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分析》是作者在刑侦一线通过数百起故意杀人、贩毒、抢劫、强奸、盗窃、诈骗等案件,千余名当事人,万条行为线索,对微表情理论、原理进一步检验、实证,而提取到一些常用测谎参考指标,同时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历时四年倾心完成。本书涵盖了识别谎言的三大组成部分:面部微表情、身体微动作、微语义,这在目前同类书籍也少见。作者选取了常用的高频率参考指标,对每一项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邵磊,刑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行为科学侦查应用实验室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微表情、犯罪心理画像(侧写)、刑事侦查等;是我国公安系统最早涉及微表情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侦查实践的一线实务人员;曾应邀为部分公安院校及实战单位专题授课,并被特聘为兼职或实战教官。
附录二司法实践中的微表情分析
微表情在司法调查中的应用主要是现场测试。其中测试问题的设置、切入点、提问时机等非常重要,是测试成败的关键。在实践中,测试的对象可能是无辜者,也有可能是真正的作案人。测试与审讯不同,不仅要测试个体对于案件相关问题陈述的真伪,其有无涉案,是否可能是真正的作案人等,还要为审讯工作留有余地,不能轻易暴露调查人员所掌握的证据,不可漏“底牌”,以免使后期的调查工作陷入被动。
因此,测试者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被试是否可能涉案,是否是真正的作案人。同时,通过微表情测试获取关于被试尽可能多的信息,为审讯及案件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司法调查中用到微表情测试,往往是因为根据调查被试可能涉案,但是缺少证据证实,也难以排除其与案件相关的可能性,只能从被试的陈述内容中获取线索。主要分为两种情形:①被试表面上与案件没有任何关联,但其又有作案的可能条件,如技能、作案时间、作案动机等;②被试本身就与案件存在关联性,如目击者、知情者等,甚至是某种程度的参与者,但无法确定其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及是否为真正的作案人。
一、问题设置及测试前的准备
(一)问题设置
对于调查中尚不明确被试是否与案件有关的情形,测试时可以参考以下问题的设置。但这些问题的设置并不适用于被试本身就与案件有关的情形,提问可分为两组。
(二)第一组问题
1提问
主要包括:①叫什么名字?②什么地方人?③知道什么事吗?
这一组问题非常关键,运用得恰当,测试结果的准确率可在70%以上。其中①、②为基准测试问题,用于确定被试回答问题时的回答间隔、音调、音量、面部微表情、肢体微动作等。重点问题是③。
2回答
被试对于问题③的回答,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知道”;二是“不知道”。两种不同的回答内容,可能表达了对方内心不同的情绪情感及想法等。
(1)回答“知道”
当被试回答“知道”,且与回答①、②两个问题时的基准线一致时,表明其陈述内容的真实性高。因为前两个问题一般与案件无关,被试往往都能如实回答,也几乎无需思考。而对于问题③,只要被试出现任何的思考、内心冲突,存在任何的情绪、心理波动、其他想法等,回答间隔就会明显拉长,音量、音调及面部表情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般当被试快速地回答“知道”时,其撒谎的可能性较小。对于回答“知道”的被试,可以紧接着问:“什么事?”进一步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是被试“顺口”回答的“知道”,那么其在回答具体事情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回答间隔长,内容含混不清,拖延等表现;而当对方真“知道”时,通常回答具体事情的速度也较快,与问题①、②、③的回答间隔、音调、音量、面部表情等身体表现基本一致。
被试回答“知道”,并且能够快速回答“具体事情”,假如对方真是一名撒谎者,那么其可能会在案件的关键细节上撒谎;或者对方撒谎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很过硬,很可能受过特殊训练或者其是提前准备好答案的高智商撒谎者。
(2)回答“不知道”
被试回答“不知道”时的情况较为复杂。如果这是被试第一次测试,之前其没有接受过任何的调查,那么其回答“不知道”时,撒谎和真实回答的可能性都存在。
若被试的确与案件相关,其回答“不知道”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停顿、思考,回答间隔较长等;或者被试可能存在其他违法犯罪的事情,而并不一定与所调查的案件相关。
无辜者或者涉及其他案件的被试在回答完“不知道”后,一般都可能会直接向测试者了解情况,如“我到底因为什么事情?”不同的是,无辜者可能会出现疑惑甚至愤怒的微表情;而涉及其他案件的被试往往可能会面带笑容,试探性地问测试者,语气和语调较为平和。如果被试与案件相关,其回答完“不知道”后,可能会有相对长时间的低头、沉默、抿嘴等表情动作。
如果被试已经经过了多次的调查,其明显知道自己可能涉及的事情,而在测试时问其“知道什么事吗?”其却回答“不知道”或直接沉默,排除前期调查中的不当方法激怒了被害人,表明其很可能与案件相关。
(三)第二组问题
1提问
其主要包括:①年龄?②家里几口人?③都是谁?④某人的年龄、生日?⑤某日(与案件无关)你在哪?做什么?⑥某日(与案件有关)你在哪?做什么?⑦倒叙?
2回答
第二组问题是在第一组问题之后的继续测试。通过问题①、②、③、④,了解被试的基本情况。问题④是为了让被试尽可能地去思考、回忆,如被试的配偶、孩子的生日、兄弟姐妹的年龄等,可以多问几个对方熟悉的人的年龄、生日,获取其对日期及数字思考、回忆时的眼动基准。问题⑤是为获得被试对于情景记忆的眼动特征,如昨天的某时对方在哪?在做什么?选取近期的,与案件无关的时间问对方,获取对方回忆时的眼动基准后,再问被试几个时间点远些的问题,目的是获取对方回答不出来时的回答间隔、眼动基准等。
前五个问题主要与案件无关,不论被试是否涉案,一般对方都能如实回答,其也不会太防备,此时在其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对方的微表情基准,尤其是眼动特征。另外,前五个问题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即被试在思考、回忆问题的答案时往往会分散注意力,身心也会相对放松,有助于测试真正的问题⑥、⑦。问题⑤为问题⑥做好铺垫后,进行问题⑥。不论对方是“记得”还是“不记得”,都可以与其在问题⑤中的表现对比,确定其是否在撒谎。如果对方能快速详细地回答出问题⑥时,可继续问题⑦。当对方能够顺利倒叙时,表明其陈述内容的可靠性较高,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精心准备答案和反测试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两组问题,可以对被试的智力水平、语言组织能力、个性特征等作一初步评估,为深入测试打下基础。在实践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案例,也没有两个一样的被试,更没有不变的测试方法和技巧,问题的设置需要根据被试的个人情况、案件内容及测试时对方的表现不断调整,以易获取对方面对刺激时的真实情绪情感为目标。
(四)测试前的准备
一般在司法调查中,进行测试前,首先需要了解三个基本问题:①案件情况,尤其是有关案件发生的细节;②被试的背景资料,包括个人情况、家庭关系、成长经历等,特别是影响其人生的重大事件;③前期的调查情况,包括专家意见、痕迹物证的鉴定情况及调查部门所开展的具体工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