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北京大学西语系高材生的周华,放弃美国多所名校继续深造的邀请后,又于1991年毅然放弃了一个中国外交官的似锦前程,开始了他在澳洲的创富之路。也曾困难重重,甚至身无分文,但自信、永不言败的他,坚持“从结果开始”设定目标,再让目标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并努力实现它。一个又一个目标之后,一次又一次转场之后,他终于成功建立起自己的财富王国——澳大利亚亚太投资集团。他的故事,他的奋斗经历,无一不在告诉人们,财富与成功并不遥远。 《奋斗现场:北大学不到的创富秘笈》为我们讲述的就是关于他的创富故事。《奋斗现场:北大学不到的创富秘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发行。
周华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他的自信能打动所有见过他的人。他具有将一般人认为消极的因素变成商机的超凡能力。而且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总是正确的。相信,阅读周华编写的这本《奋斗现场:北大学不到的创富秘笈》,你会被带进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可能”世界之中。本书讲述了周华移民到澳大利亚寻求美好生活的成功故事。
有人爱 有事做 有所期待周华是我的大学同窗,更兼室友。走进北大的第一天,我在宿舍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今天的周华风度翩翩,有着成熟和成功男人的魅力。但
有人爱 有事做 有所期待周华是我的大学同窗,更兼室友。走进北大的第一天,我在宿舍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今天的周华风度翩翩,有着成熟和成功男人的魅力。但当时的周华,只是来自北京昌平南口镇一个很土的小男孩,一个充满了梦想,却不知道梦想在何处落脚的青涩少年。他是军队大院子弟,所以,最常见的就是他平时穿着旧军装的身影。对周华,我最深刻的记忆是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有一天,我坐在床边,对着窗外发呆。从农村来到北京大学的我,普通话说不好,学习成绩跟不上。当秋叶从窗外的杨树上瑟瑟飘落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忧伤,情不自禁地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我真的好想家!好想回到农村啊!”周华刚好在宿舍,默默递给我一个苹果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在大学生活中,周华有两件事情让我记得最清楚。一件是,他总是在背诵一种名叫《The Man whoEscaped》的中级英语教材,不断地背,不断地高声朗读,结果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他因此逐渐成为我们班口语最好的学生之一。我后来开始背诵《新概念英语》课本,一定程度上就是受了他的影响。第二件事情是,他会拉小提琴。因此,在班级联欢或者系里联欢的时候,总有他演出的身影。这也让我这个任何乐器都不知道怎么拿的人充满了羡慕。当时,我们宿舍楼和女生楼挨得很近,楼道打横的那个窗户与女生楼东头的窗户凌空只有大约数米之隔。周华经常会到那个窗户边上去拉小提琴,大概是为了吸引女生注意。可惜好像没有太成功。有的时候,他还会被女生吼:能不能不拉了!当时,北大一度风靡的是抱着个吉他自弹自唱,周华不久也转向了吉他。最后,他又成了这一时尚潮流的一把好手。在北大,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物,成绩不优秀,也没有太多的动力去追求优秀。但周华不一样。他自制能力很强,规定了学习目标,就一定要设法完成。他睡觉起床都特别有规律,凡是想学会的东西都很专心地去操练。结果,大学期间,他的英文水平直线上升。毕业时,他已是我们班优等生中的佼佼者了。毕业后,他大约也是我们班第一个出国进修的人(女同学外嫁他国的除外)。他在文艺方面也显现了出色的才能。我在北大连皮鞋还不知道怎么穿的时候,他就能够很潇洒地出入周末北大的各个舞场,得以用优美的舞姿来吸引众多关女的眼球了。到我们大四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向世界迅速开放,物质生活的力量开始渗透到了大学生活之中。我记得,我们班有个同学从日本弄回来一个随身听,配了立体声耳机。当时,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耳机。那个同学很是慷慨,将耳机一一塞到每个同学耳朵里。美妙的音乐就从耳机流泻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莫不惊为天籁。北大本是世外桃源之一,学生们除了泡图书馆,天天讲着些尼采、叔本华之类的言论,还有就是纯情地恋爱了。