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常州孟河、盛名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孟河医派,以治法灵活多样、用药“轻、灵、巧”、临床疗效明显等为特点,是当今中国具有活力的中医流派。
《孟河医派三十八家:临床特色及验案评析》首次汇集了孟河医派具有代表性的医家38位,既有始创期赫赫有名的费、马、巢、丁四大家,也有现今享誉杏林的国医大师、名家,重点总结、提炼了每位医家的学术特色和临证用药特点,并遴选医家的典型医案结合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详加评析,从中既可以体会出孟河医派的一脉相承、学术特色,又能学习到每位名家独特的治疗思路与遣方用药技巧。
作者多年致力于孟河医派研究,并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孟河医派三十八家:临床特色及验案评析》是其继《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四家医集》之后的又一部孟河医派力作,视角新颖,取材丰富,评述深入,贴近临床,值得所有中医人及其爱好者研读、参考。
常州的中医历史悠久,名医辈出,尤其是发源于常州孟河的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医派,盛名于晚清和民国时期,影响遍及国内外。《中国医学史》中关于1840~1949年时期的主要著名医家有12人,而属孟河医派的就有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谢观、恽铁樵5人。现代许多著名的中医学家都是孟河医派的弟子,孟河医派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的中医流派。2009年评选出的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属于孟河医派的就有6位。经笔者考证统计,在全国各地有百余位名中医是孟河医派弟子,而弟子的弟子更是上千。
如何将孟河医派各名家的学术经验更广泛地传承下去,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是当今中医界开展学术流派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十多年来,笔者潜心于孟河医派的发展历史、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研究,剖析名家学术思想的精髓,先后出版了4本关于孟河医派的书籍,2004年《孟河医派研究文集》、2006年《首届中国(常州)孟河医派论坛文萃》、2005年《孟河四家医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孟河医派三百年》(学苑出版社)。
章太炎言:“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专研,事半功倍。”清代是医案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孟河医派的医案,善于化裁古方,理法方药平稳周正,案叙案评精辟简要、恰如其分,其真实性、实用性、创新性更为突出。通过对孟河医派各名家医案的整理和研究,可以继承发扬孟河医派独到的学术思想,其辨析案例的证治异同发人深思,临床辨证思路和方药配伍技巧对中医工作者有较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本书选择了孟河医派各个时期的38位著名医家,其中晚清和民国时期14人、御医3人、国医大师5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4人。按照生平简介、学术特色、用药特点、验案评析体例编写。书中整理收集医案180多则,大部分为临床疑难病、危重病,涉及70多个相关病证,尽量保持原案的风貌,每案后均附有评析按语。这些医案真实地呈现了每位医家的临证思辨特点和处方用药经验,是孟河医派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见证,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最好教材。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疗效是真正体现一门医术生命力的关键,故本书还收入良验效方多首,供读者临床参考。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与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感谢同道给予的帮助,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李夏亭(1952-),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重点专科中医肝病学科带头人,孟河医派研究会会长,曾任常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现在3家民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担任首席和特约专家。
