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充满了发人深省的故事、经验和思想,来源于四十多年在世界上一些最暴力的地区调解冲突和修复人际关系的经验。书中的内容包括解决冲突、改变企业文化和专制制度、改变敌视的视角、应对恐怖主义、表达和接受感激,以及有效实现社会发展。本书通过许多具体的事例阐明该怎样发展出内心中的和平意识,和平意识植根于每天使用的语言中,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见解、实用的技巧、强大的工具,深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和你的生活历程。
语言是一种强有力的创造性媒介。我们说出的话语反映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定义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别人通过我们的话语来了解我们,因为话语传述了我们对生命的看法和自我的本质。我们说话的方式可能开启或关闭一扇门,带来疗愈或伤害,创造愉悦或痛苦,最终将决定我们幸福的程度。
当我第一次听到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时,我就知道,我遇到了一个有愿景,并有勇气实现愿景的人。当他分享他幽默而深刻的见解,以及因每个人的需要都得到满足而生命得以改变的鲜活故事时,他确认了我在心中早已所知的一件事——人与人一辈子活在正确的关系中是有可能的。
在这个充满了苦难与痛苦的时代,马歇尔为我们带来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打开了一份礼物,让我们了解我们说话的方式如何影响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他在书中给出了具体的例子,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提供多种工具,可以为任何有意愿进行沟通的冲突状况带来和谐。
在一次主要针对社会激进人士举办的非暴力沟通工作坊结束后,参与者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转化愤怒后所体验到的宽慰和希望。过去,她那种充满愤怒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她无法有效为社会参与做出贡献。
当我们学会在这个冲突的世界中以话语创造和平,我们就转化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就成为了原因而不仅仅是个结果。我们的话语,将帮助我们创造出一个有益于每个人的世界,一个能够理解和活出非暴力沟通精神的世界。如果能有意识地这样生活,就能转化我们的生活动机,我们也会开始理解马歇尔话语的意味:“……所有行为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他人和我们自己的幸福由衷地作出贡献。”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远远不只是一本励志类书籍。从这本书中,你会学到如何有效地参与个人、社会、全世界的改变。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书,在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中,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和平来源于我们每一个人。谢谢你,马歇尔·卢森堡,你对构建和平的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美]马歇尔·卢森堡(1934-2015),马歇尔因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于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他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NVC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高效实践之一。
所著《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文版已人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非暴力沟通简介
对于《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的赞誉
前言一
前言二
导语
非暴力沟通的由来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第一部分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第1章 两个问题
第2章 我们如何表达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
观察
感受
需要
第3章 我们如何能让生活更美好?
请求
请求与要求
第二部分 应用非暴力沟通
第4章 自己内在的改变
通过自我教育而成长
对自己的“错误”做自我倾听
疗愈旧伤——哀悼与道歉
第5章 通过倾听与他人建立连接
回应他人的信息
第6章 看到他人的美
第7章 你想要改变什么?
第8章 应对帮派和其他权力结构组织
我们是如何走到这地步的
在学校里创造改变
在贫民窟中与帮派工作
改变其他社会机构
第9章 转化敌对印象并建立连接
调解交战族群
与恐怖主义对话
第三部分 用非暴力沟通促进社会参与
第10章 与他人合力促成社会参与
为社会参与募捐
第11章 处理冲突和对抗
看到对方鲜活的生命状态
转化企业中的冲突
转化企业文化
如果人们不愿意到一起来
第12章 感激
赞美和表扬成为有害的评判
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
怎样接受感激
第13章 结束语
致谢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我们共有的一些基本感受
我们共有的一些基本需要
非暴力沟通中心简介
现在,让我们来谈另一个基本问题:如何能使生活更美好?在你写下来的有关那个人的事件中,你已经记下了对他们的行为的感受,以及你未获满足的需要。为了回答第二个基本问题,怎样使生活更美好,你需要给出一个具体的、清晰的请求。你要向那个人提出请求,你希望他们做些什么来使你的生活更美好。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正向的可操作的语言来提出请求。我来解释一下。正向的意思是说,要提出你希望其他人去做的事情,而非你不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情,或者你希望他们停止做的事情。你要向对方提出一个具体的行动,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清楚告诉人们我们想让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仅告诉他们我们不想让他们做什么,我们跟他人相处的状态会有所不同。
最近在一个工作坊里,一位教师给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说:“哦,马歇尔,你刚刚帮我想明白了昨天遇到的事情。”
我问:“什么事?”
她说:“我给全班上课时,有个男孩一直敲着他的书。我说‘你可以别再敲书了吗?’,于是,他开始敲他的课桌。”
你看,告诉别人我们不希望他们做什么,完全不同于告诉他们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使别人停止做某些事情,惩罚似乎会成为一种很有效的策略。但是,如果我们问自己两个问题,我们就不会再使用惩罚了。我们不会再惩罚孩子,我们会创造一个并不因为罪犯的行为而惩罚他们的司法系统(一种纠正系统),我们也不会再因为其他国家对我们做出的事情而惩罚他们。惩罚是场输家的游戏。只要我们问自己两个问题,我们就能明白这一点。
第一个问题:我们希望其他人做什么?你看,我们问的不是自己不希望别人做什么。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呢?如果我们只问这个问题,也许会觉得惩罚有时仍然很有效。我们可能会回忆起曾经成功运用惩罚让别人按我们的意思去做的事例。但如果我们再加上第二个问题,惩罚就绝无效果。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希望人们以何种动机来做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像我以前提到的,非暴力沟通的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人们彼此给予是出于慈悲——不是出于害怕惩罚,不是希望得到奖赏,而是因为我们在为彼此的幸福作出贡献时所感受到的自然的喜悦。
所以,当我们提出请求时,是从积极的角度来表达我们想要什么。在之前母亲要女儿打扫房间的例子中,我说:“哦,这不是需要,也不是一个明确的请求。”于是我说:“让我们先搞清楚需要是什么,然后就能知道怎样能更明确地提出请求。当你女儿的房间像现在这样的时候,你的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这位母亲说:“我认为,既然每个家庭成员要成为家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必须对家庭作出贡献。”
我说:“等等。先停一下,停一下。说出你的想法是对需要的一种扭曲表达。如果你希望你的女儿能看到这一要求的美好,她需要看到,如果她做了你请求的事情,生活会如何变得更加美好。那么,你的需要是什么?你的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这位母亲说:“我不知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女性,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让她们相信善良的女人没有需要。她们会为了家人而牺牲自己的需要。
同样,男性接受的教育是勇敢的男人没有需要。他们甚至愿意为了国王、为了政府、为了某个人牺牲生命。因此,我们没有发展出多少表达需要的词汇。如果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怎么可能提出明确的请求呢?
最后,在我的帮助下,这位母亲终于弄清楚了自己的需要是什么,而且她的需要不止一个。首先,这位母亲需要秩序和美。没错,她可以完全靠自己去满足这个需要,但这位母亲还有另一项需要,她需要一些支持,来帮助她实现她需要的秩序和美。
我说:“好,现在来看看你的请求。让我们通过正向的可操作的语言把请求表达出来。告诉你的女儿你想要的是什么。”
她说:“我跟你说过了。我希望她打扫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