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是唐代对官吏进行铨选、任命、考核的主要部门,其自身职能运转情况,与唐代的选官制度、考课制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术界迄今未见以唐代吏部尚书为专题的系统研究,故《社科院博士文库:唐代吏部尚书研究》并不以选官〔包括科举〕、考课、勋封、赠官等制度为对象展开,而是通过与此密切相关的吏部的情况进行论述,从吏部职掌等方面,对涉及唐代的一些重大制度做出新的解读。通过考察吏部尚书的职官迁转问题,了解他们在职官制度中的位置,通过各阶段的比较,揭示出吏部尚书在各期职权地位的变化特征,以及由此反映的时代特征。并考察吏部尚书担任者的任职特点以及这些人物的身份背景,了解吏部尚书的出身等,从而了解主管人事的部门长官的人事问题。通过对吏部尚书的研究,可以从职官制度角度揭示唐代吏部的一些具体情况,从而推动对唐代历史特别是职官制度史以及政治制度的研究。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吏部组织与吏部尚书职能,以及吏部尚书与唐代政治的关系;下篇考察吏部尚书担任者的出身与任职情况。本书通过对两《唐书》、《资治通鉴》、《唐六典》、《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唐大诏令集》、《全唐文》等基本史料进行梳理,运用传统史学方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政治学等学科方法,采用统计、列图表等方式,对吏部尚书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力求进一步揭示出唐代吏部职官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尚书吏部职官沿革、吏部尚书职掌、其担任者人事问题以及与唐代政治的关系等。吏部尚书是吏部长官,其本身职能及担任者的出身、任职等情况具有代表性,本书即以其为主展开论述。
董劭伟,男,1979年生,河北鹿泉人。现任教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200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中国唐史学会、中国法律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魏晋隋唐史和中国法律史研究,侧重于制度史、行政法史。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
序
绪论
一 选题旨趣
二 古代文献
三 研究概况
上篇 行政制度:组织与职能
第一章 唐代尚书吏部的组织结构
一 吏部流变:魏晋至隋唐
(一)吏部渊源
(二)魏晋南朝
(三)十六国北魏时期
(四)齐周隋时期
(五)唐代吏部概观
二 吏部侍郎
三 郎中与员外郎
(一)吏部司
(二)司封司
(三)司勋司
(四)考功司
第二章 唐代吏部尚书的职掌
一 执掌文官铨选
(一)主持铨选
(二)铨选范围
(三)调整铨选
二 吏部长官职能的行使
(一)签署文书
(二)制定律令
(三)参议朝政
(四)修撰姓氏书
三 兼任官与临时差遣
(一)兼任官分析
(二)临时差遣
第三章 吏部尚书与唐代政治
一 吏部尚书与唐前期政治
(一)高祖太宗时期
(二)高宗武周时期
(三)中宗睿宗时期
(四)玄宗时期
二 吏部尚书与唐后期政治
(一)肃代德顺四 朝
(二)宪宗时期
(三)穆敬文武宣五 朝:以牛李党争为中心
(四)唐朝末年
下篇 人事制度:出身与仕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根据以上统计可见唐代吏部尚书迁出官有如下特征:
1.除15任临时兼任吏部尚书外,另有王徽、刘崇望授予吏部尚书而未拜,以上17任其迁入官仍作分析,不过其迁出官与吏部尚书无关则不计。这样考察144任吏部尚书的兼任官,迁出官则考察127任。其中计有119任迁出情况可考,包括18任非正常迁转者。正常迁转为他官者为101任,占84.87(101:119),非正常迁出者中卒于任上者有10任,前期2人,中后期各4人。致仕与免官者各2人,皆属前期。因故被杀者前期3人,中期1人,后期无。由此可见前期非正常迁出者较多,之后递减,中期与后期相差不大,相对而言,后期非正常迁出者比例最小。
2.吏部尚书迁出官机构较多者依序为宰相机构(37)、地方官属(21)、尚书省(18)、东宫官属(18),另有非正常迁出者包括致仕、卒官等18任,占可考迁出者比例为78.99%(94:119),应是迁出者的主要途径。相对于主要迁入官途径,迁出比迁入多出东官官属一类。其中除宰相任数略有增加外,尚书省与地方官各项则较迁入者数量与比例相对减小。
3.就宰相迁出官而言,前期与中后期较明显不同即宰相官职之差异,前期种类较多,计5种。以中书令最多,侍中次之,右仆及右仆加宰相衔再次之,户部尚书加宰相衔最少。中期亦有5种,每种数量皆不多,侍中2任,其他各1任,出现门下侍郎加平章事。后期大量出现迁转为门下侍郎加平章事者,这反映了前后期宰相制度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