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引导人们认识志愿文学,了解志愿精神的书稿,也是一部有针对性的指导志愿文学创作的书稿。该书由“青年之声”志愿服务联盟副主席、很好青年作家徐庆群撰写。《至爱:庆群谈志愿文学》共计6万字,分为30篇,主要结合作家本人20年的志愿文学创作经历,以及对于总书记新时代文艺创作和志愿服务事业的指示精神的深入领会,以专栏随笔的形式进行漫谈,对志愿文学的品质、内涵、创作的特殊性以及对于创作者的素养,提出真挚的建议和倡导。
庆群是谈“志愿文学”最合适的人选。作为一名资深志愿者,庆群的志愿服务实践非常丰富,她对志愿者和志愿者事业有着刻骨铭心又迥异于常人的理解和坚守。作为一名作家,她2006年出版的报告文学《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迄今为止仍然是“志愿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庆群与“志愿文学”有着宿命般的不解之缘,她说过,“我文学创作的底色和底气,全部来自‘志愿文学’”。
本书是《中国青年作家报》“庆群谈‘志愿文学’”专栏文章的合集。从2019年年初开始,我一直是这个专栏的忠实读者。最吸引我的,是庆群娓娓道来的文风。这些文章讲述了庆群作为志愿者的故事、作为观察者的思考、作为写作者的困惑,笔端含情,文字生动。从第四篇开始,庆群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用较多的篇幅讲述“志愿文学”的创作体会,从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传达了自己对人生、对文学、对志愿者事业的理解和思考。
2017年春末,我们提出了“志愿文学”的概念,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文学”创作和推广的活动,最直接的动因,是为了给志愿者事业插上文学的翅膀。我们认为,“志愿文学”与志愿者事业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已经是一个现实存在的文学形态、文化现象。在投身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做着平凡的事,积累和沉淀了许多有血肉、有梦想、有情感的故事。志愿者们以“支教日记”、散文、诗歌等形式记录自己的志愿故事、所思所想,创作了大量洋溢着青春激情和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其独特的价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志愿文学”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呼唤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独特的文学形态,以更高质量更大数量“志愿文学”的创作,推动和引领志愿文化的发展。
志愿服务归根结底是一种先进文化现象,志愿者事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最具价值的新文化现象之一。在志愿者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纯净的志愿服务价值与多彩多义的志愿服务实践之间的张力和矛盾,为立足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高质量的、以志愿者和志愿者事业为对象的文学作品,在宣传志愿者事迹、弘扬志愿者精神的同时,也将有力拓展志愿者事业的想象空间,极大提升志愿者事业的文化品位。
随着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坚定地认识到,“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志愿者事业所担负的是一种新的服务于民族复兴的文化使命。着眼于新文化的建设,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价值的志愿精神,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尚元素。
志愿者事业是要载入史册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讲述志愿者故事,塑造志愿者群体形象,唱响新时代雷锋之歌,是“志愿文学”的使命和价值。本书是庆群“志愿文学”创作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和重要收获,相信也会像《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一样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带动更多的青年投身于“志愿文学”创作中。
徐庆群:笔名小小,女,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发起公大读书会、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全国读书会联盟、三人行读书会,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实话实说”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等多次采访报道,个人事迹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播出。因长期从事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研究及宣讲,被誉为“志愿者宣传家”。
出版报告文学《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以学资政》、《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首部推荐阅读作品)、《我们在一线》,诗集《我经过的时候,你知道》等;主编“四十年四十人”系列丛书之《亲历中国四十年》《我们在一起——北京志愿者赴四川抗震救灾纪实》,编写《爱心无国界——广东志愿者缅甸行》;创作《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诞生自己》《微笑的杜鹃花》《逆行的天使》等歌词;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五百余万字。个人微信公众号“小的爱(xiaodeai520)”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
好的文学,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自己
忽如一夜春风来
我们需要一个“乔厂长”
不必问来路,却须问归处
那人世间最美的光亮
我发现了一种力量
我们写的是中国
我只是为了我自己
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故事
灵感来自真实的故事
好的文字一定不是因为技巧,而是因为诚意
从此,我诞生了一个不自卑的灵魂
除了不自卑,还有什么?
我的文学底气从哪里来?
用”志愿文学“讲好中国故事
有话好好说
慢慢来,谁不是跋山涉水去相爱
他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写”志愿文学
不要让生活雪上加霜
有尊严,就无所不能
我的一个志向:帮助人站起来
去志愿,去体验
真实是最有力量的
在生命的荒原上,盛开着一片绿油油的文学梦
为什么不叫“志愿者文学”?
你的文字里,藏着你的长相和心地
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去搞创作?
不能忘了,那些发自心底爱我们的人
愿每个青春的土地上,都盛开“志愿文学”之花
为“艺”不为“术”
附录
学校才是教育的主战场:以志愿服务小组代替班委会
重塑对爱的信心
在人类共同命运的大矩阵中分享这一成功
扶贫是一项长期可持续又富有独特价值的工作
人生更大的价值,一定是利他的
她把她和志愿者的故事说给你听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