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100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从广西防城港的北仑可入海口出发,以顺时针方向沿着中国陆路边境行进,穿行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九个省区,最后到达辽宁丹东的鸭绿江入海口。在半年的时间内,摄制组总行程达 22800公里,沿途经过100多个县市,500多个乡镇,采访了30多个不同民族的基层民众3000多人,播出总量达4500分钟。《边疆行(云南-西藏)》为节目的文字记录。
《边疆行(云南-西藏)》以新闻纪实手法,突出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国际视角,关注自然、关注民生、关注变化。节目通过记者的旅行体验,展现出—个发展变化中的真实的中国边疆形象,中国陆路边疆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经济发展和时代特征尽在其中。
100集特别节目《远方的家·边疆行》是一部大制作,把它变成文字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在这部图书结集出版之时,我先要感谢观众对百集《边疆行》的追随,感谢读者能够翻开这本书,感谢为出版这部图书倾注心力的诸位编辑。《远方的家》是CCTV-4于2010年12月1曰改版时推出的一个新栏目,定位是日播45分钟的大型旅游节目。100集《边疆行》2011年7月11曰开播时,全国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活动还没有开始实施。当时,中文国际频道策划推出《边疆行》,只是希望用这个“接地气”的节目来稳住新栏目的收视率,尽快提升《远方的家》的影响力。2011年7月11日,100集《边疆行》开播。在《边疆行》播出一个多月后,《远方的家》栏目收视率有了很大提升,观众也是好评如潮,中文国际频道上下都意识到,《边疆行》方向找对了。而正好在这个时候,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彼时,《边疆行》节目正处在第二批采访拍摄高峰期,中文国际频道迅速落实“走转改”活动的各项要求,使一线编导、记者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化为一种自觉行动。如果说“走转改”活动开展之前,做《边疆行》只是为了解决栏目的生存问题,那么活动开展以后,《边疆行》的采访拍摄就更加有针对性,节目也更加贴近百姓,贴近观众。我们觉得,《边疆行》作为起步最早、下基层走得最远、历时最长的“走转改”实践活动,真的是尝到了甜头,见到了效果。第一,深入落实“走转改”,使电视栏目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边疆行》摄制组的足迹遍及中国陆路边境九省区,节目描绘祖国边疆的壮丽河山、记录少数民族的风情民俗、书写边境线上的繁荣安定、歌颂边防战士的保家卫国,镜头始终对准普通边疆群众,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深入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对于这样的节目,观众爱看、想看。100集《边疆行》平均收视率为0.24,较以往同时段节目上升50%,单期最高收视率达0.49,创同时段栏目收视新高。《边疆行》在本台一套综合频道播出了10期精华版,收视率较同时段提升15%以上。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这个栏目开播时,曾经因为选题不集中、方向不明确、节目不好看而三次调整播出时间,但在播出《边疆行》后,《远方的家》在短时间内由一个生存堪忧的新办栏目迅速成长为在观众心目中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第二,《边疆行》走进基层,制作了大批反映祖国边疆面貌发展变化的节目,海外华侨华人的反响异常热烈。在海外收视数据上,《边疆行》收视率基本保持在北美长城平台的前3位。美国的华人观众蔡宗瑾认真追踪收看每一期节目,她不仅能认出《边疆行》节目中的所有出镜记者,还记录下厚厚的一本收看日记,表示将来要以此为指引,游历祖国边疆大好河山;法国观众陈锋表示,《边疆行》成为法国华人的热议话题,每次聚会聊天必谈《边疆行》,祖国边疆的秀美和发展变化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忻顺康在国外看到《边疆行》后十分激动,委托回国的工作人员带回节目光盘,并说要把节目主题歌《边疆颂歌》作为大使馆的馆歌。还有海外华人观众通过微博留言说:“每天晚上看《边疆行》成了睡前的必修课。也许真是出了国,才发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那样美好。每次看着你们的节目,我都会深深地思念着远方的家。”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就是海外华侨华人,《边疆行》节目所传递出的发展、自强的精神深深地激发了他们的自豪感、归属感,凝聚了全球华人的爱国热情。第三,《边疆行》坚持“走转改”,节目令人意外地吸引了大批“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观众。中文国际频道的受众历来呈现年龄偏大的特点,《边疆行》播出后,有网友说,“这是央视最有诚意的节目”,这样的评价来源于《边疆行》清新朴实的节目风格。很多年轻观众是通过网络来收看《边疆行》的,《远方的家》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点击率由2011年6月的曰均19743次猛增至2011年10月的370484次,排名由全台的第83位迅速升至第6位,《边疆行》官方微博的评论超过20000条。在网络舆情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今天,《边疆行》对年轻观众群体的影响是节目组始料未及的。《远方的家》虽然是一档旅游节目,但是100集《边疆行》已超越了单纯旅游节目的范畴,用了很多篇幅来表现平凡人物的精神世界,充分展示群众“身边的感动”。