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世界级博物馆,踏访众多名人故居,收录古今中外二十余位文学艺术巨匠的人生故事,探寻名作背后的秘辛逸事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为何都有一个不可能的爱人?佛罗伦萨旧王宫五百人大厅巨幅油画背后有何秘密?莎士比亚的咒文墓志铭与柯勒律治的梦中诗源起何处?从但丁遇见贝雅特丽齐的老桥到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斗画的旧王宫,从莎士比亚艾文河畔故居到巴黎阿贝拉尔、爱洛伊丝合葬墓,再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旅美学者王海龙畅游其中,欣喜仰慕之间,开垦文学艺术的自留田,回望大师巨匠坎坷但精彩的人生。
★ 大师也会身不由己!亲访大师后人,白描多年好友,用回忆串起现代文学史点滴,见证大师们跌宕起伏悲喜交织的人生。
林徽音病危时曾执意见徐志摩的儿子却相对无言;
王映霞一步三回头地祈盼郁达夫夺下行李箱;
夏志清对胡适的中正评价却因片刻犹豫而留下永远的阴差阳错;
唐德刚则为李宗仁完成了回忆录的八成……
因缘际会,王海龙以老朋友的身份,讲述着曾经这些风云人物的辛酸与执着。
★ 感情理性兼备,一个人类学家左手的文学。
作者王海龙是旅美人类学专家、作家,本书结合人类学家的理性与作家的感性,以别样的视角领略文学名宿、名著、名作、名城,体会文明穿越时空的力量。
★ 一部旅行中的世界文化随笔。探索欧美另类文化小镇,近距离摩挲珍稀古物,在旅途中品味旧日荣光。
只含巧克力的蒙代尔巧克力、臭气熏天的托斯卡纳奶酪、维罗纳的钟声、二百年前的美国国父画像、偶现于纽约的全国粮票,五官的感受与少时的记忆相互加持,人过中年的比较文化学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传统与文明更深的敬意。
★ 近百幅亲历照片,精美四色印刷,收录文化名人老照片、珍贵手稿、画稿、雕塑图片。在博物馆、纪念地看到经典文学艺术的别样风采,直观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碰撞。
左手的文学 | 代序
西方研究汉学的人认为古代中国是个诗国,因为旧时中国的读书人差不多都会写几句诗,哪怕算不上真正的读书人,一般识文断字者也基本上能诌几句。俗语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亦会诌嘛,这诌有一种移花接木、附庸风雅和瞎编乱造的作和装的快感在。您别小看这诌,它要有些底子的;能诌诗,必须读过不少诗,有了积累才能拼接、混搭或借景抒情。
诗国徜徉的自留田
诗是古时读书人的看家本领。因为中国文人的祖师爷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读书人若不读诗,几乎快被看成了大逆不道。孔子将《诗经》作为培养弟子的启蒙教材。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简直成了人生的百科全书。其实,西方也崇尚诗,如古希腊唬人的学问都以诗命名,荷马史诗,悲喜剧曰诗剧,而研究文艺、历史和美学的人文之学曰诗学。诗有那么重要吗?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不爱文学的人无虞生存,但他们的生命中或许会缺少一抹亮色。古人的诗其实乃我们今天广义的文学之谓。古时候诗是读书人的底色,下自孔乙己上至皇帝,乃至所有的政府高官和一般文员都能诌诗您可别小瞧这本事,这是中华文明的人文资源及修养优势。熟悉西方中古史的读者大概都知道,在漫长的一千年的中世纪时光里,欧洲有很多王公贵族、骑士官绅甚至国王都是文盲呢,遑论写诗。这样一比,就知道为什么老外会甘愿承认我们是诗国了。
但是诗不能推动科技也不能拉高GDP,我们古代太看重诗而轻视数理化和科技,几乎间接被诗所误。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一点,鲁迅看得最明白。但是炮我们需要,诗有时候也必不可少。
诗的国度培养诗的情怀。童年,人们大多都有文学梦,或多或少喜欢听故事、读诗或阅读画书画报。有的人把这习惯保持了一辈子。
我曾经在高校讲授欧美文学,后来研究文化人类学。虽然跨了界,但如瞽者不忘视、聋者不忘听,在研究枯燥的考古、阐释学、符号学之余,思绪会偷偷开小差,溜达到旧田园换换脑子歇歇脚。文学成了我的自留田。
与有趣的灵魂对话
人过中年后读书往往能读出新况味。少年壮志能拏云,而中年后读书,常能读出作品背后的东西。此乃经典常读常新的意义所在。少年时喜欢读作品的情节和文采,有了人生阅历后读出的多是作者的心酸和感悟。诗言志,文更善言志,古今中外皆然。读世界历史上的名著,等于跟作者对谈,听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内心秘密不管这些秘密藏得多么深,只要你有心,一定能够听到。
