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1946沈从文经典作品与沅水流域文化》旨在探讨沅水流域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作用,探讨其沅水流域文化题材与宏大时代主题的紧密联系。主要围绕小说叙事、解构启蒙话语等,研究沈从文整合西方现代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重构自己现代的民族新文化的路径;与沈从文同时代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其经典作品中所蕴涵沅水流域文化生态元素的写作理念,揭示其寻找书写文字与口语文化的平衡点的路径,打通现代与中国传统的道路;分析在沈从文笔下生成的双重图景,一方面是日渐远去的让人怀恋的沅水流域文化,另一方面却是斑驳的现代意识,分析两种彼此冲突对峙的观念视野在经典作品中的呈现,从文化视角去解释沈从文的文学世界。
1925年3月,沈从文以笔名休芸芸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散文《遥夜》。1925年5月3日,《晨报副刊》刊载“五四运动纪念号”,收录署名唯刚(即林,哲学家,佛学家,书法家)的作者发表的《大学与学生》一文,评论《遥夜》。在这篇最早对沈从文文学创行评论的文章中,有一小段话是这样阐述的: “上面所抄的文章,我是做不出来的,是我不认识的一个天才青年休芸芸君《遥夜》中的一节……《遥夜》全文俱佳——实在能够感动人。”④1925年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月,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散文《市集》,徐志摩在其文后附上《志摩的欣赏》,称赞沈从文的文笔“像是梦里的一只小艇,在波纹缣缣的梦河里荡着,处处有着落,却又处处不留痕迹。这般作品不是写成的,是‘想成’的。给这类的作者,批评是多余的,因为他自己的想象就是最不放松的不出声的批评者。奖励也是多余的,因为春草的发青,云雀的放歌,都是用不着人们的奖励的”Ⅲ。1927年4月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日,《北新周刊》第34期发表徐霞村(作家、翻译家)的评论文章《沈从文的(鸭子)》,文章说: “那些对话是那样流利,那样流利,以至能给你一种出于自然的印象,叫你找不出一点生硬的痕迹。一字字地在你耳边震荡,如同麻雀的叫声那么清脆。”④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评论家把表层阅读带人了沈从文研究之中,为对沈从文研究未知边行探索奠定了良好基础。
20世纪30年代后,193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5月,《浊流》第3期发表了吕慈的《论沈从文》。吕慈认为: “作者展开的都是的称颂,赞美得使人有几分疑心这不是中国,混战下的中国的领土。”⑨1932年3月20日,《青年界》第2卷第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号发表陈子展的《沈从文的(旧梦)》,从比较的角度认为: “作者写这种柔弱的性格,潦倒的生活,所遭的命运,所演的悲剧,自伤自嘲,曲折,有很动人处。鲁迅先生诙谐的风趣,郁达夫先生感伤的调子,似乎都于作者有些影响罢。”④1934年6月7日,《北京晨报·学园》发表汪伟的《读(边城)》,从接受学角度认为“沈氏文章颇受佛经影响,也有融化唐诗的意境而得到可喜的。”④1934年9月,《文学》第3卷第3期发表苏雪林的《沈从文论》,从文体、作品艺术等方面评价了沈从文的创作力,将黎锦明与沈从行比较,虽只有寥寥数句,但视野可贵。1934年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月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日,《北辰报·星海》发表罗曼的《读过了(边城)》,认为“在文章背面,却像是把城市和乡村经济矛盾的地方,暴露了许多。这在老船翁的生活,便是城市生活的一种反衬”④。1935年6月,《文学季刊》2卷3期发表刘西渭的《(边城)与(八骏图)》,认为沈从文是“一个渐渐走向自觉艺术的小说家”④,将废名与沈从行比较,虽只有一小段,但开启了对京派作家间的比较分析,沈从文不同作品的差异化也开始在此呈现。尤为鲜见。
沈从文经典作品与沅水流域文化研究有利于梳理沈从文经典作品中所呈现的沅水流域文化意象,发现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兼备体,提炼沈从文沅水流域地理志叙事及文化叙事,探寻其作品中通过还原、参照、贯通、融合而建立起来的既具有沅水流域文化,又充分现代化的叙事学体系,通过再发掘植根于沅水流域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沈从文经典作品中的历史内涵和风格,沈从文文艺理论的构筑;有利于从经典作品这一途径去打开沈从文的文学,沿着从沈从文的沅水一湘西的沅水_中国的沅水一人类的沅水这一文学意义,重新认识解构启蒙话语的意义,重新探究他为中国小说一步现代化开辟道路的意义,重新审视如何把这些经典作品融人沅水流域文化发展之中,丰富和扩展流域文化名城(常德等)的文化内容和风貌。
