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茶经,茶学里程碑
陆羽所著《茶经》总结了唐代的饮茶方式,成为茶学经典。而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是茶学又一里程碑式著作。吴觉农借《茶经》,整理古代茶文献,呈现中国三千年茶史全貌,总结古代茶经验,又立足于当时茶业发展现状,继往开来,承上启下,是集大成之作。
◎五载成书,熔铸众位茶学泰斗心血
本书从1979年开始编写,由当代茶圣吴觉农与钱梁、张堂恒等茶学泰斗共同商讨,数易其稿,直到1984年才完稿。编写阵容强大,治学态度严谨,后世关于《茶经》的著作难出其右。
◎用现代茶学视角,重构《茶经》
自《茶经》问世后,多有译注本,少有评价性著作。而《茶经述评》是国人评论《茶经》的首部专著。吴觉农用现代茶学理论,立足于当下茶业发展,一分为二地认识古代茶经验,古为今用, 让传统焕发了新的现实意义。
◎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长销三十余年
本书简明易懂,涉及到了茶的方方面面,对于一般的茶爱好者或者大众读者而言,是一本非常合适的入门级茶学读物。而且本书论述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从事茶叶生产、研究人员,都有学习价值。自从1987年出版以来,本书就成为茶爱好者无法绕过的经典,长销三十余年。
前言
唐代陆羽所作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书成于8 世纪中期,距今已 1200 多年。这部书受到了我国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作者陆羽后来还被劳动群众誉为“ 茶神”。由于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茶叶在我国西汉时代业已作为药用,并在很早以前,即已传播到国外,且日益为各国人民所喜爱。因此,近年以来,日本、英、美等国的学者,对《茶经》也特别给予重视,且已将它译成日、英、法等国文字进行研究。
陆羽是在佛寺中成长起来的,因为茶叶的传播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他对茶有特殊爱好,以后又曾亲身到过很多主要是佛寺所在地的产茶地区作调查研究,这就使得他在撰写《茶经》时,能对茶的栽培、采摘、制造、煎煮、饮用的基本知识,对迄至唐代的茶叶的历史、产地,更为重要的是对茶叶的功效,都有较准确的把握,并作以扼要的阐述。这些阐述,有的至今还没有失去其参考价值。当然,由于时间的流逝,《茶经》所叙述的关于造茶的工具,煮茶、饮茶的器具等部分,有的已无现实意义。另外,陆羽虽出身贫寒,多年生活于佛寺,但自他进入社会以后,长期与官吏、文士和方外之人为友,并以士大夫的身份做过州、县官的幕僚,因而他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影响,他的时代局限性,也必然使这些思想在《茶经》中反映出来。
我生长于茶乡,自以茶业为学习的专业以来,一转眼已60 余年了,其中不少时间是在作农业、茶业的研究工作。曾写过和茶业有关的文章和书,但并没有想到要论述陆羽的《茶
经》。写这本书的起因,是农业出版社的建议。该社很早就要我把古代有关茶书加以整理、注释,汇印出版。我把古代一些茶书进行对照,发现其内容大都围绕着《茶经》而写,且多重复,如一一予以整理、注释,并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就搁了下来。粉碎“ 四人帮”以后,该社又同我联系。我认为,《茶经》一书,其内容从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来衡量,可资参考的虽并不多,但所涉及的比较全面,所以提出了评述《茶经》,兼及其他古茶书,以回顾历史经验,便于“ 古为今用”。该社同志对此设想颇为赞同,并认为这种既述且评的方式也较有新意,因即定书名为《茶经述评》。
这本书从 1979 年开始撰写,由于出现了一些曲折,因而花费了较预想为多的时间。最初,因为《茶经》原文较为古涩,于是用了较多的时间来对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这样,当时所写出的内容,就较侧重于《茶经》的注释,后来才陆续加入了一些评述的内容,搞出了第一稿。但这一稿的内容,有的已超越了评述的范围,所以,又加以精简,把述评突出出来,写成第二稿。最后,再加以修改补充,这便是现在出版的第三稿。同时,在第三稿修改过程中,又不时发现新问题需予解决。例如,有人认为我国开始使用茶叶起于神农,并举神农得茶解毒一事为证,这个借传说而作出结论的说法,原是我们一直在怀疑的问题。现已可证明:茶树原产地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而在战国时代以前的历史条件下,还不可能把西南地区的茶叶传播到中原地区。《茶经》说的春秋时代晏婴曾食用过“ 茗”,已不能使人置信,则神农最先使用茶叶之说,就更难于成立了。又如,《茶经》原文中前八章都有原注,特别是第八章的原注最多。这些原注,究竟是否为陆羽自己所注,也一向是我们所怀疑的问题。现已证明:有的肯定不是陆羽的自注,有的则难以辨明是或不是陆羽的自注。对这两个问题,有的已在稿内予以指明,有的也在稿内作为问题提出。像这种出现的应予解决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的。
这本书的撰写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大都是我提出个人的看法,委托几位老友执笔。第一阶段的执笔人是张堂恒同志,他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简要的《茶经》的译文和注释,另邓乃朋同志,也在《茶经》的译文和注释方面提供了不少意见;第二阶段先由钱梁、陈君鹏两位同志执笔,他们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广泛的第一稿,嗣由陈舜年同志执笔,主要是删繁就简,完成了第二稿;第三阶段亦即第三稿定稿阶段的执笔人是冯金炜、恽霞表两位同志,特别是冯金炜同志对最后定稿的撰写和补充工作出力较多。
这最后一稿,自己看看,还是很不满意,不仅文字上不够严密,内容上有些新意也不够完整。在撰写的前两三年中,我为了对茶树原产地和我国生产红细茶的问题进行研究,曾先后前往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再次进行调查研究,并写出了论文,提出了建议。其间,各地几度往返,时间过于紧张。在后两三年,自己的时间虽较充裕,但精力又大不如前。因此,对前后三个原稿都未能加以仔细的推敲。现因时间已拖得太久,不得不权且拿出来,让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使这本书得在以后修订完善。
陆定一同志一向关心茶事,对中国茶叶的振兴和发展寄予厚望。十分感谢陆老为这本书题字并写了序言。文中褒及此书又奖及我个人,赞誉之词,实愧不敢当。我深信随着四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茶叶事业必将出现突飞猛进的局面,在此基础上,从事茶叶研究的专家学者定会写出一部无愧于我们时代的新《茶经》。至于我个人,将以陆老的愿望作为对我的极大策励,决心在有生之年,同全体茶叶工作者一道,为振兴我国茶业继续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吴觉农
1984 年 8 月 18 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