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叙述了“十三五”期间辽河流域水专项典型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全书共6章,按照构建辽河流域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路径、流域水专项典型治理技术转化与应用、推广项目的智慧化运营的思路组织,着重阐述了辽河流域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路径,辽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转化与应用和辽河流域智慧水务运营,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辽河流域水专项技术成果高质量转化与应用,为流域治理和水环境持续向好提供支撑。
辽河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河全长1345km,流域面积为21.9万km2,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流域地跨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且辽宁省中部城市群是流域主体。辽河流域曾是我国重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下游地区集中分布着沈阳、抚顺、鞍山、本溪等大中型工业城市,又是东北地区和辽宁省的重点商品粮基地,用水量很大,河流污染较严重。2007年,为满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技术需求,国家正式启动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开展理念与理论创新、技术与方法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综合与集成创新,精心设计、循序渐进,分“控源减排”“减负修复”和“综合调控”三阶段部署,组织了一系列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及综合示范。
针对流域水专项实施的大量技术成果,同时结合流域治理的实际需求,水专项在“十二五”期间专门设置了“辽河流域分散式污水治理技术产业化”课题(2012ZX07212-001),这也是水专项的第一个产业化课题,对水专项技术成果进行了初步的转化与推广。为了进一步加强水专项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十三五”期间水专项设置了“辽河流域水专项技术成果推广与产业化”课题(2018ZX07601-004),以上课题均由辽宁省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辽宁省环保集团)牵头承担,同时,辽宁省环保集团还承担了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中的“辽宁省水污染治理技术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课题(XLYC1902018)。课题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形成了系列成果,并进行了大量转化,撰写完成本书。全书以总结辽宁省环保集团承担水专项的实施情况、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途径、典型领域技术成果示范转化等为对象,分析了水专项技术成果在辽河流域的转化路径和典型领域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
第1章 绪论
1.1 流域概况
1.2 水专项实施背景及成效
1.3 辽河流域水专项实施情况及成效
1.4 龙头企业承担水专项情况
1.5 水专项培育发展
第2章 辽河流域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路径
2.1 水专项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要素
2.2 辽河流域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现状
2.3 环保管家深度市场挖掘
2.4 辽河流域产业战略联盟
2.5 辽宁省环保产业集聚区
2.6 辽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
第3章 辽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转化与应用
3.1 辽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概述
3.2 辽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
3.3 辽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备
3.4 典型案例示范与推广
3.5 效益分析
第4章 辽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转化与应用
4.1 辽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4.2 辽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
4.3 典型案例示范与推广
4.4 效益分析
第5章 辽河流域生态治理技术转化与应用
5.1 辽河流域生态治理现状
5.2 辽河流域典型生态治理技术
5.3 人工湿地成套技术及设备
5.4 典型案例示范与推广
5.5 效益分析
第6章 辽河流域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6.1 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6.2 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辽河流域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
2.4.1 联盟成立背景
2.4.1.1 满足“十三五”水专项课题实施目标
(1)课题研究目标。
组建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村镇污水治理及污泥资源能源化等水污染治理技术产业战略联盟3个以上。
(2)课题预期成果产出需求。
构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村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的“产、学、研、用”产业战略联盟,依托水专项先进成熟技术成果,形成技术资源共享网络。
(3)课题考核指标产出需求。
建成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村镇污水治理及污泥资源能源化等水污染治理技术产业战略联盟3个以上。
2.4.1.2 满足辽河流域环保细分领域行业发展需求
(1)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产业需求。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和点、面污染结合的特征,且环境监管成本和污染治理投资较高,养殖场缺乏主动治理的积极性,仅靠生态环境部门出台的相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章所形成的环境监管、部门间协调和政策激励等能力均十分有限,导致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畜牧业快速发展和污染防治水平滞后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以及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从辽河流域开展的一系列污染防治实践来看,多以命令一控制型的政策为主,大量畜禽养殖场被关停,有效开展污染防治的养殖场仍占少数,达标排放防治模式仍占主导,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仍处在倡导、示范推广阶段,各地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结合中央和地方的实践来看,辽河流域现行的畜牧养殖污染防治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财政扶持力度不足,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积极性不高。
畜禽养殖的成本逐年升高,受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和疫病冲击的影响,畜牧业已成弱势产业,畜禽养殖已成薄利行业,加之辽河流域畜禽养殖场大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低,很多养殖场正面临生存危机,多数养殖场缺乏长期的生产经营规划,仅凭养殖业主一己之力,难以承担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与运行费用。受财力制约,各级政府畜牧业污染防治专项财政资金难以做到“普惠制”,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的养殖场仅占少数,且财政资金多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仅起到引导补充作用,养殖场业主仍需自筹资金开展污染防治。
对于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经济激励政策不足,本应作为污染防治主体的养殖场多属于被动地纳入污染防治行动,养殖业主积极性不高,环境污染防治的“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难以适用。
②污染防治监管能力薄弱。
畜禽环境污染具有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结合的特征,辽宁省乡镇一级政府多未设环保机构,分布于广大农村的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监管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加上畜禽养殖已成微利行业,即使生态环境部门作出处罚和整改要求,许多养殖业主宁愿选择停产,也不愿意投资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在此背景下,基层的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更侧重于对工业企业环境监察、排污费征收等工作,对畜禽养殖场难以形成有效的环境监管。
③污染防治技术支撑仍需完善。
2013年7月1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实施《规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介绍了畜禽污染预防、堆肥发酵、生物酵床和厌氧发酵等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和适用性,并根据畜禽种类、养殖规模和地域特性等特点,简述了畜禽粪污厌氧消化、畜禽粪污堆肥处理和发酵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污染物削减与防治措施、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应用注意事项,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但该指南缺乏实用性强、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畜禽污染防治技术,例如在我国东北和北方很多地区,基于厌氧发酵技术的沼气治污工程冬季由于气温低就无法运行。地方政府还鲜有出台适于本地区的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④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配套政策和技术规范亟须完善。
畜禽粪便是优质的生物质资源,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肥、发酵生产沼气等,合理的还田利用对于改善土壤肥力、恢复农田生态、提高农田生产力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畜禽养殖行业已成为薄利行业的背景下,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及运行成本让多数养殖场无力承担,达标排放模式不但很难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对畜禽粪便资源造成浪费,只有对畜禽粪便采取综合利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辽河流域现有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政策多停留在倡议阶段,还未形成完善的财税支持政策和技术性操作细则,如还未形成诸如1头育肥猪应配套多少土地消纳粪便等政策。缺乏完善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配套政策和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规范,对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政策引导不够,畜禽粪便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⑤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还未纳入污染防治政策安排。
当前,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还未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现有防治政策几乎未涉及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仅有《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中首次提及要重视畜禽养殖业的温室气体减排(总则第3条),但未配套出台相关的减排技术政策措施,地方层面的污染防治政策均未提及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