新方法 ……………………………………160
明成祖生母记疑 ……………………………………168
夷夏东西说 ……………………………………179
说“广陵之曲江” ……………………………………228
谁是《齐物论》之作者 ……………………………………234
谁是《后出师表》之作者 ……………………………………247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249
夷夏东西说 ……………………………………251
姜原 ……………………………………252
姜之世系 ……………………………………252
姜之地望 ……………………………………254
姜姓在西周的事迹 ……………………………………257
姜羌为一字 ……………………………………258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部分,1930年5月
周东封与殷遗民 ……………………………………260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三部分,1934年
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
东迁 …………………………………………………268
〔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268
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 ……………………………………274
周公之事功 ……………………………………275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部分,1930年5月
论所谓五等爵 ……………………………………278
〔五等称谓的淆乱〕 ……………………………………278
〔公侯伯子男释字〕 ……………………………………288
〔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296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部分,1930年5月
附录 ……………………………………299
一、战国子家叙论 ……………………………………299
二、性命古训辨证 ……………………………………300
序 ……………………………………300
引语 ……………………………………302
上卷释字 ……………………………………306
第一章 提纲 ……………………………………306
第二章 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统计及其字义 …………………………307
第三章 《周诰》中之“性”“命”字 ……………………………………326
第四章 《诗经》中之“性”“命”字 ……………………………………333
第五章 《左传》《国语》中之“性”“命”字 ……………………………………340
第六章 《论语》中之“性”“命”字 ……………………………………345
第七章 论《告子》言“性”实言生兼论《孟子》一书之“性”字在原本
当作生字 ……………………………………347
第八章 论《苟子》性恶、正名诸篇中之“性”字在原本
当作生字 ……………………………………351
第九章 论《吕氏春秋》中“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354
第十章 “生”与“性”、“令”与“命”之语言学的关系 ……………………………………356
中卷释义 ……………………………………364
第一章 周初人之“帝”“天” ……………………………………364
第二章 周初之“天命无常”论 ……………………………………373
第三章 诸子天人论导源 ……………………………………389
第四章 自类别的人性观至普遍的人性观 ……………………………………395
第五章 总叙以下数章 ……………………………………399
第六章 春秋时代之矛盾性与孔子 ……………………………………406
第七章 墨子之非命论 ……………………………………413
第八章 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 ……………………………………421
第九章 荀子之性恶论及其天道观 ……………………………………430
第十章 本卷结语 ……………………………………438
下卷释绪 ……………………………………440
第一章 汉代性之二元说 ……………………………………440
第二章 理学之地位……………………………………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