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个人作品选集,收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40年采写、创作的新闻报道与散文随笔。书稿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本报讯/小故事、通讯/特写、人物/访谈、评论/献词、序言/手记、散文/随笔。每一篇作品都做到了力求真实、朴实、充实,传达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读者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力量,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新闻工作的热爱、纪念以及感恩之情。稿件文字隽永,立意深刻,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本书中的作品体现对时代的敏锐观察,展示文字里的新闻岁月、新闻里的实践方法,记录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讲述耕耘者的奋进故事,反映身边的美好感动,捕捉生活的多姿多彩,见证光阴的步履踪影,抒发人生的思考感悟。呈现宁夏大学首届新闻专业毕业生的成长之路,表达作者对新闻事业的钟爱和对工作职场的感恩。文字篇章接地气、有温度、动人心,可供宣传文化战线同仁分享交流,特别是给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在态度、思考、方法、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激发和永葆对新闻理想的执着,对新闻事业的激情。
好文不舍人世情 《中山南街47号》包括“ 本报讯/小故事”“通讯/特 写”“人物/访谈”“评论/献 词”“序言/手记”“散文/随 笔”6辑。作者张强与普通人 无异,有亲人、师友、同学 、同事、领导和各色社会交 往(采访)对象。在成长过 程中,辛酸、拼搏、远方、 步履、泪奔、童心……还有 农事、职场、饭粥、书画、 沙山、鱼虫、窑洞、桥头, 等等,给他留下了印记。他 与你我一样,都是寻常生命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眼力。他眼里的人世 间,他的散文、随笔、评论 、通讯、特写、访谈、小故 事、消息,流淌着时代、理 念、感悟、情怀的江河,其 中的思想性、趣味性,读者 一旦接触,便不想放下。宁 夏山里人说某人眼光深邃、 独到,常说这人眼里有“水” 。张强眼力时透纸背,眼里 有滴“水”。 张强的笔头有只“手”。 他的文章长短随内容,语言 凝练、简洁,间有俗语俚语 入章,常有风趣幽默散出, 表达放松而文气连贯。用语 貌似随意,实则字里行间有 只看不见的“手”,始终牵着 那些跳跃的文字,使之有序 起舞。所谓序,就是主旨, 凝练、简洁、放松、随意、 跳跃的字词句,只有契合主 旨才是有意义的。张强文章 繁简适度、收放自如、软中 有硬,盖因笔头操控精细, 不让符号“放了羊”。这是他 笔力强劲的表现。 张强大学新闻专业毕业 ,记者、编辑出身,大江南 北、宁夏山川留下了他的足 迹。夜深人静之时,喧闹江 湖之地,都不妨碍他“眼睛 一眨点子出”。由于职业素 养和习惯,他的脚力、脑力 较好。 总之,张强的脚力、眼 力、脑力、笔力的功底,造 就他的文章可读耐读。选读 几篇《中山南街47号》的文 章就可印证。 《周易》曰:“无平不陂 ,无往不复。”(没有只平 而不坡,没有只往而不复) 这是说事物是变化起伏的, 丰富而不单一。又说“天地 际也”,认为这是天地交流 的现象。这在当时可理解, 今天看来,与其说是“天地 际”,不如说是人世情。智 力正常者选文学、新闻方面 的文章,会比较喜欢展现变 化起伏丰富的文章。此所谓 好文不舍人世情也。《中山 南街47号》的文章,就是这 样的好文。 各种写作的培训班和个 人写作练习,或许需要好文 做参考。《中山南街47号》 应是可供选择的一本书。 王庆同 2023年6月,于宁夏大学
张强,1963年生于宁夏固原市,高级记者(2020年获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1987年7月毕业于宁夏大学首届新闻专业;历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助理、宁夏日报总编室主任、现代生活报总编辑、宁夏法治报总编辑、看天下杂志总编辑;被中国报业协会评选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报业经营管理优选个人”;入选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宁夏“313人才工程”);被授予“宁夏首届名编辑”以及“塞上文化名家”等称号;长期受骋担任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被中国记协骋为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从业中二十多篇作品获宁夏新闻奖,编著出版专业作品集六本。
中山南街47号
“日报社”琐记
本报讯/小故事
普查员来到我们家
曹殿辉的粪笼子
特级劳模倪兆善安全岗上尽职责
裁缝世家
“人不能窝在家里守穷”
赵德仁卖电视机
农民岳亚海进城办浴池
多种“题材”做文章八仙过海奔小康
“黄金地段”为啥售给个体户
“马书记帮了我两万元”
“宪法日”拍到紧握的双手
县委书记滑志敏赴杭州倾情代言
社区民警侯金知创办“母亲教育”课堂
通讯/特写
在广阔天地里驰骋
地之不存民将焉附
古道新曲
黄土高坡唱渔歌
泾源,撩开你神秘的面纱
潇洒白沟
桥的赞歌
118本警民联系人的《治安日记》
劳作的汗渍和苦干的身影
新春走访草滩村
每一孔彭阳窑洞都是一页脱贫史
隆德暖锅子
人物/访谈
《讽刺与幽默》营地探访
潘振声童心未泯
谢晋挥师宁夏川
朱传贤风采依旧
吴尚贤:了犹未了不自休
在增林教授书房泡了45分钟
李涌泽:征程万里云鹏举
王庆同:云外青山是我家
八旬教授举动让返校学子泪奔
王健:岂能虚度的三百六十里路
评论/献词
感受橙色温暖
天下有情人都来分享
干起来,一年之计在开局
