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研究注记·案例(第3版)》在第 2 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更新了大量案例和阅读材料,将一些中国z新的管理实践与理论体系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这一版充满了时代感。同时,本版书基于战略管理实践操作的需要,对原有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填补了许多理论缝隙,也使概念更加精准,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理论的丰富度与细致度。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包括第一、二章,介绍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第二篇包括第三、四、五章,介绍公司层战略制定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的匹配与评价选择等内容;第三篇包括第六、七、八章,分别介绍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的培育及动态竞争战略的内容;第四篇包括第九、十章,分别介绍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与控制。本版书删除了第 2 版的第十章“战略并购与资本运作”,因此总体篇幅有了一定的压缩。
《战略管理:研究注记·案例(第3版)》涵盖了战略管理实践的所有理论和工具,其特色是概念精准、逻辑细腻、定量化程度高,其注记部分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的理论内容,便于自学,也便于教师使用,适合作为工商管理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MBA 和 EMBA 的教材。
第 3 版前言
近几年来,笔者多年前的预言一点一点地变成了现实,全球经济也如预期一样不断下行,形成了一个 50 个季度的下行空间。另一方面,新的革命性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按照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这一切,都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2019 年,笔者向企业家强调了“元技术”的概念,即会带动一大批新技术诞生的基础 性的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元商业模式”这一新概念。不论是元技术,还是元商业模式, 其共同特征都是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笔者预测,按实现大规模产业应用的先 后顺序,值得关注的元技术包括物联网、3D 打印、人工智能、新界面技术和轻核聚变等。 这些元技术产业化后,将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其相关的互补品业务将会得到巨大 的发展。关注这些元技术或关注这些技术的外围生态领域(互补品业务),将是未来企业的 战略重心。
尽管这十年来新商业模式创新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超越了第 2 版所总结的九种盈利模式的商业模式。这就意味着,战略最重要的不是关注变化,而是要抓住这些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只有把握住了这些永恒不变的东西,才可能在“唯有变化是不变”的时代不至于迷失方向和无所适从,也不会因“一切皆有可能”的蛊惑变得狂热而失去商业理智。对于这一信念,近几年来我们越来越坚定了。
第 3 版的面世拖得太久了。在这期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实践总结,并对新的商业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思考,目的就是将这一版的理论体系打造得更为完善。相比第 2 版,第 3 版在理论体系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细节上填补了许多理论缝隙,也使 概念更加精准,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理论的丰富度与细致度。同时,第 3 版也引进了大量的 新的商业案例,使其更具时代感。
第一章新增的内容是最多的,提出了“高二度理论”,即在自己的工作职位上拔高两个层次来思考问题,从而引导管理者在更高的格局上思考问题。该章还重新梳理了战略性思维中全局观维度四个层次的具体问题,使得战略性思维的四个维度的思考变得更为具体, 更具操作性,同时还厘清了这四个维度间的逻辑关系。关于竞争战略理论,该章提出了竞争物种理论,即以是否提升产业价值作为一切竞争行为的决策准则。这一章还提出了总体层(公司层)战略四大类型的战略意图与战略理论,把战略行为与其意图及理论假设完美地结合起来,避免因概念的模糊而导致行为上的错误。
第四章主要对优势与劣势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提出了通过产业集中度及是否超越顾客期望,确定企业的优势标准,同时还构建了顾客认知“量子”曲线,使得企业优劣势分析更精准、更符合实际情况,也更具理论指导价值。
第六章对独特性/核心互补性资产的概念进行了更为精准的定义,使整个理论体系更为完整,增加了操作性视角,使读者能够在分析完业务问题后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一章还增加了波特的战略定位理论,并对波特的战略定位曲线进行量子化处理,提出了非连续定位的观点,是对波特定位理论的一种现实修正。
第八章重新梳理了价值网模型的相关内容,修订的重点是在价值网理论的基础上,为引力弹弓理论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概念模型,提出了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替代品、互补品和政府六个方面的战略张力场,并对这六个维度的张力场的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使引力弹弓理论初具完整、规范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 3 版删除了第 2 版的第十章,也删除了最后的综合案例,因此整书的篇幅较之第 2 版有了明显的缩减。除了第四章、第九章的案例保留外,其他章的案例都做了更换。同时,许多章节的阅读材料也换成了新案例,使本书更接近读者所处的时代,令读者能够更好地将当今的商业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
本书的理论体系已经经过了十五年的打磨,虽然已臻成熟,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另外,虽然我们的战略管理逻辑基本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闭环,但纵观整个体系仍存在一个较大的漏洞,即对未来变化预测的分析大框架。对此,笔者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经过认真的研究,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作 者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