正是这样情景交融、以情动人的节目引发了年轻观众对国家荣誉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思考。第四,《边疆行》深入落实“走转改”,真正成为一个“叫座又叫好”的节目。中宣部《新闻阅评》发表专栏文章对《边疆行》的“走转改”实践给予高度评价。阅评人认为,《边疆行》通过旅行者的视角,以记者的第一手见闻反映边疆的发展变化,真实可信,走出了一条对外宣传的新路子,提高了央视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专家评价说:这是一次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打动人心的长距离采访。观众可以通过出镜记者真实生动的旅行体验,切身感受到一个绚丽而难得一见的地理中国。这是栏目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结果,并说明中文国际频道立足“三贴近”,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增强电视传播力方面又上了新台阶。第五,《边疆行》的“走转改”实践培养和锻炼了队伍,使大批“80后”年轻编导成长和成熟起来。在拍摄《边疆行》之前,摄制组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到过这么偏远、这么艰苦的地方。不到50人的团队,在6个月的时间内要接力完成22800公里的边疆采访,工作强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采访拍摄中,面对无数意料之外的困难和挑战,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无论是严重的高原反应还是遭遇泥石流、被困三天三夜,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圆满地完成了拍摄任务。边疆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奉献、热情质朴的品质深深感染了年轻记者,增强了他们作为电视人的使命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节目,让更多的人知道边疆、了解边疆、关注边疆,进而走进边疆,带动边疆的发展和变化。随着《边疆行》节目一集一集地播出,记者、编导们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地增强,无论是现场的组织语言、播报采访,还是对话交流、观察判断、抓拍调度,以至于后期撰稿、剪辑包装,都得到了扎扎实实的提高,大家的眼界、审美,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也比以前进步很多,这种增强与提高是综合的、全方位的。更为重要的是,《边疆行》使这批年轻的编导、记者全面认识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这不仅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也对自己所承担的岗位责任有了更直观深入的理解。总而言之,《边疆行》作为“走转改”的一个成功实践,极大地提升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那么,“走转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思考,“走转改”所倡导的其实就是真实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文化传播具有跨越年龄、民族、宗教、意识形态与国界的力量,《边疆行》从人文的角度去表现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统领串起100集节目,从而形成了合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而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定位就是以新闻和文化为主的综合频道,宗旨是“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边疆行》的节目实践证明,不仅对内报道需要“走转改”,国际传播也同样需要“走转改”,因为“走转改”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打好“文化牌”,让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到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在《边疆行》之后,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播出了它的姊妹篇《沿海行》,接下来,《北纬30度·中国行》等大型系列节目也将陆续推出。我们希望这一个个系列节目成为观众眼中的多彩之旅、文化之旅、心灵之旅,成为他们感受自己的家园、了解自己的同胞、认识自己的祖国的一个窗口。我们在一直行走的过程中被深深感动,能将这种感动传递给广大观众和读者,这将是我们电视工作者最感欣慰的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2012年5月于北京
二十一 寻找到的好地方
二十二 走进狂欢佤部
二十三 走访神秘佤乡沧源
二十四 走读边城耿马
二十五 镇康神奇之旅
二十六 德宏寻石问玉
二十七 德宏民族风情探访
二十八 寻幽访玉走腾冲
二十九 神奇边城
三十 多彩边城
三十一 片马风情
三十二 魅力怒江
三十三 独龙江
三十四 心中的日月
三十五 梦境之地
三十六 走进高原明珠
三十七 人杰地灵之地
三十八 森林秘境
三十九 壮美八宿
四十 绿海明珠波密
