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是国家海洋局委托立项“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撰写的宗旨,是针对当今世界海洋发展形势和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需求,构建中国海洋文化的基础理论构架,较为系统地回答中国海洋文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应如何等基本问题,为提高我国国民的海洋文化主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海洋文化,促进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繁荣,提供基础理论观念和方法。
全书含绪言和主体内容九章。绪言阐明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目的意义、已有基础和目标指向、基本概念、主要内涵;第一至二章宏观把握中国海洋文化的本质特征、主体构成等基本问题;第三至七章系统分析中国海洋文化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审美文化等具体形态;第八至九章专题论说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等当代亟须正确认识和实践的重大问题。
绪言
一、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当代意义
二、中国海洋文化认知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海洋文化”的定义、概念与内涵
四、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目标指向
第一章 中国海洋文化的本质与特征
一、中国海洋文化的本质内涵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海洋文化的海一陆类型
四、中国海洋文化类型与模式的优越性
第二章 中国海洋文化的主体构成
一、关于海洋文化主体的“边界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国家主体
三、中国海洋文化的区域主体
四、中国海洋文化的社会主体
第三章 中国海洋精神文化
一、中国海洋思想意识
二、中国海洋知识体系
三、中国海洋仙境信仰
四、中国四海海神崇拜
五、中国妈祖信俗遗产
第四章 中国海洋物质文化
一、中国渔业文化
二、中国盐业文化
三、中国造船文化
四、中国航海文化
五、中国港市文化
第五章 中国海洋制度文化
一、中国海洋政治制度
二、中国海洋疆域制度
三、中国海洋军事制度
四、中国海洋交通制度
五、中国海洋贸易制度
第六章 中国海洋社会文化
一、中国海洋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性
二、中国海洋社会的生产民俗
三、中国海洋社会的生活民俗
四、中国海洋社会的民俗信仰
五、中国海洋社会的民俗节会
第七章 中国海洋审美文化
一、中国海洋审美文化概说
二、中国海洋文学
三、中国海洋艺术
四、中国海洋景观
第八章 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中国海洋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三、中国海洋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四、中国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
第九章 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二、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意义
三、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四、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后记
《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妈祖信仰已经是台湾最普遍的一个民间信仰之一。无论大庄或小庄、山村或渔村、乡镇或市街、港口或内山,都可看到妈祖庙。台湾现有妈祖庙510座,其中有庙史可考者39座,内建于明代的2座,建于清代37座。台湾主要的妈祖庙有彰化鹿港天后宫、云林北港朝天宫、台中大甲镇澜宫、台南市大天后官、正统鹿耳门圣母庙、竹南镇后厝龙凤宫。澎湖天后宫是台澎最早的妈祖庙,相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庙内雕梁画栋,刻工精细,古香古色,美不胜收。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神诞日,澎湖天后宫都要举办大规模的“妈祖海上绕境”活动,借以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
5.妈祖信俗向琉球的传播
妈祖信仰海外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是琉球群岛。琉球的妈祖庙有久米村的上天妃宫,那霸的下天妃宫和久米岛天后宫等3处。按照命名看前者来自明,因“天妃”封号出现于元、明两朝,前二者是早期创的,而“天后”封号,是清康熙中期年代赐敕的,后者的天后宫则是较为晚期创建的。
《大明一统志》中明陈侃曾说:“我太祖遣传,琉球首效归附。故特赐以闽人之善操舟者36姓焉。使之方便往来,朝贡亦作指南车焉耳。”明太祖新王朝成立时,作为招抚外蕃的环节,于洪武五年派遣了旅行者杨载到琉球告谕。当时,琉球是中山、山南、山北三国鼎立。同年十二月,中山察度派王弟为使者人贡明朝。山南王从洪武十三年左右起,山北王从洪武十六年左右起,也都派出进贡船只。当时琉球的造船业落后,横渡海面顶风破浪有困难。于是明廷赐给海舟,如洪武十八年春赐中山王察度,山南王承度海舟各一。还要拨给在大海中有经验的篙师,舵工以及滨管外交文书和通事(翻译)人员,并且这些人要定居下来,洪武年间初去琉球的36姓,有百余人定居。②
当时,琉球是中国的属国,每年派使臣到大陆向朝廷进贡;每次请封新王,明朝廷也要派使者前往琉球册封,渡海涉洋出使途中时遇险境,均因妈祖“庇护”化险为夷。如明洪熙元年(1425年)的柴山,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的陈询,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的陈侃,乃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的徐葆光等使者,或遇狂风恶浪,或船破落海,但最终都有幸获救重生。这些奇迹更使妈祖信仰在琉球广为传扬,并在当地生根开花。
6.妈祖信俗向日本的传播
日本是中国妈祖信仰海外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神户、长崎及很多岛上都建有妈祖庙,有数十座,并有信仰组织“妈祖会”。日本妈祖会成立于1978年,由旅日华侨曾定修(人江修正)从北港朝天宫恭请妈祖神像,供奉于箱根观音福寿院,宣布日本妈祖会正式成立。三十多年来,每年于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组团返台到北港朝天宫进香,也会在日本各地举办祭典交流活动,是台日亲善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日本的长崎市,是闽籍华人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日本兴建妈祖庙最多的城市之一。据史载,自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国船只首航长崎港起,中日贸易往来便日益密切,每年仅出入长崎港的大船就有200多艘,而长崎各地的妈祖庙,就是那些中国船员以及随后而来的华侨兴建的。这些妈祖庙多位于各地华人同乡会会馆内,既是供奉天后娘娘的圣殿,又是会馆议事聚会的中心。
促使妈祖信仰在日本传播的另一重要因素,则是中国沿海民众赴日开展的各种交往活动。从明代起,越来越多的东南沿海民众渡海到日本从事贸易、务工等。他们先到离中国大陆较近的中国属国琉球,以后又逐渐向北进入日本列岛的长崎、神户、大阪、东京等地,有的还在当地定居,并建起他们视为保护神的妈祖庙。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日本各地尚存的妈祖庙就有100多座。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