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时代决定作者,作者决定作品。我之所以能创作出长篇小说《涡流》,实则因为改革开放时期特殊身份赠予我的丰厚生活积累。
我是一粒精神饱满的种子,扎根豫东沙、颍两条河夹套的贫脊土壤里。中学毕业,靠着强大的内生动力,自己争取到了小学民师的岗位。其间,因写的千字文小通讯在省报发表,而成为县委宣传部重点培养对象,借调到公社搞通讯报道。这样,我得以跨进高校门槛,属于后一届工农兵学员。走出校门后,哪儿来哪儿去。我原来在公社是临时工,民师的岗位早有人顶替,我只有华山一条路回生产队当社员。我的人生进入至暗时刻,深刻理解了沮丧、绝望的含义。所幸,命运之神还是眷顾我的。经过百般煎熬,我盼来了考试分配机会,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在高中执教并在县教育局从事行政工作四年之久。赶上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年代,我骑上趋势快马,呼呼有声地奔跑前行,在县委两年,就被市委选走。
在县、市工作的经历,对我的人生影响很深。我虽然没有担任显赫的要职,但在机关的运行系统中并非微不足道。尤其是在市里工作的十年间,我当了六年的新闻科长,既负责接待工作,又要及时采写地方重要报道。因此,除研究干部问题之外,我列席市委常委会,与主要领导保持密切接触,以便于及时发现和捕捉有较高价值的信息。省委书记、省长视察工作或搞调查研究,我也曾多次跟随采访。各条战线上涌现的许多先进人物,都是通过我的笔端见诸媒体;对不少普通百姓,我也伸出过力所能及的双手……凭借多年的职业敏感与专业素养,我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报道。在离开市委的工作岗位之前的半年内,我在中央及省级大报刊登八篇头条新闻,其中六篇配发社论、评论和编者按语。并连续六年,在省报发稿排名,年年受到表彰。大量的釆访活动,让我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世代居住的土墙茅舍变成了青砖灰瓦房;各类专业户、专业村、区域经济成批涌现,乡镇企业大力发展,支柱产业迅速崛起……真乃垣古未见,历史空前,值得重墨浓彩地抒写!
不到退休年龄,突发心梗,跟阎王爷打了一架,我侥幸逃脱。命是保住了,但还是有小鬼缠身,我被多种疾病折磨得够呛。有段时间,快步走路,就心慌气喘。我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有种说走就走的感觉。心想,若是不把想写的写出来,万一哪天走了,会留下遗憾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虽然耍了几十年笔杆子,专职从事二十年的新闻工作。但是,要完成由记者到作家的角色转变,需要一个脱胎换骨的漫长过程。即便如此,我没有退缩,没有望而生畏按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自己还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完全能够实现心愿。当了解到从我这个岁数起步,干出名堂的大有人在,创作有成者不乏其例,我更对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从头做起,砥砺前行。我把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积累,先梳理出来,形成文字。反正日头一大摞子,过了今天有明天。别的没有,有的是时间。抱着不急不躁的心态,我该玩就玩,该干就干。每日静下心来,看两三个钟头的书,读文学作品,也读地理、历史、自然史、人类发展史、农业发展史,还有哲学史,各种杂书,广泛涉猎,以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或上午或下午,悠闲自在的伏案写作。按照时间顺序,开始了自传体《生命的记忆》的创作。开始很拘谨,写着写着放开了。有的故事,差不多成了短篇小说,我似乎找到了文学创作的感觉。这些文字打印出来,竟成了厚厚一沓:三百二十八篇或长或短的文章,总计六十万字。我称之为悠闲作品。
当《生命的记忆》完稿后,思考许久,酝酿许久,我有了野心:花费十年工夫,以凄美委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结合自己跌宕的人生经历,创作一部百万字左右的长篇小说。
