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卷-5.12-悲情与壮歌-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作品选
定 价:36 元
-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
- 出版时间:2008/8/1
- ISBN:9787506343879
- 出 版 社:作家
- 中图法分类:H31
- 页码:412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5·12——悲情与壮歌》(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作品选报告文学卷)把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的创作成果汇聚起来,结集出版,是对采访团作家们创作成绩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广大读者的一次集体汇报。收集在这里的是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作家们用热血和激情写下的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的抗震救灾文学作品中,它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作家们在救灾前线的亲身经历,这些作品的及时出版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还在紧张进行,更多感天动地的人和事需要作家用自己的热血激情和艺术才华去描写和表现。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将再接再厉,用手中的笔抒写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英勇业绩,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鼓舞斗志,温暖人心,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伤城默哀
红白镇纪事
让我们惊讶的小城故事
大地如此坚强
悲情汉中
白鹿之灾
擦拭灾区的天空
鏖战唐家山
卧龙回答世界
“不能丢下他们!”
——汶川百花大桥旁的故事
无影灯下的钢筋铁骨
——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抗震特写
钢铁支撑的山城
在阵痛中守护家园
依山傍水荆楚情
守护者的爱与歌
向生命施爱
——“5·12”抗震救灾“第一志愿者”
师魂千秋
一支部队与一座城
拥抱,更是守护
——写给在汶川地震中献出生命的青年教师
啊,电波,电波!
一个区委书记的震后48小时
——记陇南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
女支书
陇南市委书记王义的48小时
大山的守护者
——记宁强县罗家坝村村支书
天使的悲伤陨落
废墟上的儿童节
我们在受难的校园里流泪
可乐男孩
留子弹头发型的孩子
撑起灾区的天空
——一个战地幼儿园的建立
孩子-学校·地震
走在余震的日子里
向死而生
——汶川大地震个人体验
夜宿棚花村
走在余震的日子里
这个小镇的名字吸引了我。
在大震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它。到达灾区采访时,我看到了一份重灾区之一的什邡市的内部材料,说这里有几个学校和工矿企业同样受到了毁灭性的损失,心痛之余,我想看看红白镇。
我心底有一份存念:中国人的习惯里,把喜事和丧事放在一起称为红白事。那么,这个红白镇的红白事是否也隐含了什么?
我企求获得答案。
崇山峻岭深处的小镇之行,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与悲伤。
从德阳到什邡,没用一个小时就到了。但从什邡再往里走,我的目光和脚步就变得特别沉重与缓慢……
第一个镇看到的是洛水镇,这里有所小学,300多人,大震当天也遭灭顶之灾。300多人只有少量的活着和被救。
在我经过的时候,洛水镇已成“落泪镇”——百姓和镇干部不时地流着泪在清理学校和清理自己已成废墟的家园……
再往里走,是■华镇。
这里的惨状明显比洛水镇严重得多。沿公路可以看到的是一座据说是震前什邡最为骄傲的大型国有企业——蓥峰化工厂。这是个知名度极高的磷肥加工厂,中国的不少磷肥专家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着。大震将一栋专家楼震塌后,当时里面埋了3名掌握我国磷肥生产核心技术的国宝级专家,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国家救援队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这里,想尽一切办法救出了这几名专家。这才似乎让人喘了一口气。蓥华镇虽小,但分量之重可见一斑。
我眼里的蓥峰化工厂完全是另一种面目——根本无法看的一堆废铜烂铁:高炉弯着腰倒在半空中,以往长城一般雄伟的各种管道组成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磷肥加工车间,已被扭成几里长的钢铁“麻花”……路的另一边,是人民解放军某空降部队的官兵穿着雨衣,在铲填废墟与焚烧残渣及各种碎体——包括人的与动物的碎体。
蓥华镇其实已成“落花镇”。
面对如此重要的国家级重要企业的惨重损失,国家主席胡锦涛那天到这里,见了如此惨景,眼里也噙着泪水。
蓥华镇变成“落花镇”,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的一座中学与都江堰的聚源中学等中小学一样,死的比活的要多得多。庆幸的是这里的一所668名师生的中心小学,竟无一人遇难,成为什邡山区小学唯一的一所无伤亡的学校。
但蓥华镇的工矿企业和百姓的损失之惨重,足以让这个小镇四周的野山花倾洒泪雨。
在这个镇上,老乡们指着唯一的一栋依山而建、仍然屹立在那里的小楼房说,这栋房子的主人是本地有名的“豆腐王”,他做的豆腐卖到成都好多饭店和商店,发了大财。这栋楼是他赚了钱,回家盖的。盖房子时,他对建筑包工头说:你得把我的房子建得结结实实的,任何时候都塌不了。包工头笑着:老子的技术保证没得问题,不过要是碰到地震,我可保不了你的房子塌不塌嘛!主人竖起眼珠子对包工头说:老子就是要你盖栋地震都不怕的好房子嘛!后来这房子修得真是结实,用了近三年时间才盖好。这回大震,周围的所有房子都倒塌了,唯有这栋私人小楼毫发未损。
这算是蓥华镇上唯一没有流泪的一朵“野山花”了。
过蓥华镇后,再往山里走非常难了。许多记者和志愿者都被挡在这里。“进不进?”同行的绵阳本地作家钟亚林问我,又说,“天下着雨,还是有很大危险的。”
“大震后你进过里面没有?”我知道钟亚林的老家就是里面的深山内。他是村上唯一的走出大山的有出息的年轻人。至今父母和两个弟弟都在山里生活。“已经进过几次了。”钟亚林说。“既然你能进,我们为什么不能进?”我说这话时,心里其实还是有不少余悸:看看通往红白镇的山路,狭窄而陡险,每走一段,就遇见一处滑坡,地震时滚落的石头横七竖八地到处都是。你无法估计那些已经松动的山体什么时候再滚下巨石……显然走这条路十分危险。这并非勇敢不勇敢的事。
“我们是没有办法。自己的父母亲和弟弟他们都在里面,所以就得往里走,看看到底怎么样了!”钟亚林其实说得是对的。大震之后,许多地方的路早已断了,但山里山外的人仍然走来走去,他们是在寻找自己的亲人。亲人的安危无法阻挡他们的步伐。而对我们这些远方的来访者,冒这种危险是否值得,当然另当别论。
掂量了一下,我还是决定往里走。因为我知道红白镇和这个地区的灾情其实一点不比映秀镇轻,原因是这里一方面距汶川的映秀镇同样仅一山之隔,二是里面有我国著名的一个大磷矿——金河磷矿。
因为金河矿的存在,什邡也成为了全四川省的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二的财政富县,而身为金河矿总部所在地的红白镇,更是因矿而富的山区小镇,大震前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