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教育部、中国科协响应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将组织馆校合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政策上肯定馆校结合在推动“双减”上的重要功能。“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自2009年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十三届,中国科普研究所一直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和培养上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力求社会化科普教育和正规化课堂教育能够齐头并进。
?
《馆校结合助推“双减”工作——暨第十四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依托第十四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从投稿论文中评审出入选论坛论文集的文章,并整理编辑成此本论文集。本届征文围绕“唤醒对话——馆校结合助推双减工作”,设置五个分议题,分别为:
1.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双减背景下馆校结合活动的新样态,如馆校结合活动的案例研究;博物馆、科技馆在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中的参与模式;馆校结合的全过程管理研究;馆校结合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及策略等。
2. 馆校结合数字化教学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教学变革案例。
3.科学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研究。
4. 馆校结合评价研究。双减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测评、评价体系研究。
5.国外馆校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外馆校结合的理论范式、内涵、合作模式和教育案例等。
李秀菊,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特别关注校外科学教育领域,主持中国科协调查类课题、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课题等多项课题。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多部作品。
曹金,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普基础理论、科学教育、大数据科普等。从事工作以来发表科普、科学教育领域论文2篇,新闻报道3篇。
李萌,李萌,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具有丰富的项目式教学设计经验,参与撰写《科学教育蓝皮书(2021)》。主要研究方向为馆校合作,STEM教育。
基于三维虚拟互动技术的课程创新设计与实施 ——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人类起源与进化”为例 金荣莹 柴玉慧/001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代线上科普对策研究 ——基于科技馆线上应急科普资源内容分析 路通 刘尚昆 王铟/009 面向家庭群体的博物馆学习单设计案例研究 陈佳雯/022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场馆科技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胡新菲 杨冬梅 斯日木/038 试析科学教育工作者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王冰 张西宁 余菲/056 “双减”背景下家长对校外科技教育的认知与需求 ——以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为例 赵溪/066 博物馆资源与高校历史课程的实践教学 ——以湖北大学中国现代史课程拓展博物馆实景教学为例 张志里 张链链/074 深度衔接课程标准,推动馆本科学课程重构 ——来自英国伦敦科技馆的经验 陈奕喆/090 数字化助力馆校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以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为例 王宇 赵晓飞/108 区域性馆际合作下的“馆校结合”模式探索 ——美国芝加哥Park Voyagers馆际合作案例研究 朱礼 鲍贤清/116 基于文献视角的博物馆教师项目研究述略 王程程/124 国外科普场馆馆校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美国国家地理博物馆、德国卫生博物馆为例 罗盈盈 侯养培/139 “双减”政策下馆校结合新拓展 张微/153 “双减”政策下博物馆场馆研学的挑战与应对 吴诗芸/162 “双减”政策下科技馆参与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莎仁高娃/174 “双减”助力传统文化活动发展 闫晓白/185 从学生全面发展看馆校合作共建青少年志愿服务 卢懿健/194 “双减”背景下馆校合作科学教育的价值探讨与实践模式 马沁雪 杜萍/202 “双减”政策落实中馆校结合的策略与作用发挥 贾惠霞/210 科技馆构建稳固馆校合作关系的策略与建议 郭子若/222 “双减”背景下馆校合作主题项目式学习初探 ——以吉林省科技馆“制作我的校园杯”项目为例 范向花/232 助力学校“双减”工作,探索科普展教活动新模式 ——串联式辅导的实践研究 陈允靓 蔡慧/245 知识整合理论下的教育活动对儿童场馆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 崔乐怡 曹晶/254 “双减”背景下馆校合作的育人模式初探 崔云鹤/266 基于科技馆展品的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贺玉婷 李红哲/278 新背景下全年化馆校合作活动案例设计——以海门科技馆为例 李霞 樊博/288 “双减”背景下如何发挥科技馆教育功能的思考与实践 ——以黑龙江省科技馆“平衡世界里的秘密”资源包为例 梁志超/299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在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课程中的应用 刘丽梅/314 “双减”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内蒙古科学技术馆为例 刘文静/321 “双减”背景下馆校合作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 ——以北京科学中心“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为例 吕雁冰 何素兴 张永锋/330 发挥校外科技教育优势助力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馆校社”科技教育联合体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马娟 张雅楠/342 “双减”背景下新设展厅在馆校结合中的实践与研究 ——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 孙小馨/352 馆校合作推动学生科技社团发展研究 田园/360 浅谈临时展览策划设计与教育活动的融合 ——以山西科技馆“生命的黑匣子”临时展览为例 王子楠 王雁飞/371 嵌入式馆校合作课程开发设计研究 ——以湖北省小学六年级下册“地球与我们:垃圾处理”为例 谢黎蓉 戈永鑫/378 基于馆校结合的听障儿童科技教育活动实施路径 杨婧 马红源/392 馆校结合共筑青少年科学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 ——以吉林省科技馆为例进行分析 杨超博/400 小学天文科普教育在馆校结合中的新探索与新实践 杨治国/409 “馆校社”协同推进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 于秀楠 徐昌/418 馆校合作,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 ——以山西省科技馆中小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例 张晓肖/433 科学教育馆校结合实践探索——以北京科学中心为例 赵东平/440 馆校结合探索万花筒中的光学世界 赵茜/448 博物馆“公众参与”形式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运用及减负增效 赵妍/456 以信息技术赋能,探索“双减”背景下场馆研学新样态 周翠萍 马帅 晁晴/466 基于文化透镜视角的场馆活动设计 ——以叙春园“排水”做法复原主题活动为例 罗新锋 温紫荆/475 基于小学校园博物馆资源的课程设计 ——以苏州M小学校园文化长廊为例 毛章玉 鲍贤清 陆彩萍/484 晓小工学团:“馆校+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 ——以“我的DIY小菜园”为例 王振强 贾明娜/493 生命科学STEM课程馆校协同开发与实践研究 肖小亮/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