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集合大西北文学研究的文集,立足于大西北广袤且丰富的土地,发掘西北人、西北事的文学现象、文化事件,对其深入评析,截取地域侧面深入挖掘以期对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本书力立足大西北,面向全国,参与当代文学与文化前沿建设,介入大西北文学与文化发展进程,注重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历史感和当代感、学理性和前沿性相结合。 陕西师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共3编31章105余万字,综合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的发展情况,重点从历史语境入手,深入探讨人们文艺观的社会成因和思想、学术背景,集中剖析本时期所产生的文艺范畴的观念内涵,并仔细绎理文艺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本书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具有开拓作用,对整个历史文化、古代思想史的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该书从第二章“可触摸的拟态环境一一伪满时期作家生存空间”开始,充满了画面感和故事的紧张性,小旅馆“福丰旅社”“新民旅社”的描述及人物关系的纠葛,仿佛一部故事片。最后四章抵抗作家个案研究,讲述他们惊心动魄的文学经历和斗争活动,王度、李季风、李正中、鲁琪,他们被日伪警察盯梢、侦查、抓捕入狱,他们的反侦
本书梳理了中国现代径渭繁多的文学流派,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问题小说”、“沉沦文学”、“湖畔诗人”、语丝社、新月派、左联等等。本书主体分为三编,第一编“从一种选择到多种选择”,介绍了现代文学由《新青年》肇始的多样的文学流派;第二编“文学流派的立体交叉”,梳理了这些流派中的一些重点流派如何互相关联、渗透、
本书立足于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文学场域与文学创作,探究新文学“与俗相通”的若干问题,这其中主要包括新文学学科视域下的“通俗”理解、新文学“非通俗想象”的表现与成因、新文学作品的“通俗”元素与策略等方面。本书认为基于文学的“通俗”研究终归是文学/文本研究而非历史研究或流派研究,而新文学内部部分作品的通
《西南联大文史通识讲·历史课》精选西南联大教授的名篇,按照时间顺序通揽史学,共分为六章,自中华文明起始(夏、商、周)至清代为止,以点代面,还原历史的性情与温度。通过阅读文章,可以多层次启发读者,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史。 《西南联大文史通识讲·诗词课》摘选五位西南联大教授的名篇,是汇集名师们的渊
本书主要介绍1949—1965年间中国大陆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本书是作者在编撰《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过程中大量积累的原始资料基础上形成的,对一些重大问题主观评价较少,以客观材料的陈述为主。本书特别关注当代中国文学“前17年”的文学生产环境、作家队伍的形成、作家管理和培养模式、作品生产和传播方式、重大社会文化思潮的
江苏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研究
本书包含年谱、文献、史料、论述等板块。其中“文献”部分刊登著名作家胡风写于1976年至1985年的日记,以及徐悲鸿、茅盾的相关文献及释读。“王鲁彦研究资料专辑”整理了王鲁彦年谱、研究资料、书信、著译系年等,呈现了较为完整的作家王鲁彦。“论述”部分对阿垅早期长篇小说、无名氏早期作品进行了研究。全书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批
本教材为“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原典导读与本科人才培养”成果之一。本教材内容包括绪论、尾篇计21章,系统讲述自1917年至21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概况及经典作品,共计五十万字左右。全书各章节由基础知识、经典阅读与知识延伸几个基本板块组成。全书精选中国现当代文学诸多经典作品的精彩篇章,以对经典的赏析、阐释为核