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初、夏、秋、冬四季茶席为主题,展现了不同季节不同茶席之美,传达了茶人通过茶席摆放所追求的诗意生活和人生哲思。本书文图结合,文字优美淡雅,大量的茶席图片,给读者提供了四季茶席的样式,包括不同季节的空间布置、茶之选择、器之搭配、席之色彩、香之明暗、花之疏密等等,力求达到天地人和的自然之美,展现人文情趣。本书兼具审美和实用性,主题明确,在微末的变化之中,呈现四季茶席的独特之美,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茶席之美。
本书由《茶道》杂志社社长郑光生主编,杂志社组编,该杂志目前为全国影响*大茶类杂志,发行网络遍布全国,本书将随其杂志发行,并以连载的形式在《茶道》杂志社上连续推广,福建日报社下的多个报刊杂志也将进行连篇报道。本书出版后,将联合杂志社在全国多个大型茶会上进行推广宣传,并组织茶席主题的活动。本书内容丰富,无论图片还是文字都精益求精,极大的展现了茶席的内涵和外延,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既给读者以美之感受,也给读者提供了茶席布置的样式。
序
说到茶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日本茶道。
其实,日本茶道源自中国,茶种也是从中国引进的。唐宋时期,日本对中国茶文化是以膜拜的心态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和学习的。直至丰臣秀吉时代(约在中国明朝),日本高僧千利休正式确立日本茶道形式,并以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四规,此后,日本茶道才以独特的面目为世人所认知。日本茶道以禅宗为思想统摄,是在家的修行,茶只是媒介,其本质是宗教,讲缘起性空,重一期一会。
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关于这点有非常明确的文献记载。至迟在西汉,茶在中国西南地区已进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而且有集散的商业交易。
王褒的《僮约》里武阳买茶和烹茶尽具的记载,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魏晋时中国人赋予茶独特的审美情趣素业。唐宋时,中国的茶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一直到今天,中国人已经没有哪一天离开过茶。
那么中国有茶道吗?有。
中国茶道,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是审美的艺术与行为。
中国人论茶,向来有两句话:一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是日常生活的开门七件事;另一句是琴棋书画诗酒茶,那是文人雅士的艺术生活。
喝茶作为日常活动,已经内化为中国人的习惯。但谈中国的茶道,更多是指中国人的诗意生活方式。自唐宋以来,作为统治阶层或士族阶层,悠游山林、煎茶论道已成为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生活。茶道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华美的艺术篇章。
以茶之名,诗意栖居
茶和数不清的文化艺术名人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串蔚为壮观的名字:李白、白居易、皎然、陆羽、卢仝、刘禹锡、李德裕、孟郊、林逋、范仲淹、欧阳修、蔡襄、苏轼、黄庭坚、陆游、朱熹、倪瓒、文徵明、徐渭、张岱、李渔、袁枚、曹雪芹、吴昌硕、齐白石、鲁迅、老舍、林语堂、巴金……
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以茶入诗最多的一位。他在《山泉煎茶有怀》这么写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爱烹茶爱到不行,忍不住就要与人分享。
苏东坡是宋代最浪漫的茶人,从来佳茗似佳人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在《汲江煎茶》中这么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得有多浪漫的艺术情怀和多专业的品茶水平才能写出这么高韵味的茶诗来!
因了传统文化的缘故,中国人向来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讲入世,又讲出世。然无论入世出世,有时都不免困惑或茫然。清代学者王夫之很生动地写出了这种困惑和茫然:终日劳碌,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
然,千百年来,中国人正是靠一杯茶的滋润,解构了他们时时面对的困惑和茫然。鲁迅说,会喝茶、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林语堂说,中国人有把茶壶走到哪里都可以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诗意栖居,就是中国人的茶道,以茶为媒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王国维在他的名作《人间词话》中开篇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其实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有诗意的生活自成高格,有诗意的人生自有名士风流。王国维还说:境界有造境,有写境。真正的诗意生活都是源自内心的造境。
写到这里,突然忆起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一段话: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如果此时,布一方茶席,红泥炉橄榄炭,听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一枝山茶花开得正好,冲一壶酽酽的武夷岩茶,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怦然心动的事呢!
《茶道》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2022 年 4 月 3 日
后 记
世间绝品一席间
公元 763 年,落日余晖撒向长安皇城的一角。红墙碧瓦的大明宫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虽然在这一刻已经平息,但唐帝国的荣耀也一去不复还。
唐再无中兴之日,令人忧愤,却也无可奈何。
这一年,陆羽 30 岁,他隐居山林、潜心著述《茶经》已有三年。而有感于时代的剧烈变迁,更多的人遁世山水间,以天地自然为席,精心选择和摆置器物,用以品茗悟道。中华茶文化开始走向宏阔、深邃。也是在这一时期,茶席这个专属、特定的名词逐渐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已经难以去揣摩最早的茶席是怎样的构成,但遁世山水的心灵遨游与超脱,却伴随着茶席永远地流传下来。茶席,作为一种自然与心灵的对话形式,不仅增加了品茶的无穷妙趣,同时也成为中国士人诗意生活的一个文化元素和符号。无论是简约还是奢华,无论是茶器的选用、组合还是席面设计和配饰的互动,都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无限可能。壶、杯、托、炉、布、花等的组合点缀,在水与茶的交融中,视觉与味觉交互体验让人情思爽朗。茶席传达出的是高雅品茶背后的精神情趣,它早已超脱了空间的概念,是内心的写照。方寸之间铺展的茶席,不仅仅是一种装置艺术,更恰如其分地将情愫、品位、遐思、心境都蕴藏其间。
品啜香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这个喧嚣的浮躁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茶来洗涤心灵。精致之茶置精致茶席之上,品茗的风雅与规仪便不言自明。世间绝品一席间,品茗悟道,茶是灵魂,茶席像一个艺术形式,为茶的升华增加了华丽的一笔。
《茶道》杂志创办于 2006 年,同道们十六年来为了中华茶道文化复兴与繁荣,责任在身,兢兢业业,不敢有片刻松懈。有感于此,我们拟成系列推出茶道文化书系,一则回应市场关切,二则为文化积淀添砖加瓦。感谢长期为《茶道》撰稿的作者,也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为我们开辟了新的战场,我们相信《四季茶席中国人的诗意生活》的出版,会是一个美好的开端。茶席已布好,我们似乎闻到了浓浓的茶香。
郑光生,《茶道》杂志社社长,知名茶文化学者,茶专家。担任《茶道》杂志社社长十余年来,将《茶道》杂志办成国内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茶文化杂志,成功举办了闽茶世界行等大型茶文化活动,在茶界和文化界有很大的知名度。
春
牡丹花下,饮尽风雅
孤寂清明,水上金山
一之日
花色自清明
感怀虚极之华林茶事
宫巷深锁流年醉
春雪煮茶,雨水入梦
山茶下忆闽王茶事
夏
油桐花开,小饮于野
莲花次第开放
不追逐山林,却比山林自在
西禅雅事,啖荔啜茶
九峰寺里白鸡冠
茶香消晚夏
曲水流觞,风雅传承
秋
沐清晖,饮茶味
简·秋
染
晚秋天渐凉,正宜藏养
占尽秋光,石乳流香
浓情蜜意七夕茶会
邀月禅缘:一场沉醉 一次洗礼
五台茶席,无染茶香
廊桥上的清凉茶集
冬
乌塔之约
梅下识得百岁香
时光悄然,化流年
花自飘零,岁香流
冬之归藏
一花一茶 甲午冬至
愿与梅花共百年
布席六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