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朱家骅、马鸿逵、吴铁城、王云五、周至柔、余汉谋、王世杰、张厉生、王叔铭……这些曾经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版图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败逃台湾之后,将迎来怎样的命运?面对这些尘封已久的、原始的历史档案,我们不禁扼腕叹息:原来我们以往看到的,许多并非历史真相……由于《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一部、第二部相继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因篇幅所限,每书仅收录国民党去台高官8—10人,现应广大读者要求,精选在大陆时期地位最为显赫,与蒋介石关系最亲近或最微妙,也因此最富争议的赴台高官10名,推出《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三部。本书力求通过最原始史料,揭示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赴台后的最后结局,以及在民国历史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是非功过。
于右任——举债度晚年,长眠在高山朱家骅——学界泰斗挥泪递辞呈,万年贫寒又落寞马鸿逵——败军之将,赴台马上遭弹劾,无可奈何,终老异国他乡吴铁城——主沪主粤,是非功过难说清;败逃台湾,倚老卖老遭羞辱王云五——政治新贵,官居五院之首;花甲之年,再掌商务印书馆周至柔——国共内战,不遗余力;败退台湾,恩宠不减余汉谋——一代将星,抗战后被释兵权;为避猜疑,隐居郊区北投王世杰——三年内战,主持外交;陷入绝境,有惊无险张厉生——败逃台湾,与陈诚共进退;老来不富,清贫度残生王叔铭——退台后反攻大陆;对朋友肝胆相照
于右任:长眠高山上望故乡
\\t
\\t小档案2
\\t简历3
\\t一、亡命上海,与复旦结缘5
\\t1. 西北奇才脱颖而出5
\\t2. 逃亡上海绝处逢生8
\\t3. 协助恩师创办复旦12
\\t4. 多次救援复旦重生14
\\t二、东渡扶桑,追随孙中山17
\\t1. 创办“神州日报”17
\\t2. “戴罪”回乡奔丧20
\\t3. 被冤无端入狱23
\\t4. 文人总司令26
\\t5. 靖国军解体29
\\t
\\t三、人生鼎盛,出任监察院长31
\\t1. 出任监察院长31
\\t2. 打虎遭遇失败35
\\t3. 被挟逃往台湾37
\\t四、败退台湾,再任院长15载40
\\t1. 弹劾俞鸿钧40
\\t2. 一个字批文42
\\t3. 晚年遇不公44
\\t五、寄情诗文,雅集中解乡愁46
\\t1. 与好友雅集46
\\t2. 老少皆朋友48
\\t3. 举债度晚年52
\\t4. 长眠高山上54
\\t历史评说59
\\t
\\t朱家骅:学界泰斗挥泪递辞呈
\\t
\\t小档案62
\\t简历63
\\t一、两度赴德,终获博士学位65
\\t1. 剪辫的小革命党65
\\t2. 发起中国敢死团67
\\t3. 赴德国留学不成70
\\t4. 阿尔卑斯山遇险72
\\t二、贵人相助,以学者从政75
\\t1. 领导“首都革命”75
\\t2. 整顿中山大学77
\\t3. 在粤“好管闲事”80
\\t4. 执掌浙江民政82
\\t三、仕途通达,出任封疆大吏84
\\t1. 中央大学校长84
\\t2. 首任教育部长86
\\t3. 危难中主政浙江89
\\t4. 抵制焦土抗战91
\\t四、主持党务,不忘经营文教94
\\t1. 以学者身份办党94
\\t2. 与CC系相抗衡95
\\t3. 困境中拯救教育97
\\t4. 组织文物大迁移99
\\t五、一生清廉,晚年生活贫困102
\\t1. 重建“中研院”102
\\t2. 挥泪递辞呈104
\\t3. 晚年贫寒落寞106
\\t历史评说109
\\t
\\t
\\t
\\t马鸿逵:“宁夏王”的二度出逃
\\t小档案112
\\t简历114
\\t一、“宁马”后代,战场上锋芒初露116
\\t1. 八龄童险遭不测116
\\t2. “宁夏王”的序曲119
\\t3. 侍从武官喜与忧121
\\t4. 清水营小试牛刀123
\\t二、见风使舵,择良木而栖126
\\t1. 投靠直系“曹吴”126
\\t2. 冯玉祥的冷板凳128
\\t3. 北伐中小立战功130
\\t4. 小德张的宝物132
\\t5. 审时度势投蒋133
\\t三、中原大战,立下赫赫战功136
\\t1. 冯部三将领叛变136
\\t2. 投身中原大战138
\\t3. 夺取泰安立功140
\\t4. 教导团的反叛143
\\t
\\t
\\t四、放弃豫省,做了宁夏土皇帝146
\\t1. 父亲撒手人寰146
\\t2. 一槽难容二马148
\\t3. 巧妙应对蒋介石150
\\t4. 二马争夺“西北王”152
\\t五、败军之将,赴台后处境迥异155
\\t1. 大陆的最后挣扎155
\\t2. 赴台之初遭弹劾158
\\t3. 终老异国他乡160
\\t历史评说163
\\t
\\t吴铁城:党国“铁老”的荣与辱
\\t
\\t小档案166
\\t简历167
\\t一、投蒋反共,当了一回替罪羊169
\\t1. 追随孙中山169
\\t2. 廖案有嫌疑171
\\t3. 被囚上横档174
\\t二、三赴东北,一张巧嘴行天下176
\\t1. 促成东北易帜176
\\t2. 再度游说少帅179
\\t3. 展开银弹攻击181
\\t三、主沪主粤,是非功过难说清184
\\t1. 出任上海市长184
\\t2. 对日委曲求全186
\\t3. 三吴大闹上海滩188
\\t4. 建设大上海计划191
\\t5. 主粤“吴铁失城”192
\\t四、败逃台湾,倚老卖老遭羞辱195
\\t1. 力劝总裁出国195
\\t2. 为李宗仁奔走198