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渗透,大家的眼睛也开始往外探了。我们习的是英国语言,故而会得风气之先,免不了谈论一些物质生活的话题。记得有一次在宿舍,我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周华却说,他的愿望是拥有一辆保时捷汽车。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的是,我当时的反应是张大了嘴、合不拢的感觉,觉得这是一个几辈子都不能实现的梦想。现在的周华,二十五年的奋斗之后,不仅拥有了汽车,而且拥有了价格和品质都超过了保时捷的宾利汽车,当然更加拥有了一份比汽车更值钱的事业。今天的我,尽管还没有买过保时捷或宾利,但也拥有了自己奋斗的平台——“新东方”,一个让人兴奋和充满期待的地方。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各奔东西。除了偶尔联络,我和周华没有见过几次面。大家都各自忙着事业和家庭,在渴望成功的驱使下,拼命工作和寻找机会。我一直以为,周华的成长之路会一帆风顺,因为他的才华,因为他的志向。在读完他这本《奋斗现场:北大学不到的创富秘笈》后,我不禁掩卷叹息。首先,我没有想到他的成功之路也充满了艰辛。本来,他可以在中国外交系统发展,可以很顺利、很体面地成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官或驻外大使,但他选择了辞职,然后自己创业。在举目无亲、毫无人脉资源的澳洲,他卖过保险,做过直销,甚至身无分文过。但最后,他终于闯出了一条道路,成了澳洲房地产经营最出色的企业家之一。其次,没有想到,他在大学时许诺自己的话并非信口雌黄,而是确实表达了心中的一个梦。这个梦伴随了他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褪色。到今天,依然在推动他的生命前行。当然,他这个梦已经升级,现在变成了波音737商务飞机。其实,重要的不是钱,也不是由穷变富的过程,更非炫富,在周华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大学时代就蕴藏在他心里。一直延续到今天。周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改变了人的思维,就改变了人生。”他帮助很多朋友寻找到了更好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人对于自己的信心。他也常说,人的大脑程序改变了,行为自然就变了。他变了,我也变了。我们的长相除了变老一点儿,没有改变太多。我们改变的是我们的思维,是我们的大脑程序。周华很喜欢一句话: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他有人爱,爱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他的妻子和儿女,他们也都爱他;他有事做,对把自己创办的公司做好有着无限的信心;他更有期待,期待有一天能够坐着自己的商务飞机来经营他的商务。我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让我也能够搭乘他的私人飞机去周游世界。2009年11月5日 于北京
序幕 从“周华阁下”到临居人士:梦想试飞一 从远郊到北大:自行车的年代二 从迪士尼到悉尼歌剧院:领馆奔驰的年代三 外送比萨:1977年产西格玛的年代四 我的翻译公司:奥迪、宝马、奔驰的年代五 再次创业:宾利的年代六 亚太集团的故事:盯上玛莎拉蒂七 展望未来:波音737商务机八 自由畅想:全速前进后记附录一 澳大利亚前移民及多员文化部部长致本书英文版附录二 澳洲航空公司前总裁致本书英文版序
部队大院里,邻里之间关系都很好,春节时候会互相拜年。每次只要有人敲门,我和大哥都会躲到里屋去。因为我们不好意思和街坊邻居寒暄。这时候,我二哥就会很大方地招呼客人,闲话家常。我不习惯和陌生人说话,所以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很腼腆。父母平时在家机会很少,老保姆总是鼓励我们多到外面去玩。我一放学,便会加入到各种玩耍当中,从摔跤、爬山到打乒乓球、踢足球,都不放过。我可着劲儿地疯玩,全然不去在意每天的挂彩。那时,我每天回家不是膝盖摔伤,就是胳膊划破。就是这样,童年时代在我的记忆里,充满着快乐与自由。小时候,我好奇心很强,尤其喜欢冒险。有一回,我忽然对邻居家的缝纫机感起兴趣来,便把食指放到钢针下面。这一突发奇想让我付出了“血的代价”。因为喜欢玩锤子、钉子一类的东西,老保姆总要为我担惊受怕。每一次我玩剪子,她就会冲我喊:“小华,你要是不把剪子给我,我就要把你的耳朵剪掉!”有一次我心想,为什么不自己剪呢?于是,我真在自己耳朵上剪了一刀。大家没准儿还以为,这是梵·高艺术天分的早期征兆吧?可当我在镜子里看到满脸是血时,吓得大哭了起来。中国有句俗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学以前,我三次同死亡擦肩而过。