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理想:陈映真的批判视野、身份认同与“中间物”意识
定 价:68 元
- 作者:蔡伟保著
- 出版时间:2023/9/1
- ISBN:9787520732031
-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206.7
- 页码:28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我们对陈映真的研究不仅立足于台湾文学的范畴,更把他置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中,乃至置于现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中进行思考。因此,《遥望理想:陈映真的批判视野、身份认同与“中间物”意识》不仅仅是文本的分析,更多的是思想的提炼。绪论部分对目前陈映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方法。
正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以陈映真的思想结构与身份认同的关键性变化为线索,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从知识分子的身份入手,追寻陈映真所受到的鲁迅的影响。鲁迅对陈映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民族身份的认同方面,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以鲁迅的历史的“中间物”意识为参照,我们提炼了陈映真精神结构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中间物”意识,这也是该书的主要思考路径。
第二章集中探讨了陈映真在1959年到1965年的写作所呈现出来的政治身份认同的特点。台湾20世纪60年代外在的政治环境和左翼青年主体内在的精神分裂使他这段时期的创作呈现出复杂的张力。他在这段时期的思考广博而幽深,在文学和思想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第三章主要分析上述时期陈映真在创作中体现的民族身份认同的特点。陈映真的民族身份的建构不仅来自民族血缘,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其中文学在民族身份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陈映真的民族身份的建构不是孤立的,而是和阶级、政治身份有着密切关联的。
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文革”的发生对于陈映真的身份认同的作用,及其在写作方面产生的影响。“文革”对于他的精神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革”以及世界范围的左派革命让他看到了冲破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曙光。二是“文革”所呈现的对于人的思想的规训和再造的模式,使他从前期的左翼主体的内在精神冲突中解脱出来。相应地,这个时期的写作在风格、题材和文体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
第五章以1979年为转折点,分析“文革”结束之后,“文革”真相在台湾的披露给陈映真的精神结构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认为,这一时期陈映真的主要特点是“中间物”意识的重构。这种重构,是相对于1965年之前的“中间物”意识,也是相对于1966年之后的精神结构上的变化。伴随着“中间物”意识的重构,陈映真也随之对自己的理想主义的目标和实现途径进行了艰难的调整。
结语部分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映真在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并概括了陈映真的写作对于当下的中国思想界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遥望理想:陈映真的批判视野、身份认同与“中间物”意识》试图深度考察陈映真知识分子身份的建构,以及基于这一身份所产生的立场在20世纪的精神历程,并在论述中借助历史“中间物”的角度,对陈映真的思想张力进行辨析,尤其是对新语境下的思想转化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有效的知识分子研究的深度模式。
陈映真是台湾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在海内外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从1959年在《笔汇》发表第一篇作品《面摊》开始,到2001年在《联合文学》发表《忠孝公园》,陈映真用自己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见证了台湾风云变幻的历史。作为思想型作家,陈映真的作品都有特定的思想倾向,总的来说,左翼倾向和坚持统一的民族主义倾向是他创作的思想底色。当然,因为历史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陈映真的思想结构之间形成了互动,陈映真的思想也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这种不断变动的思想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就是本书要研究和阐释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陈映真除了小说之外,还写有大量的杂文、评论,这些非文学作品是陈映真思想更加直接的写照。正如《陈映真作品集·出版缘起》中所说的:“三十年来,他呈现在无数访谈、议论、随想和争论中的思想,如今回顾,他一直孤单却坚定地越过一整个时代对于现实视而不见的盲点,截穿横行一世的捏造、歪曲和知性的荒废,掀起日本批评、现代主义批判、乡土文学论战、第三世界文学论、中国结与台湾结争论、台湾大众消费社会论、依赖理论和冷战民族分裂时代论等一个又一个纷纭的争议,在战后台湾思想史上,文学家的陈映真成为备受争议,无法忽视的存在。”