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温热病、肺病、疑难危重急症、肝硬化以及肝癌等恶性肿瘤。研制了柔肝降脂胶囊、三革冲剂、门冬益肺冲剂等纯中药制剂,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市科技成果奖7个。
多年致力于孟河医派的专题研究,主编的《孟河医派三百年》填补了国内系统研究孟河医派的空白。
孟河医派奠基人——费伯雄
三品御医——马培之
内外皆精——巢崇山
经方大家——余听鸿
近代医坛大宗——费绳甫
一锤定音——邓星伯
孟河大医——丁甘仁
中流砥柱——贺季衡
孟河四大家之一——巢渭芳
独具只眼的杰出医家——恽铁樵
20世纪上半叶中医领军人物——谢利恒
孟河衣钵传承人——杨博良
孟河费氏高足—一徐相任
伤寒派名家——陆渊雷
中医肾病学宗师——邹云翔
经方派大师——岳美中
《内经》大家——秦伯未
触类旁通、自成一家——程门雪
脾胃病大家——黄文东
勇于创新的著名医家——章次公
“轻灵派”名家——丁济万
中医耳鼻咽喉科巨匠——张赞臣
“走样中医”——姜春华
龙江四大名医之首——高仲山
耳鼻咽喉科专家——干祖望
博通文史哲的名医大家——裘沛然
擅医易气三法的武进名医——张元凯
擅用虫类药治疗顽痹的国医大师——朱良春
中医多面高手——丁光迪
“南凌北颜”——颜正华
首创“衡法”的国医大师——颜德馨
德医双馨之“孟先生”——孟景春
著名中医理论家、教育家——印会河
中医内科专家——徐迪华
学贯中西的著名医家——费开扬
著名中医临床文献学家——余瀛鳌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
中西医结合名家——史载祥
《孟河医派三十八家:临床特色及验案评析》:
3.临床胆大心细,见解独到
恽氏擅长治疗内、儿科及温热时病,临证善用经方,胆大心细,在许多疾病的诊治上,结合中西医两方面的知识,形成独到见解。
(1)麻疹诊疗要点:他提出麻疹只病三阳,宜表散,忌攻下,主要透发,认为邪机始于肺胃,以宣肺、发表、解肌、透疹为治疗的根本原则。其基本法则有三:初期宣肺解表,中期解肌透疹,后期养阴清化。这三个步骤,可以说是一定的规律。他强调治疗必须顺机体抗病的本能,因势利导。麻疹透发以疹点稠密于面部,尤以两颊及鼻准人王部畅透红润为顺利,这是邪毒出于阳分、表分,为顺证、轻证;假使面部疹点不见,甚至面白,为邪机内隐和将引起肺炎等并发症,为重证、逆证。并且指出麻疹的顺证、轻证,赖人体自然抗病本能,不药也可自愈,用医药就在乎重证而使之轻,逆证而使之顺。因此要注重“因势利导”“拨乱反正”八个字,人体抗病趋势向外,助其透外,就是因势利导;邪机不达表而内陷,使之达表,就是拨乱反正。恽氏对麻疹治疗中坚决反对二事:一为用保赤散类泻药,一为用石斛养阴,认为是违反病机形势,与生理抗病本能为难,犯《伤寒论》太阳病误下之禁。见热盛,惟恐起惊,以牛黄丸等一类有麝香的惊药预防惊风,引热入脑,是非常危险的;早用石斛则甘凉抑遏邪机,疹不得透发,就发生种种恶候而不可收拾。指出麻疹有未尽透达而病邪燥热,有见舌干津伤者,却宜鲜生地黄,生地黄能清血中亢热,增加血中津液,似与石斛相类而实际不同。大便泄泻为邪机下陷,疹点就不见,或见得很少,疹点已经见的,就会忽然没有,病必剧变,须先辨寒热。若是热泻,舌色必红绛而干糙,粪必甚臭,其色老黄,以葛根为主;若是寒泻,以炮姜为主,还得用透表的葛根副药,最好加柴胡,既能解肌退热,又能升举下陷,千万不要存一个预防起惊的成见,而妄用治惊的香药。即使因高热有惊风预兆的,亦以清热降火为主,以消导食积为辅,不使邪热上炎入脑,可以防患未然。笔者在20世纪70年代的传染科病区,诊治大量麻疹病人,的确如此。
(2)判别阴证亡阳之经验:恽氏在临床上特别注意亡阳的机转,指出其由浅渐深有四步:最初手腕之背面与手背先冷;进而汗出手腕肤凉,全手皆冷;再进四逆,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最后体温外散,肌肤冷,臭汗出。在第一步,为亡阳之机兆;第二步,为亡阳之的证,用附子最有疗效;第三步,亡阳已临危机,急进附子,犹可望机转;若人第四步,则用附子的时机已失,难望挽回了。他通过临床认识到阴证用附子难在辨证正确和时机掌握,因此提出阳证与阴证的鉴别,明确阴证、阳证的标准。当阴证、阳证混杂互见时,应以阴证为重,病人见肌肤津润、郑声、蜷卧、额凉、肢冷、脉迟缓沉软,都是阴证,即使同时见目赤、舌焦等,也切不可误认为阳证,这是阴证紧要关头。阴证还有一特征,即自利完谷,所下如其所食,绝不消化,杂以黑水,俗名漏底,此时就当急用附子。药后能得酣眠,全身有阳和之气,膀胱气化得行,小溲奇长,漏即止。同时指出,得附子回阳之后,若见舌干、恶热、面赤、谵语、数日甚至十余日不大便,此即漏底之阴证一变而为腑实之阳证,谓之“中阴溜腑”。此种腑证,有可用黄龙汤下的,有宜半硫丸通下的。此外,恽氏认为伤寒少阴证,附子固然可以挽回,然仅限于脉不乱、面部不肿、气不急、头汗未至发润之候。此四种证候若有其一,即属难治;有其二,便属不治。所以然者,以附子温肾回阳,振奋分泌,必须内在的活力不竭,然后有通假挹注之可能。以上四者,见其二,即是“活力”已竭之证,人力不能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