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化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书运用心理贫穷感这一综合性概念及编制的心理贫穷感量表来测量个体与经济需求有关的心理内容;同时,基于生命史理论,深入探讨个体心理贫穷感、生命史策略与生活中多种类型的适应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及潜在作用机制。
前言
人的发展性问题是关乎人本身核心的问题。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很少从发展角度系统地考察童年早期经历与个体行为适应性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作为主流心理学的一股新的研究潮流,侧重于从进化和适应的视角来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进化心理学领域逐渐将童年的贫穷经历作为前因变量,更加关注童年时期的贫穷境遇与个体心理的相互作用,注重考察童年贫穷导致的心理后果。鉴于此,本研究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利用心理贫穷感这一综合性概念及编制的具有高信、效度的心理贫穷感量表,测量个体与经济需求有关的认知、情绪,比较成长于不同年代的个体在心理贫穷感上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心理贫穷感与个体所采用的生命史策略、风险偏好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将心理贫穷感定义为个体与金钱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内心感受,包含不安全感、焦虑感、厌恶感、不满足感和金钱关注。对心理贫穷感的测量可以从认知和情绪两个维度展开。在认知上,心理贫穷感属于一种主观的认知偏差,心理贫穷的人对自己经济状况的感受和评估与真实的客观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偏离,体现为过分夸大金钱的效用以及对自身财务状况的评估偏低。在情绪上,心理贫穷感表现为对金钱的极度渴望、过分关注、永不满足以及对未来的过分焦虑。无论是认知还是情绪,都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心理贫穷感较强的个体很有可能表现出过度追求占有、贮藏大量的金钱和物质的行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70, 1943)认为,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物质与经济上的保障是安全需求的重要内容。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经济安全与社会福利,当一个人可以相对确定现在与未来对所有必需品的需求与欲望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安全感;如果个体缺乏这些感受,则会有不安全感。Bowlby(1969)指出,对环境的安全感需要......
孙时进,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国家教育部"95"人文社科项目、"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等课题的负责人,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
第1章心理贫穷感概述
1贫穷感的理论起源
2与贫穷感有关的概念
3心理贫穷感概念界定
第2章心理贫穷感量表的编制
1研究方法
2量表编制程序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3章心理贫穷感与进化心理学
1进化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2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及基本观点
3生命史理论
4心理贫穷感与生命史理论
第4章心理贫穷感对现代人的影响
1心理贫穷感与环境风险
2心理贫穷感与健康风险
3心理贫穷感与日常行为
4心理贫穷感与风险决策
5心理贫穷感与物质主义和炫耀性消费行为
第5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1当前文献中的贫穷与心理研究
2尚待探讨的问题
3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