陈映真被文学批评界称为“台湾的鲁迅”,之所以这么命名,是因为他继承了鲁迅的批判思想和批判实践。由于坚持着知识分子的批判视野,陈映真的创作思想呈现出和鲁迅类似的“中间物”意识的特征:在批判的同时也批判自身。而这种不断变动的思想和这种彻底的批判性使得陈映真对于“我是谁”的问题陷入严肃的追问之中。反过来说,关于“我是谁”的身份认同也成为陈映真建构自己的思想结构、形成自身的批判视野的出发点。所以,我们选择陈映真的身份认同作为研究陈映真的创作思想的切入点,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陈映真的批判实践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特殊性,以期给当下的思想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意义空间。
我们对陈映真的研究不仅立足于台湾文学的范畴,更把他置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中,乃至置于现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中进行思考。因此,本书不仅仅是文本的分析,更多的是思想的提炼。绪论部分对目前陈映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方法。
正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以陈映真的思想结构与身份认同的关键性变化为线索,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从知识分子的身份入手,追寻陈映真所受到的鲁迅的影响。鲁迅对陈映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民族身份的认同方面,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以鲁迅的历史的“中间物”意识为参照,我们提炼了陈映真精神结构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中间物”意识,这也是本书的主要思考路径。
第二章集中探讨了陈映真在1959年到1965年的写作所呈现出来的政治身份认同的特点。台湾20世纪60年代外在的政治环境和左翼青年主体内在的精神分裂使他这段时期的创作呈现出复杂的张力。他在这段时期的思考广博而幽深,在文学和思想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第三章主要分析上述时期陈映真在创作中体现的民族身份认同的特点。陈映真的民族身份的建构不仅来自民族血缘,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其中文学在民族身份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陈映真的民族身份的建构不是孤立的,而是和阶级、政治身份有着密切关联的。
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文革”的发生对于陈映真的身份认同的作用,及其在写作方面产生的影响。“文革”对于他的精神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革”以及世界范围的左派革命让他看到了冲破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曙光。二是“文革”所呈现的对于人的思想的规训和再造的模式,使他从前期的左翼主体的内在精神冲突中解脱出来。相应地,这个时期的写作在风格、题材和文体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
第五章以1979年为转折点,分析“文革”结束之后,“文革”真相在台湾的披露给陈映真的精神结构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认为,这一时期陈映真的主要特点是“中间物”意识的重构。这种重构,是相对于1965年之前的“中间物”意识,也是相对于1966年之后的精神结构上的变化。伴随着“中间物”意识的重构,陈映真也随之对自己的理想主义的目标和实现途径进行了艰难的调整。
结语部分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映真在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并概括了陈映真的写作对于当下的中国思想界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本书试图深度考察陈映真知识分子身份的建构,以及基于这一身份所产生的立场在20世纪的精神历程,并在论述中借助历史“中间物”的角度,对陈映真的思想张力进行辨析,尤其是对新语境下的思想转化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有效的知识分子研究的深度模式。
蔡伟保,文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现为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有《“第三世界”视野和理想主义的重构——论陈映真1979年之后的批判实践》《陈映真1966-1978年创作之嬗变及想象中的“文革”》《陈映真早期创作的精神困境与“中间物”意识》《陈映真1979年之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构与再出发》等论文发表。
绪论
第一章 陈映真与批判知识分子的主体身份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身份与彻底的批判性
第二节 永远的革命者——“鲁迅左翼”与陈映真的批判意识
第三节 陈映真的批判视野、身份认同与“中间物”意识
第二章 青年陈映真的写作与左翼身份(1959-1965)
第一节 青年陈映真左翼身份的建构与文学写作
第二节 宗教与性:左翼身份的内在张力
第三章 青年陈映真的写作与民族身份
第一节 陈映真民族身份的建构
第二节 “孤儿”和“候鸟”——陈映真民族身份书写的多重折射
第三节 左翼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勾连
第四章 风格、题材与文体——陈映真身份认同的嬗变(1966-1978)
第一节 困惑的解决——“文革”与陈映真的思想结构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陈映真小说的风格类型
第三节 亲美反共之批判——题材的拓展与深化
第四节 从现代主义批判到乡土文学论战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陈映真的身份认同与批判实践
第一节 重构的“中间物”意识与批判实践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视野和理想主义的重构
第三节 民族身份认同的重构与再出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陈映真创作年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