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基于中国传播学发展40年来的研究成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知识图谱绘制技术,统计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各类数据,分析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特征,从而展现中国传播学40年来发展的历史图景。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的研究主要统计和分析基于原著创作、译著和论文的各类数据。下篇的研究基于上篇,介绍中国传播学研究理路的显著特点,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特色传播学研究走向更高层次的途径等。
中国传播学的正式引进与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传播学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主要体现在:原创著作的创作出版,外国著作的译介出版,以及学术论文的发表,等等。这些学术成果如何进行统计,如何从这些学科数据中发掘学科发展的脉络与规律,从而勾勒出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历史图景?知识图谱方法作为知识可视化的重要手段,是计量学的前沿学术领域,不仅被应用于自然科学,也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广泛应用。通过知识图谱的绘制,人们可以对量化数据进行简明、直观的认识和掌握。作为一种可视化技术,知识图谱的产生和应用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这种方法本是当代西方主流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后来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被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广泛地使用,并逐步形成一个跨越传统学科领域的共同性的研究领域。
本书试图基于中国传播学发展4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原创著作、译著和论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知识图谱绘制技术,统计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各类数据,分析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特征,从而展现中国传播学40年来发展的历史图景。
本书在具体的章节设置上,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的研究主要统计和分析基于原创著作、译著和论文的各类数据,包括四章:第一章介绍中国传播学原创著作的创作与出版;第二章介绍具有中国传播学研究特色的教材创作与出版;第三章介绍中国传播学译著的引介与出版;第四章介绍中国传播学论文的创作与发表。下篇的研究基于上篇,也包括四章:第五章介绍中国传播学研究理路的显著特点,即交叉化;第六章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特色传播学研究走向更高层次的途径,即通过建立学派发展特色研究,彰显中国理论魅力;第七章以学科建制、学科教学与学科研究三者的互动关系为着眼点,回顾传播学的历史并立足当下,分析传播学在当代中国的教学、科研与建制发展,即中国传播学的当代状况,同时谈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以及传播学人的生存状况。第八章总结中国传播学的主要成就,并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播学研究。附录的两篇文章是关于媒介融合和文化创意产业这两个研究热点的分析介绍。传播学人的介绍贯穿全书各个章节,其中第六章还专门统计了传播学科的核心作者群。
本书在数据统计、方法运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当之处,在此敬请同行专家和读者能多提出批评与建议。
周岩,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理论,影视传播。迄今发表学术论文逾40篇,参编专著、教材逾10部,编剧微电影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校级课题共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全军课题、市级课题逾10项,参与完成多项国家智库研究报告和全军研究报告。
上篇
第一章知识图景:中国传播学原创著作的回顾与分析
第二章学科全貌:中国传播学教材的总结与探究
第三章他山之石:中国传播学翻译著作的引介与反思
第四章前沿热点:中国传播学论文的统计与解析
下篇
第五章交叉化:中国传播学研究理路的显著特点
第六章传播学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第七章“两张皮”:传媒类专业教与研的历史与现状
第八章中国传播学:理想、现实与展望
附录
附录1中国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2006—2011):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双重视角
附录2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2005—2011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