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全集(第11卷)·学术论著3 :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定 价:74 元
丛书名:外研社文集:季羡林全集
- 作者:季羡林 著,《季羡林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 编
- 出版时间:2009/10/1
- ISBN:9787560090627
-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52
- 页码:544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季羡林全集(第11卷)·学术论著3 :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包括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在新疆残卷发现以前,《弥勒会见记》不见于任何典籍,发现以后,才大自于天下。学者们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佛经,也是一部文学作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它一方面弥补了印度戏剧史和中亚佛教传播史上的一些空白;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戏剧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80年代初,当时任新疆博物馆副馆长的老友李遇春先生,突然驾临寒舍,把前不久在焉耆县出土的44张88页用婆罗米字母写成的残卷,郑重其事地交到我手中。虽然只是原件的照片,但清晰美妙,令人看到就喜爱。新疆博物馆方面,根据出土的地点,只知道是吐火罗文A,或日焉耆文,或曰东吐火罗文;但却不能知道卷子的内容是什么。遇春先生不远数千里,来到我这里,让我解读,是对我极大的信任,我非常感奋。
了解我们这一行行情的人都知道,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的学者中,谁要是能从新疆或其他有关地点或机构,拿到一张半张的出土残卷,都会视同珙璧,大写其文章。这是绝对的新资料,别人无法同你竞争的。我何独不然?但是,我却迟疑踟蹰起来。一方面,我知道这是天上掉下来的莫大幸福。有的“学者”为了能够弄到这玩意儿,不惜找门子,走后门,托人情,行贿赂。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文集·第十一卷》自序
汉文部分
导言
(一)本书的性质
(二)新博本发现的经过
(三)欧洲已有的本子
(四)Maitreyasamiti与Maitreyavadanavyakarana
(五)巴利文 梵文 弥勒信仰在印度的萌芽
(六)于阗文
(七)粟特文
(八)回鹘文
导言注释
故事情节
英文部分
Fragments of the Tocharian A Maitreyasamiti-Nataka of the Xinjiang Museum,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