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丛林,有一批知青长眠于此。《七月肖邦》摘写了当年一批知识青年的生活遭遇,刻画了不同性格 的各种人物的命运、理想和追求,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那段特定的历史和 知青这种特定的历史现象。
40多年前,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 动。“波澜壮阔”四个字,不是我特意选用的形容词,而是当年的习惯说 法,广播里这么说,报纸的通栏大标题里这么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 年还是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 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这一说法,也不是我今天的特意强调,而是天天在我们耳边一再重复 宣传的话,以至于老知青们今天聚在一起,讲起当年的话语,忆起当年的 情形,唱起当年的歌,仍然会气氛热烈,情绪激烈,有说不完的话。 说“波澜壮阔”,还因为就是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 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召唤之下,1600多万大中城市毕业的知识 青年,上山下乡,奔赴农村,奔赴边疆,奔赴草原、渔村、山乡、海岛, 在大山深处,在戈壁荒原,在兵团、北大荒和西双版纳,开始了这一代人 艰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 讲完这一段话,我还要作一番解释。首先,我们习惯上讲,中国上山 下乡的知识青年,有1700万,我为什么用了1600万这个数字。其实,1700 万这个数字,是国务院知青办的权威统计,应该没有错。但是这个统计, 是从1955年有知青下乡这件事开始算起的。研究中国知青史的中外专家都 知道,从1955年到1966年“文革”初始,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有100多万 知青下乡,全国人民所熟知的一些知青先行者,都在这个阶段涌现出来, 宣传开去。而发展到“文革”期间,特别是1968年12月21日夜间,毛主席 的最新最高指示发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那个年头,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 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且落实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不过夜”。于是乎全 国城乡迅疾地行动起来,在随后的lO年时间里,有1600万知青上山下乡。 而在此之前,知识青年下乡去,习惯的说法是下乡上山。我最初到贵州山 乡插队落户时,发给我们每个知青点集体户的那本小小的刊物,刊名也是 《下乡上山》。在大规模的知青下乡形成波澜壮阔之势时,才逐渐规范成 “上山下乡”的统一说法。 我还要说明的是,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的数字,是国务院知青办根据 大中城市上山下乡的实际数字统计的,比较准确。但是这个数字仍然是有 争议的。 为什么呢? 因为国务院知青办统计的是大中城市上山下乡知青的数字,没有统计 千百万回乡知青的数字。回乡知青,也被叫作本乡本土的知青,他们在县 城中学读书,或者在县城下面的区、城镇、公社的中学读书,如果没有文 化大革命,他们读到·初中毕业,照样可以考高中;他们读到高中毕业, 照样可以报考全国各地所有的大学,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样,不会因为他们 毕业于区级中学、县级中学不允许他们报考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武 大、南大。只要成绩好,名牌大学照样录取他们。但是在上山下乡“一片 红”的大形势之下,大中城市的毕业生都要汇入上山下乡的洪流,本乡本 土的毕业生理所当然地也要回到自己的乡村里去。他们的回归对政府和国 家来说,比较简单,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寨上去,回到父母身边去,那 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学校和政府不需要为他们支付安置费,也不需要为 他们安排交通,只要对他们说,大学停办了,你们毕业以后回到乡村,也 像你们的父母一样参加农业劳动,自食其力。千千万万本乡本土的知青就 这样回到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里。他们的名字叫“回乡知青”, 也是名副其实的知青。 而大中城市的上山下乡知青,和他们就不一样了。他们要离开从小生 活的城市,迁出城市户口,注销粮油关系,而学校、政府、国家还要负责 把他们送到农村这一“广阔天地”中去。