寻找到的好地方孟连在傣语里的意思是“一个被寻找到的好地方”,相信我们接下来的行程也会非常精彩。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当我们从澜沧赶到孟连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刚进孟连县城,我们就被一座反射着金光的高塔吸引住了。它是孟连的标志性建筑——孟连金塔。听说孟连有让人震撼的富丽堂皇,有让人心动的宁静安详,还有质朴的文化传承,以及非常繁华的边境贸易。那么,究竟孟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让我们就先从欣赏这座金塔开始吧。孟连金塔是云南省内最大的金饰佛塔,它位于孟连县城娜允广场旁边,整座金塔分为主塔和附塔,在高达31.6米的主塔旁边围绕着24座附塔。每座塔的顶端都挂有风铃,每当微风吹过,风铃便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在落日的余晖中,伴着铃声,让人感觉到别样的佛国意韵。公元1253年,傣王的两位王子分裂争权,其中一位王子带领部分臣民大举南迁,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寻找到一个美丽的河谷坝子。于是在这里建立村寨,伐木开垦,从此人们开始称这里为“孟连”。孟连在边境线上与缅甸接壤,有着“边地绿宝石”的美称。这里聚居着以傣族、佤族、拉祜族为主的21个少数民族。在孟连最能体现当地悠久历史的是位于孟连县城西北部的娜允古城,它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城”,这里也一直是孟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古城的中心有一栋名叫宣抚司署的建筑,单看宣抚司署的外观,其华丽庄严的程度就可见一斑。这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它承载了孟连的多少历史?我们决定深入其中一探究竟。进到宣抚司署以后就发现,它的建筑格外有特点。在二楼有一圈走廊叫做走马转角楼,它把所有的房间全部都连通了。建筑中有很多木雕,也很有意思,它融入了很多汉族的元素,像我们平时常见的“双凤朝阳”、“八仙祝寿”,在这儿都能看到;此外还有大象头,因为傣族是非常喜欢大象的,他们觉得大象是他们的吉祥物。傣族居住的房屋大多很少有防火的设备,而大象鼻子长,可以吸水,所以他们把大象雕刻在房檐下,也是有寓意的,可以保佑他们防火。其实这里曾经是傣族刀氏土司的衙门,在封建领主制社会时期,中央政府给少数民族地区首领授予土司的官职,以统治该地区人民。傣族的土司当年在这个地方统治了660年。如今在宣抚司署,可以看到当年土司统治政权的网络示意图,比较详细,还有一些相关的历史,在这儿都有记载。有一个小故事说,傣族的土司当年来到这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就娶了一个当地土著的佤族公主。他们在婚礼上互赠自己民族最好的东西——象牙和牛角,“象牙不会枯,牛角不会烂”,这也寓意着他们两个民族之间感情越来越好。他们通婚之后,民族之间的感情非常融洽。从公元1289年到公元1949年,刀氏家族的统治世袭了28任,历时660年。这里除了宣抚司署,还有一座佛寺,就是娜允古城的上城佛寺。在土司时期,这里是土司及其家人的专用佛寺。当时国内外的高僧大德到访孟连,也会在此居住。置身在娜允古城,人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沉下心来静静地体味岁月的沧桑。但不要以为娜允古城的古色古香就是孟连的全部,孟连作为一座边境城市,跨国贸易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其中就以如意商贸城最具代表性。在这里,一张张异国面孔让我们感觉,仿佛突然之间就身处国外。在这座商贸城里,随处可见“缅甸”这两个字,还有缅甸人、缅甸玉,而其实我们并没有来到缅甸。这座商贸城主要由缅甸人投资建造,商家都是地地道道的缅甸人。一位缅甸老板对我们说,这里一共有140多位缅甸人,分别掌管着27个商铺,全都从事缅甸玉的买卖,兼或经营中国、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珠宝、玉器、服装、食品等土特商品。采访中,一位缅甸老板自称已经把全家人都迁了过来,他们早已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他可爱的小孙子就出生在孟连,孟连已经是他们离不开的第二故乡。另一位,女的是当地人,缅甸老公来孟连已经18年了,当年因为玉石来到孟连,又因为爱情留在了孟连,缅甸玉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孟连城孕育了他们的幸福。在商贸城里,除了父子店、夫妻店,我们还看到了一家兄弟店。跟兄弟俩一聊天,就让我们感觉到了缅甸人的幽默。兄弟俩很健谈,他们对我们说起了自己的家乡。他们在缅甸的家距离孟连400公里,不远,但这400公里的路走起来却很不容易,非常崎岖,脚下是万丈深渊,没有中巴车,只有皮卡车,不太安全。兄弟俩说,如今家里除了大姐,其他人都已经搬到了孟连,因为他们都喜欢孟连的便捷和舒适。如今他们兄弟几人都在这里跟着父母经营着玉石生意。在孟连的这个如意商贸城,一共有100多位来自缅甸的商人,他们主要是来这边卖玉石,不过,在这座商贸城里,玉石销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里还有来自国外的服装、食品等日用品出售,比如这家泰国的小超市,饼干、食用油、各式各样的调料,还有饮料,货物齐全,不出国门就可以买到那么多的外国商品,可能也是孟连的魅力之一吧。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来说,这座商贸城的存在,不仅让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全新的生活,还促进了商品和物资的流通,拉近了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从孟连县城出发,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岔河村的广伞小组。据说这里居住着一群以爱美著称的人。爱美之一L,AR有之,爱美能到怎样的程度呢?这让我们非常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