本书主要围绕小说叙事、解构启蒙话语等,研究沈从文整合西方现代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重构自己现代的新文化的路径,通过对沈从文及与其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其经典作品中所蕴涵沅水流域文化生态元素的写作理念,揭示其寻找书写文字与口语文化衡点的路径,打通现代与中国传统的道路;解构在沈从文笔下生成的双重图景,一方面是日渐远去的让人怀恋的沅水流域文化,另一方面却是斑驳的现代意识,分析两种彼此冲突对峙的观念视野在经典作品中的呈现,从文化视角去解释沈从文的文学。
沈从文经典作品植根于沅水流域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的风格。它是沅水流域整个文化精神形象而具体的展示。沈从文的沅水流域叙事,既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人类学意义与价值的写实,又是文学化的乡土存在。与沅水流域传统文化紧密相联的沈从文经典作品,把现代浪漫主义思潮引向了的传统,注人了现代人的个性意识,既是向传统的回归,又是朝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既是对“五四”浪漫主义的,又是对传统写作内容的有效扬弃。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作品的书写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细致、准确地把握沅水流域文化对沈从文经典作品所产生的有时隐蔽、有时显著,然而总体上却深刻的影响。把沈从文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由20年代到40年代发展的总体趋势中考察其性,通过分析其经典作品题材与反映视角的特殊性,寻找他笔下的沅水流域文化特质。本书从宏观行文本梳理与归类,考察沈从文整合西方现代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理论演绎,得出沈从文重构自己现代的新文化路径的合理内因;研究其经典作品中所蕴涵沅水流域文化生态元素的写作理念,从文化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多重视角研究沈从文充满前瞻性和可性的新路径,演绎与建构沈从文经典作品与沅水流域文化的写作理论;将沈从文经典作品置于沅水流域文化视阈下结合文化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行研究,既是基于现代文学的整体视野对沅水流域文化的再审视,也开辟了沈从文小说研究的新视角。
张爱华,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教授,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研究1项,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主持、参与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出版《1921—1949冯至的人文世界》《农村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等。
引言
篇沅水流域文化的发现者
章根情——文化记忆
节自然沅水: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
第二节人文沅水:生存繁衍的文化土壤
第二章生情一心灵远游
节从生存写作到写作经典的变迁
第二节"乡下"思维与"城市"思想的对决
第二篇沅水流域文化的书写者
第三章苗言——沅水之魂
节口头与书面的博弈
第二节叙事与表达的探索
第四章书写——深度思维
节人性与神性的交融
第二节认知与境界的
第三篇沅水流域文化的批判者
第五章花声——时代投影
第一节 京派之约:从个体到群体
第二节 西南联大:从自发到自觉
第六章实义——文化
第一节人性的探索
第二节 国民性重构
附录一
1924—1946沈从文经典作品(小说、戏剧)
1924—1946沈从文经典作品(散文、传记)
参考文献
一、期刊类
二、文献图书类
后记
第一章根情——文化记忆
一个作家在教育、学养、传统、知识等方面的
早年经历在其文化身份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记
忆能够帮助一些作家在写作中确定位置。哥伦比亚作家、
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
物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
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中,提及其十三岁出远门的情形:
“浅浅的沙滩在马格达雷纳河④中游扩展。那里,不时可
以瞥见一两条热得昏昏沉睡的鳄鱼。每当黎明或黄昏彩霞
满天的时刻,长尾猴和鹦鹉便在遥远的河岸不住地啼鸣。
跟马克·吐温时代穿梭于密西西比河的汽船一样,老式的
轮船也需八天时间才能在这条河慢慢地溯流而上,到达内
地。加夫列尔在十j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登上这种轮船,开
始了他的流浪生涯,开始了将对他的一生起决定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