于是,我循迹踏访了他们的出生地、受难地、风光地甚至墓园,倾听他们,陪伴他们,劝他们敞开心扉。而他们呢,也被我的真情打动,跟我说悄悄话,告诉我他们的心事和未竟之愿。
艺术家是敏感的,我必须屏声静气,稍有倦怠或偷窥的眼神他们就闭嘴。你必须有十倍的虔诚和求知愿望,他们才愿意对你说出自己的秘密。我发现,不管大师们如何风光,奔波和坎坷几乎永远是他们的宿命,苍凉和物议也是他们生命中被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经过了几百年甚或上千年,至今他们中有的灵魂尚不能安息。其实他们一直在述说,倾听的人也不少,但阴差阳错,他们被误解误读的时候总是比被理解的时候多。
杜甫曾经慨叹文章憎命达,这句话蕴含了多少人生沧桑!古代诗人命好且一生富贵的不乏其人,但人们更能记住的是李后主、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这样的人生失意者。除了文学,各界大师亦多曾遭际过一段坎坷。虽然我们这本书里面谈及的多是欧美的文学人物,但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太多了。比如大家熟悉的梵高一生侘傺,甚至没来得及见到过自己的成功;而科学家伽利略、哥白尼和为信仰献身的布鲁诺,他们一生不如意的地方竟多于一个庸人和凡夫俗子。
大师也有青涩时,而更多的遭际是孤独,有的甚至一生困厄,默默无闻,终了都没能觅到知音虽然他们逝后被忆起时掌声雷动。但大师之为大师,在于他们的坚韧和信念:他们不会因灰心而放弃,而坚持在孜孜矻矻的夜路中踽踽而行,连一盏遥远的灯、一个同道的问候都没有。他们心里有远方,他们能看到的,只是一片未知和茫茫的黑暗,心里却永远燃烧着火。看看这些永不言弃的人,让我们知道今天应该怎样活出自己的人生。他们在这般的人生困苦和窘境中仍然挣扎出了一片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躺平!
无心插柳与左手的文学
我的忘年交唐德刚先生常说他安徽老家有句俗话讽刺做事不专心、喜欢旁骛的人是打鱼摸虾,耽误庄稼。他也以此来自嘲花太多时间来写散文。但他老人家难能可贵地做到了庄稼丰收,鱼虾也丰盈。特别是他的鱼虾营养了众人估计现在真正读他的本业美国史的读者应该远不如他的文学读者多。他是个爱生活爱文学的老爷子,善用春秋笔法,皮里阳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没想到这样的诙谐今天的年轻人仍然能心领神会,我喜欢这样的读者。有唐先生这样的先贤在前头开路,不愁我们的文章没有知己。
当代人讲究共情,什么是共情?套用我童年时代高大上的说法叫同呼吸,共命运;而用今天西方人比较家常的说法叫做把你的脚放到别人的鞋子里试试(Put yourself in someone elses shoes),或有一个更直接的西谚欲论人非,先试人累(Dont judge a man until youve walked a mile in his shoes),直译就是若想判断一个人的是非,你该先穿他的鞋走几里路试试。穿别人的鞋当然有点别扭,但若不穿,你还真难知道穿它的人的感受。春江水暖鸭先知,鞋子是否合脚唯有脚知。所以我们俗语谓促狭者整人或报复人的手段曰给人穿小鞋。一英里是三华里多,穿小鞋走这样长的路,脚上不血泡重叠才怪。
所以,今天的共情是设身处地,是跟读者交心,是让美的艺术变成一场流动的盛宴。真正的文学是永恒的,虽然每一代人会遇到每一代人的问题,但大师们不会拘泥于一枝一叶,他们仰望的是星空。适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文学的任务是引领人们渡过海洋,翱翔天空,开阔自己的胸怀。文学不是药,但它开卷有益,滋养我们的灵魂。
既然开了小差,逃回了我的自留田,我似乎还应该交代一下人类学跟文学的关系。我以为,人类学跟文学是父子关系:因为首先应该有了人,才能有文学。但文学使人类学和人类社会变得温馨、湿润、有爱、有人情味。人类学求实,文学造梦。文学几乎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它给世界带来光明。
这些年来我两条腿走路,也试图用两只手写作。右手写理论文章,翻译高头讲章,搞小众理论;左手则不能忘情文学,漫游世界的同时写下心得跟读友们交流。歌德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长青,我觉得这句话很贴切,这里的生命之树是文学。所以,我的左手亦能写我心,不可偏废。历史上左手创造乾坤的人有的是,我不能创造大活计,用心栽培一朵小花奉到读者面前便感欣慰了。