离开城市去往乡村,要坐火车, 要坐长途公共汽车,要坐轮船,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长沙 的知青,有的往北去到“反修前哨”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有的往南 到海南、西双版纳,路途相当遥远,所有知青的交通费用,都由国家和政 府负担。而每一个插队到村庄、寨子里去的知青,还要为他们拨付安置费 ,下乡第一年的粮食和生活补贴。所有这一切必须要核对准确,做出计划 和安排,国务院知青办统计离开大中城市上山下乡知青的人数,还是有其 依据的。 其实我郑重其事写下的这一切,每一个回乡知青当年都是十分明白的 。在我插队落户的公社里,我就经常遇到县中、区中毕业的回乡知青,他 们和远方来的贵阳知青、上海知青的关系也都很好。 但是现在他们有想法了,他们说:我们也是知青呀!回乡知青怎么就 不能算知青呢?不少人觉得他们的想法有道理。于是乎,关于中国知青总 人数的说法,又有了新的版本,有的说是2000万,有的说是2400万,也有 说3000万的。 看看,对于我们这些过来人来说,一个十分简单的统计数字,就要结 合当年的时代背景、具体政策,费好多笔墨才能讲明白。而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运动中,还有多多少少类似的情形啊,诸如兵团知青、国营农场知青 、插队知青、病退、顶替、老三届、工农兵大学生,等等等等,对于这些 显而易见的字眼,今天的年轻一代,已经看不甚明白了。我就经常会碰到 今天的中学生向我提出的种种问题:凭啥你们上山下乡一代人要称“老三 届”?比你们早读书的人还多着呢,他们不是比你们更老吗?嗳,你们怎 么那样笨,让你们下乡,你们完全可以不去啊,还非要争着去,那是你们 活该…… 有的问题我还能解答,有的问题我除了苦笑,一时间都无从答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反映知青生活的“黄土地之 歌”、“红土地之歌”和“黑土地之歌”系列作品这一大型项目.实在是 一件大好事。既利于经历过那一时代的知青们回顾以往,理清脉络;又利 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懂得和理解他们的上一代人经历了一段什么样的岁月 ;还给历史留下了一份真切的记忆。 对于知青来说,无论你当年下放在哪个地方,无论你在乡间待过多长 时间,无论你如今是取得了很大业绩还是默默无闻,从那一时期起,我们 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知青。这是时代给我们留下的抹不去的印记。 历史的巨轮带着我们来到了2012年,转眼间,距离那段已逝的岁月已 40多年了。40多年啊,遗憾也好,感慨也罢,青春无悔也好,不堪回首也 罢,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我们人生的过程,40多年里的某年、某月、某一天 ,或将永久地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风雨如磐见真情, 岁月蹉跎志犹存。 正如出版者所言:1700万知青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虽谈不上“感天 动地”,但也是共和国同时代人的成长史。事是史之体,人是史之魂。 1700万知青的成长史也是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不可遗忘,不可断裂,亟 求正确定位,给生者或者死者以安慰,给昨天、今天和明天一个交待。 是为序。
郭小东,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著有《1966的獒)、《风的青年时代》、《突破北纬十七度》等。获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四届、第七届和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广东省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1992年。广州郊外。维摩诘公墓。 昨夜,通宵的雷雨。这在南方的秋天是常有的事。在黎母山的时候, 雷雨要比这座城市的雷雨来得恐怖,自然也更令人欣喜。那样意味着可以 歇息,不必穿上汗臭烘烘的工作服,到晦气沉沉的原始森林里伐木。麦灿 辉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公墓里静悄悄,坟堆上有几只乌鸦在聒噪。这么 早就哭丧!麦灿辉自觉有些晦气,嘟囔着披衣起身。 屋子里进了水,地上满是泥泞,墙脚长出几朵鲜艳的毒蘑菇,很骄傲 地舒展着。 口有些渴,像火在烧。他不记得肖邦、方炜、林大头他们什么时候走 的。反正不到午夜,他已醉得人事不省。半夜里惊醒过一回,见到一个女 吊,很快又睡死去了。 雷雨在什么时候停止的?他一点也不知道。 刑场离公墓不远,一片人迹罕至的山坡。那里似乎很热闹。说是九点 钟行刑,可还没有到七点,那边已聚集了好些看热闹的人。麦灿辉心头一 阵收紧。不管如何,到了这个时刻,眼看着一个熟悉的人,在自己眼皮底 下被活活地枪毙,都是一件难受的事。 