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为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提供一种体裁相对完备、颇具代表性的“西游说唱”文献辑校本。收录了32篇自唐至清一千多年间产生的西游故事体系中有代表性的说唱文献,善本校点。选目注重说唱文献在时代、曲种、题材、风格上的差异性、代表性。曲种有话本、宝卷、神书、鼓词、子弟书、岔曲等,题材涵盖西游故事几大块面:唐王入冥故事、唐僧出世故事、刘全进瓜故事、孙悟空故事、取经故事等。风格或流利晓畅,或抒情优美,或铺陈娓娓,或幽默通俗。
适读人群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读者 西游故事不仅有《西游记》,还有来源古老、交缠错综的话本、宝卷、神书、鼓词、子弟书、岔曲、牌子曲。题材涉及唐太宗入冥故事、唐僧出世江流儿故事、刘全进瓜李翠莲故事、孙悟空大闹天空故事、取经故事等等。这些说唱文献和百回本《西游记》小说相互影响、借鉴,一同组成“西游故事”文本群。《西游说唱集》的出版对俗文学文献研究推进将有一定助益。
自上世纪初胡适、鲁迅等前哲将《西游记》纳入现代学术体系起,专门而系统的“西游学”得以逐步确立,并形成以百回本为“靶心”的研究框架。围绕“靶心”,现代“西游学”的研究框架又可分成由内而外的三个层次:一是对百回本的审美阐释与文化解读,二是作家、版本考证,三是成书、影响研究。可以说,如果要书写一百多年来的“西游学案”,我们必然以这三个层次为基础展开。近年来,前两个层次带的研究瓶颈日益突出,可堪腾挪空间也日渐狭窄,学界目光向外围转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蒐集与整理更多的戏曲、说唱、图像资料为主要着力点。
而伴随着着力点的转移,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出来:我们以文献学方法搜罗各种戏曲、说唱、图像资料的逻辑前提是什么?更具体地说,是用以补充、完善有关百回本《西游记》“成书—影响”的线性轨迹,还是回归具体文本系统的艺术传统与媒介成规,建立新的研究框架或体系?
胡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小说、戏曲)。出版《明清神魔小说研究》、《西游记研究》、《西游记戏曲集校注》等专著多部。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文献》《复旦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等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多部(篇)专著、论文获得省部级奖励。
前言
凡例
话本 唐太宗入冥记
宝卷:销释真空宝卷(节选)
佛门请经科
二郎宝卷(节选)
唐僧宝卷
三官宝卷
唐王游地狱宝卷
翠莲宝卷
真经宝卷
江淮神书:
袁天罡卖卦斩老龙
陈子春
唐僧取经
萨满神书:
李翠莲盘道
鼓词:
大闹天宫说唱全本
石猴演寿图说唱鼓儿词(节选)
子弟书:
高老庄
撞天婚
火云洞
观雪乍冰
子母河
芭蕉扇
狐狸思春 盘丝洞
快书:
反天宫
石韵书:
通天河
岔曲:
悟空探路
十八公
孤直公
凌空子
拂云叟
杏仙
牌子曲:
收沙悟净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