这或许可以解释,我在后来的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好运。第一件事发生在我十岁那年。那时候,每星期六,我都要去南口火车站接大哥。他那时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当老师。从我家去火车站要绕一段路。为了抄近道,我们这帮孩子每次总要横穿铁轨。我们经常从停驶的车厢底下钻过去,然后走到对面站台。那一回我去晚了,一路跑过来的时候,看到大哥坐的火车就要进站,我匆忙钻进一节车厢底下,完全没想到一列火车头正从另一侧很近的地方朝我开过来。站里所有人都看到了这危险的一幕,只有我自己毫无察觉。幸亏站在车头一侧铁梯上的信号员朝我头上猛踹一脚,把我踢倒在一旁。否则,我肯定会被轧死的。尽管机车紧急刹闸,可车轮仍在滚动。摔倒后我的腿还在铁轨上。只听对面一个小伙伴大声喊:“周华,腿!快滚!”我猛地一下滚开了。虽然身上摔得瘀青一片,衣服沾满了轨道上的油泥,但我终归还是捡回了一条命。当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后果有多严重,但心里还是有些后怕。我没敢去站台接大哥,一个人急匆匆地往家走,心里灰溜溜的,想着这件事我跟谁也不能说。半路上有个大人问我:“你是不是刚才差点儿让火车撞着的那个小孩儿?”我点了点头。这时候,和我母亲在同一家医院工作的邻家阿姨刚好路过,听到了。我母亲和老保姆因此也知道了,后怕得紧,当时就把我关了禁闭。几年之后,我又一次差点儿没命。那一次,我去部队大院的游泳池学游泳。每天傍晚五六点之间,部队官兵都要去吃饭,游泳池里通常没有大人了。我当时并不熟悉情况,到了水里后才发现,水已深过头顶,双脚根本踩不到底。我赶紧将电影里看到过的姿式踩水拿出来,可一点儿也不管用,只觉得身体不住地往下沉。我一边大喊救命,一边拼命想让自己浮起来。每次刚挣扎着扬起头,喊一声,声音便随着身体下沉被淹没了。我喝了很多水。游泳池里当时还有其他孩子,可都和我一样不会游。幸运的是,还有两名军官正在另一侧游泳。他们发现情况后,马上游过来,把我救了上去。要是他们也遵守纪律、按时就餐的话,我今天就不会在这儿回忆此事了。第三次危险的经历和火炉有关。北京冬天很冷,气温经常会下降到零下十几度。那时候,每到冬天,我们都要靠煤炉取暖。每晚睡觉前,都要往炉里添煤,将炉口封闭,只留一条极小的缝隙,让煤火在夜间尽可能少地燃烧。如果炉子没封好,炉火很容易在半夜熄灭。那一年,我正住校复习高考。一天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了。我迷迷糊糊地走到炉边,弯下身子,想用脸去试试炉火是否正常。不料,炉子上插着一根通火用的铁钎子。我这一低头,铁钎子刚好戳到我左眼。我惨叫一声,只觉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室友开灯一看,都吓得叫了起来。我满脸是血,就好像太阳穴中了_一颗子弹似的。老师和同学急忙用自行车把我送到医院。好在这次事故没有对我的眼睛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确实非常可怕。现在回头来看,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也让我懂得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我虽逢大难,却完好无损。这使我相信,自己的生命一定被赋予了某种使命。北京远郊偏僻的南口小镇给了我快乐而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不过,有时我也会好奇地想,如果生长在北京城里,我后来的人生道路是否会因此而有所改变?我会不会一直追逐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梦想,最终被某个顶级球队选中,成为北京版的贝克汉姆呢?我有可能成为一位乒坛明星、一名奥运选手,或者摔跤冠军吗?事实上,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已经使我放弃了在体育方面有所发展的梦想。和当时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不得不为今后的生活做一些更切合实际的打算。那个年代,一切充满了变数。1966年,毛泽东在全国发动了一场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文革”开始以后,全国各地大批知识分子被送到农村从事体力劳动,所有大学一律停止招生,追求知识、学问被视为不光彩甚至反动的事。年轻学生最初纷纷参加红卫兵组织,被鼓动去摧毁一切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东西以及一切来自外国的影响。大约从1968年底1969年初开始,大批城市青年又被送往农村插队落户,以便使他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劳动后,在思维方式和情感上同辛苦劳作的农民真正走到一起。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