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字达斋,生于元至元二年(1277),卒于元至正七年(1347),江西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元代医家,在骨伤科方面的造诣尤为后人称道。所著《世医得效方》,对元代以前大量方剂精挑细选,按病症汇总方剂,保留了许多民间验方,公布了一些家传秘方,极大地提高了方剂运用的有效性。《危亦林/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也是危亦林对骨科、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方面诊治经验的总结。危亦林学术功底深厚,医宗经典,博览群书,既能继承先贤临证精粹,学术上又多有创新。《危亦林/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内容包括危亦林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难经》,本草学探源于《神农本草经》,辨证论治及方剂学发轫于《伤寒杂病论》。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提出独具特色的真知灼见,不断革故鼎新,充实完善,使得中医药学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丰富的原创理论内涵、显著的临床诊治疗效、深邃的中国哲学背景和特有的话语表达方式。历代医家本身就是“活”的学术载体,他们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华叶递荣,日新其用。因此,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呈现出一派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繁荣景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继依托2005年度国家“973”计划课题“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子课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研究”、2013年度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理论体系结构与内涵研究室”建设规划,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选取历代具有代表性或学术特色突出的医家,系统地阐释与解析其代表性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旨在发掘与传承、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为提升中医师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套丛书即是此系列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而成。
综观历史,凡能称之为“大医”者,大都博览群书,学问淹博赅洽,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长。因此,我们以每位医家独立成书,尽可能尊重原著,进行总结、提炼和阐发。此外,本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医家特色学术观点与临床实践相印证,尽可能选择一些典型医案,用以说明理论的实践价值,便于临床施用。本丛书现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的“医药卫生”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将于“十三五”期间完成此项出版计划,拟收载历代102名中医名家,总字数约1600万。
丛书各分册作者,有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资深专家、国家及行业重点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和I临床医师中的学术骨干,分别来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单位。从学科分布来看,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及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各学科。全体作者以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历经数年成就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了传承、运用、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大使命。
葛晓舒,女,1974年出生,河南省濮阳市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从事医古文及中国医学史教学,以及湖湘医学、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主编《传媒工作者健康字典》《中医熟记100句名言》《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精选(外科)》等。《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编委。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3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医学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三、从医经历
著作简介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诸病源候论》的影响
(二)前代骨伤学说的影响
(三)刘完素学术思想影响
(四)宋元儿科学说的影响
(五)唐宋妇科学说的影响
二、学术特色
(一)学宗经典,继承与创新并重
(二)医善全科,尤精骨伤与疮肿
(三)辨证全面,外感与内伤并重
(四)医贵于精,病与证分型细致
(五)临证重气,治气病全面系统
(六)用药独特,活用香药动物药
(七)方不秘藏,公开家传单验方
(八)选方精准,方剂实用价值高
临证经验
一、诊疗特色
(一)骨伤整复
(二)眼病诊治
(三)口齿咽喉病诊治
(四)疮肿病诊治
(五)针灸疗法
二、疾病诊治
(一)骨伤病
(二)外感病
(三)痛证
(四)痹病
(五)疸证
(六)肠胃病
(七)气病
(八)泄泻与痢疾
(九)心病
(十)咳喘病
(十一)崩漏
(十二)血证
(十三)小儿热证
(十四)中风病
(十五)小便异常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术传承
三、后世发挥
四、海外流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