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重镇,著作等身,代表着20世纪后半叶儒学的*高水准,在海内外有着重要影响。其思想涉猎广泛、艰深曲折,是一段时间以来儒学研究*困难的题目,没有之一,因而一部分人有将其神化的倾向。《走下神坛的牟宗三》力图将牟宗三从神坛上请下来,作为一个哲学家,与之展开对话。本书分别从坎陷论、三系论、存有论、圆善论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长,思虑*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
《十力语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收录了熊十力的信函、短论、讲词、语录等,涉及中国学术界许多著名学者,其所讨论的问题,如哲学与科学对象的界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及融通、佛儒道之异同、先秦诸子学的评价等,都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思想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足以呈现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侧面。
本书列入2015年度浙江省后期资助项目。《唐君毅先生年谱长编》是关于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唐君毅先生的学术年谱。本年谱是以谱主本人的著作、回忆为基础,以谱主的日记、书信为基本线索,参照亲友回忆,特别是唐先生夫人谢廷光女士和唐先生弟弟唐君实先生的回忆文章,逐年编撰的谱主的生活史、生命史、学术史、思想史合一的长
张东荪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积极介绍和研究西方哲学,进行中西哲学比较,著述宏富,为中国近代哲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本书共分四部分,亦即四章,对张东荪的知识论进行研究。*章条理(Order)言知识之形式,第二章多元(Plural)谈知识之结构,第三章解释(Interpretation)述知识之本性,第四章逻辑
《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一书主要研究问题是,过去100余年中国哲学学者或哲学家身处中西古今交汇碰撞背景之下,是如何认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性质、优缺点的,是如何评价中国传统哲学的,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有哪些,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本书认为,在过去100余年中,中国哲学学者或哲学家认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主
天道、政治、人性的交流互动、相互成全,最终使人能过上幸福的、人性繁盛的生活,是现代新儒家政治哲学和公共治理方面的追求,也是其治理智慧之所在。作为现代新儒家一代人中富原创性的代表,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根本上服务于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但并不限于直接讨论政治哲学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更深远的、民主与科学的“越根据”,把政治合法性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为学目的(成就君子人格、祛习复性),为学历程(由佛归儒),为学内容(六艺一心)、为学方式(圆融会通,融合中西古今朱陆、佛道)等。
马一浮是20世纪的学术大家,涉猎广泛,在经学、史学、哲学、佛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对马一浮的研究与介绍:一、马一浮的成长成才之路。家庭背景、婚姻生活、留学经历、朋友结交对马一浮选择终身以学术为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重视儒家典籍的研习和释家载籍的精修,从而形成其儒佛会通的思想,亦与其经历息息相关。二、马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是冯友兰的经典著作,是一本中国文化的普及读物,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各个思想流派,点明中国哲学的*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不仅是的哲学智慧,也是极高的人生境界,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寻中国哲学的独特精神内涵。全书贯穿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认识,阐述了新理学哲学体系在中国哲学中继往开来的地位,可以从中品味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