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写时分别从国家及省级层面梳理近十年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策略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建设进展,总结成效,以我省生态强省、美丽吉林建设重点任务及面临的问题为导向,研判吉林省“十四五”后半期及“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提出我省生态环境政策改革思路与框架。研究成果对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促进
美国的环境政策复杂多变,是公共政策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本书试图解释的核心困惑是,面对不同的环境议题,为什么美国政策的动态特征有明显不同?具体而言,环境后果的地理分布如何改变美国的政策倾向?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本书提出了解释美国环境政策动态特征及其机制的理论框架,并运用案例比较研究法和过程追踪法对其
本书为2022年中国环境政策绿皮书中的其中之一,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发展报告2022是在2022年大量调研和政策文件出台和实施分析的基础上,对绿色财政、环境资源价格、生态补偿、环境权益交易、绿色税收、绿色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与贸易、环境资源价值、行业环境经济政策等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跟踪评估国家和地方环境经济政策实践最新进展
本书从阐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和路径出发,全面分析了已有相关研究及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并以区域、城市、产业园区、行业等为案例开展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效果评估。本书认为,应从环境、经济、社会、国际四个维度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国减污降碳具有较大协同增效潜力,需进一步完善政策,切实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
本书从企业互动视角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微观资源配置效应进行理论和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企业研发、规模调整、市场进入退出的数理模型,推导环境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其次,基于1998-2010年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动态OP生产率分解方法测算资源配置效应,并以“十一五”期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计划为政策试验,实证检验环境
中国目前缺乏一个系统和全面的环境政策评估框架,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通过政策评估进行“政策学习”,而这正是本书旨在填补的空白领域。通过回顾国内外政策评估框架相关文献,本书认为悉尼大学教授麦康奈尔(McConnell)提出的政策评估框架具有在中国情境下应用的潜力。麦康奈尔框架是一个系统和全面的框架,跨越计划、执行和政治三个领
2021年,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深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环境经济形势分析、环境法治与体制、碳达峰路径研究、绿色发展研究、流域治理与耕地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积极调研分析,形成了一批政策研究专报、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媒体刊发,部分研究成果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纳运用。为进一步加强研究
《环境与贸易方法及实证研究》以作者多年从事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前沿分析和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出发对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常用的各类方法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并形成环境与贸易投资方法通用范式。同时本书将系统总结近年来作者在环境与贸易投资领域利用上述经典方法开展的相关研究,
本书以新时代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为研究主线,针对新时代环境财政中存在的税费改革等环境财政收入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环境支出责任界定模糊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制度建构价值定位,旨在探索新时代环境财政的法治化路径。本书稿是国内首套结合新时代背景检视并重构中国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的系列丛书之一。作者长期从事经济
本书从阐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意义及着力点出发,全面分析了已有相关研究及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并以典型城市、工业园区、交通部门、无水印刷行业等为案例开展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效果评估。本书认为,应从环境、经济、社会、国际四个维度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国减污降碳具有较大协同增效潜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切实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