计划如此宏大,我连中短篇文学作品都没写过,有可能完成吗?当时,我心气十足。理由是:我见识了人间万象、社会百态,阅读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受到不少中外文学名著的熏陶,并且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另外,在报纸上写过不少万字左右的专版报道,有架构长篇的能力。我坚信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真正到了动笔的时候,我才体会到隔行如隔山。过去读书只是出于爱好,并没有关注和研究过如何创作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素材堆积如山,即使有谋篇布局能力,如果没有作家形象思维的习惯与方式,没有语言的艺术表达,是难以到达理想彼岸的。文学的门槛,不是只有几个台阶的殿堂,任谁挪动脚步就能轻松跨越。它耸立在高山之巅,仅凭宏图伟愿,是难以达到心之所向的。
正在无法迈出步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补课,让自己具备作家应具备的素质。机缘巧合。一日,大学同学群里有人转发台湾作家蒋勋和白先勇两位先生的解读《红楼梦》讲座音频,接下来我又从网上搜索到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的《品读〈红楼梦〉》,简直让我欣喜若狂。我知道《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高峰,据说,茅盾、老舍、巴金等文学巨匠,对此书下足了功夫。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边听讲解,边对照原著阅读,并打开电视机收藏键,看了十几遍新版、老版的《红楼梦》连续剧。为了加深理解和记忆,我认真摘录,写满的纸张摞起来厚厚的。之后,我用研究《红楼梦》的方法,探究茅奖皇冠上的明珠《平凡的世界》。我常常利用手机,在独自散步的路上、在入睡之前的半小时,一直坚持听书,细细品味,反复鉴赏,受益匪浅。每日清晨,像小学生上早自习一样,我阅读和背诵经典古诗词和古今散文名家名作,拓展艺术的想象空间。
磨刀不误砍柴工。带着求知探索,我获得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解决了许多创作方面的问题。受益的是:我认识到文无定法。好的作品都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完美统一。形式服务于内容,技巧不是重要的。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写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生,在于讲一个好故事,让读者记住一个或几个鲜活的人物,给予读者独特生活感受、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
我自以为掌握了秘诀,殊不知,文学创作靠的实践和灵感,需要长时间的写作训练过程。开始部创作时,我本想写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长篇小说,却不知从何开头,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硬着头皮动笔,憋了一星期,变来变去,都不满意。好不容易突破瓶颈,由于新闻从业者的直线思维和简洁语言的惯性表达方式,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勉强挤出五万字就结束了。创作的作品故事太过单一,缺乏情节的细腻,写得干巴巴的。文章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皮毛。又花费两年工夫,重新调整思路,作品拟定为《夹河套》。我不再单一写爱情,更侧重表现人物的命运,展示卑微者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的精神世界。我渐渐找到感觉,越写越顺畅,作品从五万字修改到十五万字,第三稿修改到了二十六万字。作品进行到三分之二,我感到自己成熟了,作品写起来得心应手。笔下的人物血肉丰满,情节生动感人。但是,部分章节内容,还有待加工提高。这需要冷藏,我把作品暂且放在了抽屉里。
朝着预设的方向,马不停蹄,我开始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涡流》的创作。上部作品的结尾,写到主人公李三毛走出夹河套,鱼跃龙门,而挚爱的亲人张翠不愿成为累赘,突然消失,杳无音讯,李三毛深陷在痛苦的漩涡里长达几年,守着影子孤独前行。
历史已经发生重大转折,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李三毛将如何开启新的生活?命运又将发生哪些变化?这是《涡流》必须着力描写和回答的。事实上,笔者对即将出场的人物和要发生的故事,包括谋篇布局的整体构思,早已酝酿成熟,心中了然。
《涡流》的主旨是明确的。它通过事业和爱情两条线索,讲述主人公李三毛的爱情与乡情、得意与失意,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时代变迁带来的深刻变化,全方位展示大平原上的新气象、新风貌。
