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党成立100多年来,不同时期、不同工作岗位的29位女性故事,力图从杰出女性的独特视角展现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和伟大成就。
《微阅读:巾帼英模》:
一、共和国第一代民族歌唱家
郭兰英,1930年12月出生于山西平遥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4岁被送到戏班学艺,熟练地掌握了晋剧唱念做打的技巧,擅长青衣、花旦及刀马旦表演。她从10岁左右开始登台演出,很快就成为张家口地区的名角,人称“晋剧里的梅兰芳”。
1946年,郭兰英看《白毛女》演出时,唤醒了她朴素的革命觉悟。随后参加革命,入职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她边学习文化知识,边投入革命戏剧排练,逐渐认识到,文艺不是为了“人前夺萃”,要为人民歌唱、为人民服务。1947年,郭兰英在石家庄第一次登台,扮演《白毛女》中的喜几角色,演出大获成功。
郭兰英的声乐艺术生命与新中国一起诞生。1949年,郭兰英当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委员。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周恩来总理鼓励郭兰英说,你在前边唱,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给你做后盾。郭兰英演唱的《妇女自由歌》获得三等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中国的音乐之美。
从20世纪50年代起,郭兰英的歌声进入广播,走上银幕。她演唱的《可爱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八月十五月儿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歌曲经久不衰,风靡全国。1956年,郭兰英为电影《上甘岭》配唱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歌声,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1963年,郭兰英举办独唱音乐会,开创民族声乐个人演唱会的先例。著名词作家乔羽曾说,在中国歌坛上,郭兰英代表着民族声乐的最高成就。
1976年,郭兰英在庆祝粉碎“四人帮”文艺晚会中演唱《绣金匾》,深情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品,她演唱的歌曲串连起新中国的有声历史。
二、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开拓者
郭兰英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她主演的《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春雷》《窦娥冤》《红霞》等多部民族歌剧,塑造了刘胡兰、小芹、满妹子、红霞等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郭兰英曾说,“我一辈子演过好多戏,可总演不够《白毛女》”。1962年,复排版《白毛女》在天桥剧场公演,人们彻夜在售票处排队守候,盛况空前。
从旧戏曲迈向新歌剧,郭兰英并没有与传统艺术决裂,而是兼收并蓄,将传统戏曲写意的表演方式和现代戏剧写实的表演体系完美地结合起来。1964年,郭兰英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的拍摄,《南泥湾》歌曲表演中,她在舞台动作上加入了戏曲的台步,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
在表演技巧上,郭兰英驾驭舞台的能力超群。她既能感情饱满地投入饰演的角色之中,又有超强的临场应变能力。无论舞台上发生任何意外事故,郭兰英或修改唱词、或自创唱腔、或改变动作,都能迅速化解。她深入生活,常常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她遍访五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多次受到国内外的艺术嘉奖。
1981年,郭兰英举办歌剧片段晚会。2010年,郭兰英获“歌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三、奋斗者永远年轻
郭兰英始终记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一定要把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给下一代!”1982年,她告别舞台,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郭兰英从不说苦,她幼年学戏,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外地演出流产,导致不孕;为保持好的状态,忍受疼痛,选择最小麻醉的嗓子手术。她常对年轻演员们说,“我实实在在地教,希望你们实实在在地学,用实实在在的艺术成果面对观众”。
1986年,郭兰英在广东创办郭兰英艺术学校,任校长并亲自执教声乐系。她说:“我要把最后的精力拿出来,献给毕生热爱的新歌剧,把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总结出来,传给后人。”郭兰英常说,艺术本就来自于人民,所以要把艺术“还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她坚持毕业生要用3个月的时间去下乡演出。已年过九旬的郭兰英,现在依然精力十足地为艺术事业而奔波。
2019年,郭兰英被授予“人民艺术家”“最美奋斗者”“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等称号。面对荣誉,郭兰英说:“这是对我们千千万万文艺工作者的肯定,文艺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国家好,我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