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发言与文献图说近四十篇,三十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作家、翻译家,从文学和文化遗产保护两方面对“冯骥才与天津”这一主题展开研讨。这些论文与发言聚焦冯骥才的文学作品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分别从中西文化关系、民族心理、小说的审美风格及其文化与时代思考、知识分子的文
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家,张炜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2023年以来,围绕张炜的相关研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并有许多新的亮点,《张炜研究(2023—2024)》应运而生。本书以张炜小说《九月寓言》《古船》《河湾》《东莱五记》《寻找鱼王》《橘颂》等为依据,对张炜小说中的民间动物故事、象征性意象、
本书据作者在中山大学所开设中国当代文学前沿研究方法课程(本硕贯通课程)讲稿写成,国内尚无同类著作。全书分为10讲,依次介绍、评价10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包括反映论模式、重写文学史思潮、再解读、文学制度研究、社会史视野、史料派等。对每种研究方法的学术脉络予以梳理、论其得失,并结合当前学术环境讨论其借鉴价值。本书既是有
本书为与肇庆相关的文学创作评析、艺术形式阐释论文集,凸显其对地域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探究,共分为三编:上编是文学评论,主要选录肇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的论文。中编是艺术评论,主要选录肇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代表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艺术研究和评论的论文,内容包括戏剧、电影、音乐、书法、美术、摄影
《文选》版本研究一直是文选学研究的重点,而在《文选》诸版本中,南宋淳熙八年池阳郡斋尤袤刻本《文选》(简称尤袤本)影响颇大,它不仅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选》刻本,还是后世李善注刻本的祖本,亦是当今阅读与研究《文选》的通行版本。目前关于尤袤本的争论较多,且缺乏整体性研究。《尤袤本〈文选〉文献研究》一书即以尤袤本为研究对象,
本书是一部有关文学题材的作品集。书中精选了曾执教于西南联大的五位先生们——朱自清、萧涤非、游国恩、浦江清、罗庸的文学类文章或者讲稿,根据各位大师的擅长领域,精选其中的精华文章组成本书。如朱自清的《先秦诸子》,萧涤非的《东汉文人乐府》,游国恩的《西汉后期的散文和辞赋》,浦江清的《杂剧作家的时代分期》,罗庸的《中唐文学之创
本书是一部有关诗词题材的作品集。书中精选了曾执教于西南联大的六位先生——朱自清、闻一多、萧涤非、游国恩、浦江清、罗庸的诗词类文章或者讲稿,根据各位大师的擅长领域,精选其中的精华文章组成本书。如朱自清的《诗》,闻一多的《人民的诗人——屈原》,萧涤非的《杜甫》,游国恩的《东汉文人的五言诗》,浦江清的《唐诗与宋诗的比较》,罗
读清代文学巨匠渔洋山人神韵诗文遇见一个禅画兼善风流绝代的王士禛王士禛(1634—1711),清文学家。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渔洋山人。主盟康熙诗坛数十年,追随者甚众,与朱彝尊号称“南朱北王”。论诗创神韵说,选《唐贤三昧集》以标宗旨。早年所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诸体兼擅,而尤工七绝。又以余力为词与古文,亦获时名。
本书以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现象为论域,从各体裁出发探究文学审丑创作及批评实践的得失,以期对丑学理论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做出反思和展望。审丑作为审美的反题,是20世纪现代文化和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容忽视的文学动向。
从中法文化民间交流的障碍点出发,立足于中法文学交流的详实史料与基本史实,以平等对话为原则,共设五个章节,在粗梳历史的基础上,将法国眼中的“中国小像”分为戏剧、小说、诗歌、哲学四个板块加以研究。一来梳理16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法国的流布;二来对中法文学互补共生作纲举目张的双向考察;三来在厘清上层建筑与文学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