作品塑造了李三毛这个知识分子卓然独立的人物性格。他骨子里浸透着泥土的质朴、纯粹、坦诚。走上仕途的前几年,他沐浴和煦的春风,享受温暖的阳光,爱情与事业获得双丰收,生活洋溢着满满的幸福。那时,他不曾想到乡土造就了他又给他带来难以挣脱的人生局限。在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事业上的辉煌,将要迈上坦途之际,因一起贪腐案件,遭到敌手的栽赃陷害,身不由己地卷入巨大的涡流之中,人生从跌入谷底,弄得家破人亡。乡土蕴含的生命韧性,又给予李三毛浓烈的生命激情,他继续前行。在特殊的境遇中,李三毛的痛苦与无奈,困惑与煎熬,思索与奋进,精神与心灵的挣扎,个体意识的觉醒与内心的强大,揭示了苦难深处的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从而使作品指向光明和崇高,充盈着浩然正气。
当打开电脑,我激情迸发,根本无暇顾及技巧,只能任文思自然而然流淌。考虑更多的是,行文是否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否让读者感到确有其人其事。当各种角色粉墨登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一幕幕场景中走出来,争着抢着,大喊大叫着:写我吧,写我吧。我连连招手示意:别急,都别急,我还要审查你们够不够资格呢,符合的,得按顺序,该谁出场谁出场。
作为过来人,我极力再现历史的真实,把人物放在生活中,放在世俗中,放在性情中,展示其立体化的多面性。譬如:当农民卖血卖马交统筹提留款事件发生后,面对记者釆访报道,谷丰要求我充当消防队长灭火消灾;当继任者拟做出对我免职的决定时,谷丰虽然不同意,但也并没有明确反对,只是委婉地提出要慎重考虑,做好思想工作,等等。总之,作品表现的人物,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不光属于独有的,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每个人物都是拼凑的,每个故事都是虚构的,是众多原型人物的集合体。作品中的人物身世、行动坐卧,甚至一番感慨、一通牢骚,现代与传统、新与旧的交替和冲突,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工作中人事的错综复杂,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愁,无不以质朴的原生态语言表现出来。读来,人物触手可摸,故事真实可信,温度可以感受,情感可以碰撞共鸣。正因为如此,写翠姐的付出牺牲与生存困境,写主人公的蒙冤憋屈,便让我泪流满面,鼻涕擦试不及;写荷香一个弱女子想过安逸宁静的日子却事与愿违,便让我深感愧疚;写市委书记马腾的不担当不作为,便让我心生怨恨,气得手脚冰凉;写王铁山的狡狭奸诈和王河水的阴险毒辣,便让我恼得有扑上去的冲动,真想把他们打得遍地找牙……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打开作品阅读,担心小小的心脏承受不了书中人物带来的感情冲击!
长篇小说《涡流》的创作,生活的真实几乎逼近艺术的真实。创作的冲动很容易忽略细节,导致叙述上的粗线条与清汤寡水并存。胸怀大长篇的目标,我盯住眼下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自然段,把真情实感深透在每一行文字当中。我反复提醒自己:慢些,慢些,再慢些;要静下心来,把功夫下到家,切莫忽略细节。每个章节和段落,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不满意绝不往下写。初稿耗时长达两年,可基本做到了一遍成。按照自己的标准,可以打八十分吧。在几次修改过程中,很少有内容上的重复、赘述、遗漏、缺失和补充,都是在添加细节,都是在润色,都是在把存在的新闻语言改变为文学语言。创作的过程,需要工匠精神,字琢句磨,就像在精雕细刻一件玉器,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敢有丝毫的敷衍。
由衷感谢河南省周口市把《涡流》列入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予以资金方面的扶持;由衷感谢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李佩甫先生,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阅读《涡流》,予以认可,尤其是亲笔为作品写推荐词,给了我莫大鼓舞;由衷感谢资深评论家侯耀忠先生,认真研判作品,肯定作品。
二〇二一年九月十二日下午
记于海南文昌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