\\t3. 无冕“巡回大使”200
\\t4. 遭受意外打击202
\\t历史评说205
\\t
\\t王云五:出版大亨的宦海生涯
\\t
\\t小档案208
\\t简历209
\\t一、自学成才,活跃于教育界211
\\t1. 短暂的学校生活211
\\t2. 夜校的特殊遭遇213
\\t3. 出任总统府秘书216
于右任
\\t长眠高山上望故乡
\\t●素有“中国草圣、书圣”之称的于右任,任国民党监察院院长33年之久,是国民政府五院院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人。于亲共爱国,曾决意投靠共产党,却被裹挟至台湾,与妻儿隔海相望,晚境凄凉。
\\t小档案
\\t 姓名字号:于右任,字诱人,原名伯循,别署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
\\t 籍 贯:陕西三原
\\t 生卒年月: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卒年85岁
\\t 毕业院校:复旦公学
\\t 最高职务: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t
\\t 家 世:
\\t 外祖父——甘肃静宁县的农民
\\t 舅父——赵思恭
\\t 父亲——于宝文,读过两年私塾,后随其兄于宝铭到四川谋生
\\t 母亲——赵氏,生下于右任不久后离世
\\t 伯母——房氏,于宝铭之妻,非常能干,于右任母亲死后担负起抚养于右任的责任
\\t
\\t 妻子儿女:
\\t 发妻——高仲林
\\t 第二任妻子——沈建华
\\t 儿女——长女于芝秀,长子于望德,次子于仲岑,三子于中令
\\t
\\t简 历
\\t 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陕西三原县。
\\t 1885年——入私塾读书。
\\t 1903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
\\t 1904年——被地方当局追捕,亡命上海,入震旦学院读书。
\\t 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中国公学。
\\t 1906年——创办“神州日报”,同年赴日本,结识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
\\t 1909年——创办“民呼日报”,此后还创办“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t 1912年——出任交通部次长。
\\t 1918年——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
\\t 1922年——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
\\t 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后历任二至九届中央执行委员。
\\t 1925年——任国民政府委员。
\\t 1927年——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开封政治分会委员、第二集团军第六方面军总指挥。
\\t 1928年——任国民政府常委委员兼审计院院长、国民政府预算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
\\t1929年——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
\\t 1930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t 1941年——任国民政府稽勋委员会委员。
\\t 1946年——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同年任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
\\t 1948年——当选“行宪”第一届“国民大会”陕西代表,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去台后仍为“国民大会”代表。
\\t 1949年——任中央非常委员会委员。
\\t 1964年——11月10日逝世,卒年85岁。
\\t
\\t一、亡命上海,与复旦结缘
\\t 1. 西北奇才脱颖而出
\\t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t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t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t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t 天苍苍,野茫茫;
\\t 山之上,国有殇!
\\t 1962年1月25日黎明,于右任在对故乡的极度思念中,写下了这首令人怆然泪下的《望大陆》。
\\t 此时,于右任已83岁高龄,离开大陆、偏居台湾12年有余,他年迈体弱,身患疾病,感到命不久矣,回首大陆往事,不禁黯然神伤。
\\t 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东关河道巷新庄。该县因南有丰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而得名,自秦汉以来被视为关中“壮县”,但当于右任的祖父由祖籍陕西泾阳斗口村迁往三原的时候,三原早已因频繁的战乱和天灾由“壮县”变得贫弱不堪,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