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模具工业年鉴》集中反映了中国模具行业的产品状况、技术水平、产销情况及发展趋势,全面系统地提供了我国模具行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中国机械工业年鉴》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资料性、工具性年刊,创刊于1984年。 二、根据行业需要,1998年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开始出版分行业年鉴,逐渐形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系列。该系列现已出版了《中国电器工业年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年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年鉴》、《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年鉴》、《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年鉴》、《中国模具丁业年鉴》、《中国液压气动密封工业年鉴》、《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年鉴》、《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中国石油石化设备工业年鉴》、《中国齿轮工业年鉴》、《中国磨料磨具工业年鉴》和《中国机电产品市场年鉴》。 三、《中国模具工业年鉴》(简称《年鉴》)于2004年开始,每4年出版一次,2008版为第2期。《2008中国模具工业年鉴》集中反映了中国模具行业的产品状况、技术水平、产销情况及发展趋势,全面系统地提供了我国模具行业的主要经济技术
综述
中国模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模具行业2007年运行概况及2008年发展预测
“十一五”模具标准化发展规划
中国模具行业国际合作及交流概况
中国国际模展正朝着国际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比肩国际一流展会
2004年以来模具国家级新产品评审推荐工作综述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人才培训工作概况
专文
汽车车身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塑料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精密冲压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铸造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回转塑性成形模具的制造技术
压铸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橡胶轮胎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模具标准件的现状与发展
快速原型技术和快速经济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拉丝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塑料异型材模具的现状与发展
模具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兵器模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模具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地区概况
北京市模具工业
天津市模具工业
河北省模具工业
泊头市模具工业
辽宁省模具工业
大连市模具工业
吉林省模具工业
上海市模具工业
江苏省模具工业
无锡市模具工业
模具园概况
统计资料
会议纪实
展会实录
大
综述
模具标准件的现状与发展
一、模具标准件的概况
(1)模具标准件是模具的重要配套件,广泛的应用于:①以汽车、摩托车、火车为主的机动车辆;②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电器电子产品;③以摄像机、照像机、复印机为主的光学产品;④以石油、化工、冶金等设备为主的耐高温、耐低温及耐腐蚀的产品;⑤以航空、航天、航海为主的军工产品。上述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模具及模具标准件行业的发展,到2006年我国模具标准件的销售额约为50亿元左右。
(2)广泛采用模具标准件可有效地提高模具的质量,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及大大缩短模具的生产周期。据有关资料介绍,大量采用模具标准件可使模具加工工时节约25%~45%,使其生产周期缩短30%一40%。
(3)我国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正在不断提高,以汽车模具为例,“九五”期间(1996—2000年)模具标准件覆盖率只有30%左右,到“十五”末期(2005年)已达到50%左右,但距汽车模具“十五”规划要求的60%尚有一定差距,距国际先进水平(一般在70%~80%左右)差距更大。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提升速度缓慢是造成模具交货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成为模具进口大国的原因之一(2005年、2006年、2007年模具进口总量均在20亿美元)。近年来国内车型更新加快,而每开发一款新车型,约有80%的模具需要新开发,即使是变型车,也有很大数量的模具需要新开发。为了使新开发的车型或变型车尽快投放市场,只好进口模具以缩短开发生产周期,而进口模具生产周期短的原因之一是国外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高。
二、模具标准件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模具标准件的生产和销售形势是“产销两旺”,主要是得益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生产508万辆,而2006年达到728万辆,增幅43%)和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拉动。根据对部分模具标准件企业的书面调查,2007年与2004年相比,产量平均增长37.6%(浙江亚轮塑料模架公司82%,杭州萧山精密模具标准件厂46.29%,北京永茂公司39.34%),销售额平均增长39.66%(苏州海华集团100%,陕西渭河工模具总厂43.2%,杭州萧山精密模具标准件厂39.33%)。港资龙记集团模块及模具标准件销售额达22亿元。台资模具标准件企业东莞正刚五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优德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锦鸿模具有限公司、铭振模具有限公司和嘉得模具有限公司等也是我国模具标准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资企业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销售额2006年5亿元、2007年6.5亿元,也增长30%。
(2)重视技术改造,加大对新设备的投资,增强市场竞争的“硬件”实力。根据对部分单位的调查,近3年来很多单位平均投资超过1000万元(陕西渭河工模具总厂4043.9万元,北京永茂公司1680万元,苏州海华集团1500万元),主要增添了加工中心,数控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