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文(百部)卷一·当代部分:邓拓集》收录了作者邓拓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这里有最酣畅的文字、最勇敢的呐喊、最精粹的传承、最真挚的情感、最冷静的思考、最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找精神安顿之所。
《中国杂文(百部)卷一·当代部分:邓拓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是非常优秀的杂文。
《中国杂文(百部)卷一·当代部分:邓拓集》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邓拓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一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二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三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致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四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7-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 2012年11月10日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邓拓(1912.2—1966.5),福建闽侯人,原名邓子健,笔名邓云特、左海、马南邨等。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光华大学、法政大学、开封河南大学等校读经济与历史,先后发表过历史、哲学与时事论文多篇。1937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历史专著《中国救荒史》。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华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从《抗敌报》主任到《晋察冀日报》主编,游击办报历时十年余。1949年进北京后,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1958年后调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56年筹建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并担任主席。六十年代曾为《北京晚报》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文章,另与吴晗、廖沫沙为《前线》杂志合作撰写《三家村札记》专栏。
废弃“庸人政治”
生命的三分之一
欢迎“杂家”
评《三十三镇神头图》
堵塞不如开导
爱护劳动力的学说
三分诗七分读
两座庙的兴废
从三到万
说大话的故事
一个鸡蛋的家当
陈绛和王耿的案件
非礼勿
多学少评
《平龙认》
谁最早发现美洲
事事关心
不要空喊读书
形而上学的没落
八股余孽
古代的漫画
“放下即实地”
“伟大的空话”
“推事”种种
人穷志不穷
涵养
保护文物
错在“目不识丁”吗?
智谋是可靠的吗?
王道和霸道
三种诸葛亮
有法与无法
为李三才辩护
学习需要指导
围田的教训
生活和幽默
不要滥用号码
“半部论语”
茄子能成大树吗?
学问不可穿凿
文丑与武丑
昭君无怨
自学与家传
专治“健忘症”
他讽刺了你吗?
由张飞的书画谈起
林白水之死
是简化字还是错别字呢
肩头是能挑担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