干工作要精雕细刻
每一个工作日都不能耽误
序言/手记
好日子自己会走过来
与“盐池亲戚”“劳动伙伴”的聚会
雕琢了一辈子的人生才能赢得尊敬
更看重人的鲜亮与生动
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云山万里乾坤一滴
光亮人生步履不停
芳草萋萋可待可见
散文/随笔
今年夏天
笑傲此生无厌倦
留住留存多少人
那些陪伴我们的一束束光亮
一粥一饭思不易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唐徕渠的浪花
如父如子谢时光
饭是唯一的行李
归来还是少年的胃
城市的风
跋 遥远的路程干干净净
中山南街47号
中山南街47号是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的门牌号。
这里2006年以前叫宁夏日报社。我第一次走进这道大门,是1983年冬季的一个夜晚。1983年秋季入学的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41名同学(我在其中),第一学期被安排到宁夏日报社体验夜班编校工作。记得我们在大谢(高个儿的办公室主管谢景枫)带领下,楼上楼下看了几个编辑室,又来到办公大楼后院灯火通明的排字车间。组版编辑庞宏给我们讲解,还提示我们可以从浩瀚的铅字库中找寻自己的名字,找着可以拿走留作纪念。同学们纷纷找到了自己名字的铅字,如获珍宝,有的拿回去还用胶布绑紧,当名章用。11点开夜宵,我们与夜班人员一起每人吃了一碗羊肉臊子面。碗大肉香面足,觉得美气得很,内心想着将来毕业能否成为正式员工,夜夜在这里吃羊肉臊子面。
1986年春季开学,面对三个月实习单位的选择,有的同学选择去甘肃日报社、兰州晚报社,有的选择去宁夏电台、宁夏电视台,我毫不犹豫选了宁夏日报社。这样就有了第二次且长达三个月出入于中山南街47号的经历。1987年7月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家乡的固原日报社。在固原日报社工作了五年时间,采写了很多稿件,其中有不少投给《宁夏日报》并刊发。内心是想通过多多发稿,引起关注,能够正式敲开中山南街47号的门。
1992年五一之后,我如愿以偿跨入首府的中山南街47号,加入省级党报队伍,一头扎进去,再未曾离开。从入职第一天提暖水瓶到一楼后院打开水、紧握拖把把办公室地面拖亮起,白班夜班、编稿写稿、办报办网,在这里30年干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有多少工作日清晨赴岗上班,有多少长夜钟摆值守夜班,有多少文字篇章见诸报端,有多少亮人亮点留住留存!
就从总编辑李涌泽说起吧。
我调入宁夏日报社时,是李涌泽先生担任总编辑的第三个年头,其时正值《宁夏日报》新闻改革如火如荼,挟1990年8月“银川会议” (在银川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劲风,改革创新步履强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版面浓眉大眼,亮点频现,好稿连篇——要闻版的新貌、民族团结版的特色、市场特刊的服务、西部周末版的可读等,成为西北乃至全国省级党报同仁公认的精品佳作。
1992年10月下旬,总编辑李涌泽带着摄影记者田春林和我,由张新中驾着吉普213(当时是宁夏日报社最好的车辆),驱车400多公里南赴泾源县采访。车进泾源县城,天空白雪飘飘。接下来的几天采访,钻山林,踏泥路,与被采访者倾心交谈,对风物景观用心拍照,我总能看见一个专注工作、精雕细刻的总编辑形象。在李涌泽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泾源,撩开你神秘的面纱》长篇通讯,在《宁夏日报》见报后,引起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固原地委、泾源县的广泛关注。中山南街47号,初来乍到,能够跟随总编辑征战一线、挥笔写稿,是我在新闻工作经历中最大的荣幸和收获。
难忘被总编辑李涌泽推动着成长的细节。1995年我在石嘴山市驻站,年初到岗不久,采写了《多种题材做文章,八仙过海奔小康》,并配发了短评《可贵的“一齐上”精神》。当天在《宁夏日报》头版头条见报后,李涌泽总编专门来到我所在的办公室,当面点赞这篇稿件,说: “消息细节抓得好,评论写得扎实。”办公室坐着七八位同事呢,我感到非常光荣和满足。当年5月期间,本应当接二连三地在《宁夏日报》上发稿,但是有那么十几天,我因个人原因没有一篇稿件见报。月底回到单位大院,遇见总编辑李涌泽,他老远走过来,说出四个字: “怎么回事?”我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了,很愧疚,禁不住低下头。接着,我发奋地采访、写稿、发稿,再也不让老总牵挂,总是以“拿得出手的头条和硬新闻”回应关注和爱护。这种来自总编辑给予的工作上的“压力”,饱含着关切和鼓励,让我终身受益。
2019年9月,我以《征程万里云鹏举》为标题,叙写了李涌泽先生有智有谋有魅力的报人形象,赞扬其在工作职场释放和呈现的光亮,感受他广纳人才、开门办报及推动下属成长的胸襟和作为,推崇他“最美不过夕阳红”的生命质量和富足精神。这篇长文收录于《守望新闻的岁月》一书。李涌泽先生看了很满意,并从美国他女儿家中回复微信: “阅读了你写的通讯,我很高兴,也很受感动,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是由总编辑李涌泽提议,经考察、决定调入宁夏日报社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用心写出我心目中在中山南街47号征战一辈子的老总,这是我愿意并力求做好的事情。
2019年11月8日,惊闻老领导王树禾先生逝世,哀悼之际,一些曾经的细节从记忆中浮现:1998年春天,树禾(当年中山南街47号大院上下都这么称呼)带着我出差七八天,其间在上海出行的一天,我怕累着老领导,就自作主张自费打了一次出租车。晚上上床休息前(我们住两人标间,副厅级的老领导在行程中始终没有提出住单间),他告诫我明天起还是乘公交好,不应该多花公家的款,也不要多花个人的钱。出差期间每晚睡前,我都借故上洗手问躲一阵,好让老领导脱衣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