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背景,打破现当代文学分割的流行思路,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贯穿整个20世纪的事实进行回顾和总结,力求从其与西方文学思潮的联系中、与现代主义思潮等的相互渗透中、与启蒙思想等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中,描述其发展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书稿将历
谢朓出身陈郡谢氏,与同族的谢灵运皆以山水诗的成就留名文学史,故并称大小谢。南朝齐永明年间,他游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与沈约、萧衍、王融等号为竟陵八友。作为永明体诗的代表人物,谢朓擅长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拔,涤去玄言色彩,讲究声律,对仗工整,对后世近体诗的形成卓有贡献。他继承了建安以来的文学传统,并从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于
南朝宋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但仍挡不住文坛上俊杰辈出。因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均以诗著名于宋文帝元嘉年间,为元嘉体代表人物,故后世常将他们并提称之为元嘉三大家。这其中,鲍照诗风骨遒劲、构想奇逸,在南朝诗中独树一帜,被称为跨两代而孤出(钟嵘《诗品》)。与江淹并称江鲍。以文辞驰名当世,与谢朓并称鲍谢。鲍照出身寒微,在仕途
本书为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教授的文章精选集。书内文章均选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权威学术期刊和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文章涉及中国文学理论、中国诗歌理论、诗人评论、诗歌评论四类。所选文章如《论中国当代文学》《论中国新诗》《新文学一百年》《从史诗到诗史》等。本书有助于开拓专业研究者的视野,提升学术水平;有助于大众读者增加阅
《艺坛追光我与〈光明日报〉四十年》,是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到当下,四十多年对文艺界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评论结集,是对自己培根铸魂精神历程的复现。力求记录新时期、新时代文艺发展的轨迹,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艺发展的面貌。 名为艺坛追光,是想表达作者在文艺评论的范围内能够捕捉到更多优秀作品,并使之传播得更广更远,
本丛书以两汉、魏晋、南朝、唐、宋、清诸代为重点考察时段,从流贬制度、流贬文人、流贬文学等角度切入,对中国古代流贬文学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而详实的研究。本书全面考察两汉流贬制度与文学的成果。共五章十六节。第一章考察两汉流贬的构成要素、主要类型以及法律性质与地位。第二章考察两汉流贬的主要程序。第三章考察两汉流贬者在流贬前后遭
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文学理论的内容是研究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而古代文论的教学是目前高等学校普遍缺失的,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们都渴望学习治学的门径,并利用古代文论的材料去找寻题目和撰写学术论文。为此,苏州大学文学院专门开设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必修课,由该专业的多位老师共同担任主讲,每位老师结合各自专长,精选一篇关于古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首次对我国残疾人作家的创作进行系统总结和阐析。论著从社会场域入手,探讨新时期以来我国残疾人作家得以发展的原因,研究指出,机构团体场域和媒介场域对残疾人作家创作的影响不是简单的背景因素,而是渗透到残疾人作家的创作中,成为残疾人作家创作的构成成分。论著提出,对生命伦理的思考是残疾人作家创
本书主要是立基于融汇中西形式批评理论的基础上,以逻辑论证与文献综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总结与归纳出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理论传统的内在脉络和学理逻辑。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传统中虽无与西方“形式”概念一一对应的原生范畴,但本书系统分析了古代文学批评传统中存在着基于质文、体式、格律、章法、句法、声调、字法等而生成的形式批评术语体
文化法学作为研究文化行业各种法律规范及其运作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本选题以文学为研究出发点,从文学和法律两个维度进行理论思考,深入探究了文学创作、文学文本、文学传播、文学批评等四个方面呈现出的文学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对同人文学、犯罪心理小说、人工智能作品等具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本选题以文学和法学的关系研究为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