他看过《羊城晚报》,他也就仅读这一份报纸。报纸近来常在报道一 个叫陈新宇的女人,贪污了几十万巨款,供自己的未婚夫挥霍,自己分文 未花,但法律无情,锒铛入狱了。麦灿辉对此并不十分在意。一个陌生女 人犯事了,与自己有什么相干?自己已经活得够腻味了,谁来关心自己? 昨晚,肖邦他们突然光临这间神憎鬼厌的守灵人小屋,给他带来一个 消息:明早九时,将在附近的刑场枪毙昔日同在海南黎母山农场的农友陈 新宇。 陈新宇?麦灿辉努力回忆这个名字及与这个名字有关的女人模样。 那时他只知她叫陈萍,一个鞋厂工人的女儿,模样长得有些怪,到处 平平的,像只板鸭。人们并不怎么在意她。她也很少言语,见了人却常常 莫名其妙地脸红,低眉顺眼的。他实在没留下什么印象。 肖邦他们用车拉来许多酒,都很低度。他知道自己这些农友很体恤他 ,既反对他酗酒又常常给自己送酒。没法子,谁让彼此都在黎母山里同过 好几回生死呢! 关于陈新宇的案子,大家都没什么话说,彼此都在尽量避开这个话题 。只是相约,明早多通知几位农友,到刑场去为她送终,让她看上一眼也 好。 他们都知道,陈新宇只有一个多年鳏居的父亲,他终日酒瓶不离口, 除了上班混几个工友喝酒外,便蹲在电线杆下与人杀车马炮,赌几个酒钱 。父女几乎形同路人。知青们谁也没有上过她家。她实际上自回城之后便 被人淡忘了。 雷雨已经停了许久了,空气里弥漫着重重的草腥气。墓地里一片静谧 ,乌鸦还在那儿不停地噪着,如丧考妣。麦灿辉突然踏着泥泞,冲上一个 坟堆,捡起一块压纸钱的土坷垃,向那群乌鸦掷去。 土坷垃没有击中鸦群,却砸在一座十字架上,那是一个香港基督徒的 墓碑。墓碑很湿,土坷垃的粉屑粘在那十字架的交叉处,像一团血。 麦灿辉感到一种不祥。 他狠狠地拧开酒瓶子,猛地喝了一大口。酒气直冲肺腑,他打了一个 寒战,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刑场那边已很热闹,也许死囚是个女的,所以附近的农民和放暑假的 学生,早早地便来了。 他的眼光落在十字架旁边的曼陀罗上。 他们喝得醉醺醺地离开麦灿辉的小屋,沿着公墓的通道,东摇西晃地 走上公路。林大头的那辆二手“平治”在细雨中闪着蓝光。车轮下积着许 多雨水。他们钻进“平治”,雨突然大起来,炸雷滚过墓地,在黑黝黝的 树林里炸出一片闪电。惊心动魄的火光瞬间熄灭在黑暗中。淌着雨水的车 窗玻璃上映出三张冷漠而有些痉挛的脸。 林大头发动了汽车,揿响了镭射音响,是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 肖邦昏昏欲睡,头歪在方炜肩上。 “平治”颤动一下,轿车在雨中的公路上冲锋着。车厢里一片酒气。 林大头打着嗝,难受地捂着胃部,他的胃病随着酒精的进入即时发作。三 人中唯有方炜算是清醒。他心脏不好,不敢豪饮。 车灯照出一片朦胧的前路,汽车开始歪歪斜斜地像个醉汉,在公路上 肆无忌惮地奔驰着。方炜见状不好,用手猛推林大头,让他把车停下来, 林大头满不在乎:“喝一斤半斤算什么?喝得烂醉照样把车开到100迈。” 方炜忠告他,就怕遇上警察。 “没有的事,半夜三更,警察睡他娘的觉去了!” 也许是大雨,林大头顿时清醒过来,车终于让他开得顺畅起来。到了 天河,他看看没警察,便闯红灯。这下好了,斜刺里冲出来一辆闪着红灯 的摩托,一个穿着雨衣的警察开着摩托紧追过来,示意“平治”停车靠边 。林大头一踩油门,“平治”像雨中的蓝箭直冲上立体交叉桥。在桥上绕 了一个圈,又跑回中山大道,顺着天河宾馆的人行道朝石牌方向冲去。他 企图甩开那讨厌的警车。 警车穷追不舍,终于在天河楼把“平治”给顶住了。 警察很年轻,一脸的稚气加上杀气。他大约看出林大头是个不好惹的 角色,便也不多言,只是很威严地说:“请把驾驶执照交出来。” 林大头并不理会,掏出硬壳健牌,在嘴上叼出一支,又很友好地让给 警察:“请抽支烟再说。”说着,“咔”的一声揿动防风火机,火机吐着 一圈蓝色的萤火。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又喷出一口酒气。 “闯红灯,酒后开车,并罚。” “怎么罚?没收执照,罚款200!” 方炜并不习惯林大头的做派,他只想早点了结此事,后悔不该让林大 头酒后开车,闹出这许多事。他知道林大头今晚心情不好。陈新宇罪有应 得,但毕竟大家农友一场。何况陈新宇还是个女的,明早生命即逝,这对 于陈新宇也许是个了结,对于林大头却不那么简单。 林大头重感情,重得有些偏执。他太维护知青这个群体的荣誉和利益 ,到了不讲道理的地步。今晚他只想找人发泄,碰上这个倒霉的警察。方 炜怕他闹出事来,忙摇醒了肖邦。 结果是被没收了执照,“平治”暂时被扣。警察出于安全考虑,不准 林大头继续开车。 午夜,雨中的天河行人寥寥,所有的士都亮着顶灯,可都不停。他们 三人,互相搀扶着,往城里方向走去。 林大头喘着气,愤愤不平地嘟囔着:“我看在方炜你的面子上,否则 我没那么轻易放过那小子!” 肖邦打着圆场,他确实难受极了。 又一个响雷,遥远的墓地那边似乎传来很奇怪的声音。呼啸着,像黎 母山雷雨之夜狰狞的原始森林的尖叫。 雨越下越大,马路上开始积水,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趟着水前行。路 边有个大排档,小老板远远便招呼他们t“老友,进来帮衬,饮杯!”雨幕 中透过来小吃店一片模糊的热闹,尽管是雷雨之夜,小吃店依然人头攒动 ,人们不失时机地享受着南方夜的温馨。 炒田螺的香气流满在雨夜的马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