最后,说到左手,我这里有个小贴士。记得我当年查过,美国著名高校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印象中有个左撇子奖学金,金额不菲。估计是左撇子校友所捐,专门赞助用左手的人的。但这种偏门奖几乎少为人注意和申请,多年冷落无人问津导致它的基金数越来越大,成了肥额,进而变成了孤额。我劝大家把目光放宽,多看世界,找到人生亮点,您就能赢。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百鸟啾啾的。
徐志摩儿孙说志摩
阿欢回忆说,1947年来美前,林徽因曾执意要见他一面。那时林徽因在北京住院,一度病入膏肓,志摩前妻张幼仪很大度,带着儿子积锴去了。见面时大家都无言,其时徐志摩已经逝去十六年了;林徽因为什么要见他儿子,没人知道。
…………
徐家第三代志摩的长孙女徐稘更像继承了乃祖的基因秉赋。与祖母的大半生廝守使她先天和后天地继承了更多志摩和幼仪的气质。徐稘提供了更多感性材料和未为人知的史实勾勒出幼仪的形象。这形象,烛照了徐家一生。徐稘是学科学的,她干练、准确,形象颇肖志摩,高佻典丽、风致嫣然。她回顾祖母的一生,特别是当年战乱时逃难广州、澳门、香港的辗转艰辛。当年她父母积锴夫妇已留学美国,奶奶拉扯着他们姊弟四人。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流离于租界,生存于祸乱的夹缝,其中所历悽惶苦难常人当不难想象。
奶奶教会了她一生要强。幼年的她耳闻目睹幼仪的坚韧和无畏。至今犹记奶奶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你不能做到,只要你努力了。你要永不放弃。这是奶奶的教诲,大概也是奶奶一生的座右铭。奶奶有不止九条命,她一生经历了别人几世都经历不到的东西。作为一个女性,遍见风风雨雨,她从未被击倒。徐稘认为奶奶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爷爷则是一个御风而行的天才、不食人间烟火的赤子。他和奶奶是一个银币的两个面。诗,必须离开现实;现实却是诗的悖论。虽然如此,与奶奶耳濡目染的徐稘似乎凭着直觉更理解爷爷志摩。她强调爷爷和奶奶性格中有相逆的东西,但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相反相成。爷爷奶奶是同一性格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诗性,一个是实践性。他们共同的地方是永不放弃。徐稘强调了奶奶的牺牲精神。奶奶曾受阻于美国的移民政策不能赴美,当年为了成全徐家全家团聚,她一人在香港坚忍了二十年,直到后来全家才在美团聚。
郁达夫儿媳说王映霞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个奇人。达夫同时代人或朋友每忆起他,除公认他的才华外,也公认他为人忠诚、重友情讲义气。达夫是个性情中人,直率、敏感且做人潇洒。郁达夫的朋友三教九流皆备,他可以在国会、庙堂高歌,也可以在下层小酒馆跟贩夫走卒喝酒。郁达夫出道时在文学探索和描写上的胆大震惊社会但他一生少有私敌。他在文坛上可以跟公认最难交往的作家交朋友;他朋友中有人关系水火不容但待郁达夫皆赤胆忠心。郁达夫为人不奸猾,不世故,不妥协,不造作,却博得了最难相处的文人圈子中人的共同尊敬和爱戴。
…………
王映霞回忆当年她从新加坡离开郁达夫时,只拎了一只小箱子走出房门:郁达夫也不送我出来,我知道他面子上还是放不下来。我真是一步三回头,当时我虽然怨他和恨他,但对他的感情仍割不断;我多么想出现奇迹:他突然从屋子里奔出来,夺下我的箱子,劝我回去,那就一切都改变了……
据王映霞自述,她此后万念俱灰,只想要一个安定的家。而郁达夫的个性只能跟他做朋友而难做夫妻,所以她与郁达夫最大的区别就是性格上的差异。
郁达夫是她一生中永远的痛。别离了郁达夫,她已经对做名人和轰轰烈烈永远绝念,只想嫁个人,一生平平安安做个无声无息的小女人。
四十年一梦维罗纳
安徒生一生给人类贡献了这么多美丽的童话,但他本身活得一点也不童话。他贫穷、耽于幻想而且其貌不扬。他敏感、羞怯,在赴维罗纳夜行的驿车上遇到了几个村姑和一个艳绝的贵族女子。这个贵妇人就住在维罗纳,她在暗夜里认出了名作家安徒生并愿意以身相许。可是安徒生忍悲拒绝了她。他知道自己长得丑,怕天亮了美女会后悔。
其实这贵妇人知道他的身世、他是谁,读过他的书,也读得懂他的心。她能够摒却藩篱示爱,已经冲破时代束缚,做到了极限;但敏感的安徒生仍然自惭形秽,他怕度过了激情后无法面对现实。现实是残酷的,他无钱无地位,除了诗和天才安徒生知道穷鞋匠孩子出身的自己只有献身于诗,他的生命才有意义。拒绝了这终生一遇,他也知道自己将永远义无反顾,孤独地走完黑暗;哪怕有人愿意陪伴、愿意在暗夜里替他秉一枚残灯照亮崎岖。
女子珍珠般的眼泪滴在天鹅绒的胸衣上,湿湿凉凉地侵到他的脸庞。意大利的雨夜,夜行的驿车里灌满了那不勒斯的山风。闷湿的空气中飘着雨浸柠檬树叶的芬芳,这催人做梦的昏黑却让安徒生失眠了……醒来时他看到了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